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内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真空断路器的框架内设有隔板,操作机构中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使上述各单元能够在框架内紧凑排列,隔板的存在,确保了上述各单元与框架连接的紧密性,使上述各单元的零部件与框架构成一整体机构,使装配、调整、测试更加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框架的机械强度,使真空断路器产品在使用期内稳定性更好、机械寿命更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是高压输配电网里与控制部分相匹配的高压开关柜里的核心部件,真空断路器在使用中除了开断电流的功能外,还具有各种防误操作和过流保护功能,因此它的运行状况对电力电网的传输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真空断路器是通过操作机构将机械能、电能传递给储能弹簧并储存,也是真空断路器合闸功的供给者。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于现有技术中,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是将外购的各单元分别独立安装在框架内,并通过操作机构的输出拐臂与安装在框架上的主轴相连,带动主回路的触头运动。由于框架的内部需要预留空间用于安装上述的各单元,真空断路器的框架较大,导致框架的强度下降;又由于焊接操作机构时会造成框架变形,最终使得操作机构与框架之间的配合不十分理想,给真空断路器后续的调试和机械特性带来很大麻烦,影响真空断路器的寿命和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此外,操作结构中的部分结构单元与框架分离,分配于真空断路器的其它部分,这样不仅零件数量众多,而且不容易与其它型号的断路器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框架强度大的特点,提闻了真空断路器的寿命和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内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其中,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并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框架竖直分隔成多个装配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还设有一主轴,所述主轴贯穿隔板,并且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一支撑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包括电动储能机构、手动储能机构和合闸脱扣机构,所述电动储能机构与所述手动储能机构和所述合闸脱扣机构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储能机构包括储能电动机、齿轮机构、储能轴以及储能弹簧;其中,所述储能电动机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储能电动机上设有一齿轮箱,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齿轮箱和储能轴相连;所述储能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与所述储能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储能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架;所述齿轮机构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手动储能机构相连,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合闸脱扣机构包括合闸半轴、合闸脱扣器以及第一手动按钮;所述合闸半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连,所述合闸半轴与所述储能轴、合闸脱扣器和第一手动按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齿轮和链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轮箱、连接轴以及链轮相连,所述链轮与所述储能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分闸脱扣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包括拐臂、连板、扣板、分闸半轴、分闸脱扣器以及第二手动按钮;所述拐臂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连板与所述拐臂和扣板相连,所述扣板与所述分闸半轴相连;所述分闸半轴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所述分闸半轴与所述分闸脱扣器和第二手动按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加注介质的活塞式油缓冲器,所述加注介质的活塞式油缓冲器内置有压力储能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接点单元包括辅助开关和四杆机构,所述四杆机构与所述辅助开关和主轴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框架内设有隔板,操作机构中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使上述各单元能够在框架内紧凑排列,隔板的存在,确保了上述各单元与框架连接的紧密性,使上述各单元的零部件与框架构成一整体机构,使装配、调整、测试更加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框架的机械强度,使真空断路器在使用期内稳定性更好、机械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中I-框架,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第二隔板,24-第四隔板,3-主轴,31-支撑板,41-储能电动机,42-齿轮机构,421-齿轮,422-链轮,43-储能轴,44-齿轮箱,45-储能弹簧,46-连接轴,5-手动储能机构,61-合闸半轴,62-合闸脱扣器,63-第一手动按钮,71-拐臂,72-连板,73-扣板,74-分闸半轴,75-分闸脱扣器,76-第二手动按钮,8-缓冲器,91-辅助开关,92-四杆机构,10-连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照图1,本技术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I内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I内。本实施例中,真空断路器的框架I内设有隔板,操作机构中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I内,使上述各单元能够在框架I内紧凑排列;同时,隔板的存在确保了上述各单元与框架I连接的紧密性,使上述各单元中的零部件与框架I构成一整体机构,使装配、调整、测试更加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框架的机械强度,使真空断路器在使用期内稳定性更好、机械寿命更长。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和第四隔板24,所述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和第四隔板24将所述框架I竖直分隔成多个装配空间。所述框架I内还设有一主轴3,所述主轴3贯穿所述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第三隔板23和第四隔板24,并且所述主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支撑板31与所述框架I固定连接。隔板和主轴3的存在,使上述各单元在安装完成后既能相互关联又能够互不干扰,并且由于多个装配空间的存在,工作人员只需在不同的装配空间安装上述各单元即可,无需在框架I内预留多余的空间,框架I与操作机构之间的配合理想,便于真空断路器的后续调试和机械特性测试,有效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包括电动储能机构、手动储能机构和合闸脱扣机构,所述电动储能机构与所述手动储能机构和所述合闸脱扣机构相连。所述电动储能机构包括储能电动机41、齿轮机构42、储能轴43以及储能弹簧45 ;其中,所述储能电动机41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21的底部,所述储能电动机41上设有一齿轮箱44,所述齿轮机构42与所述齿轮箱44和储能轴43相连;所述储能轴43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并与所述储能弹簧45的一端相连,所述储能弹簧4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架I ;所述齿轮机构42通过一连接轴46与所述手动储能机构5相连,所述连接轴4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相连。所述合闸脱扣机构包括合闸半轴61、合闸脱扣器62以及第一手动按钮63 ;所述合闸半轴6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相连,所述合闸半轴61与所述储能轴43、合闸脱扣器62和第一手动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内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内的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分闸脱扣单元、缓冲单元以及辅助接点单元由隔板分隔,平面布置于所述框架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并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框架竖直分隔成多个装配空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还设有一主轴,所述主轴贯穿隔板,并且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一支撑板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合闸单元包括电动储能机构、手动储能机构和合闸脱扣机构,所述电动储能机构与所述手动储能机构和所述合闸脱扣机构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储能机构包括储能电动机、齿轮机构、储能轴以及储能弹黃;其中,所述储能电动机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所述储能电动机上设有一齿轮箱,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齿轮箱和储能轴相连;所述储能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与所述储能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储能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框架;所述齿轮机构通过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陈建强,茆良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