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RFID系统,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较低成本来检测物体间距离变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射频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RFID系统及物体间距离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RFID系统已经变得日益普遍。RFID系统主要用于对人和物的识别。一般来说,这个系统至少包含一个RFID阅读器,这个RFID阅读器能够在一个设定的范围内发射和接受来自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这个RFID标签一般是封装起来的,可以贴在一个物体上,它包括一个能与天线进行信息交流的微芯片。这个微芯片一般来讲是一个集成电路,它可以用来储存和处理信息,调制解调射频信号,并且可以运行其他的特殊功能。RFID标签的天线是用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并且通常适用于一种特殊的频率。 在一些设备中,带有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系统已经被用于监测产品所处环境的物体间距离何时超过了可以接受的物体间距离。一般来说这些设备要求感应装置要有一个持续的能量来源,用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但是这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另外,一些设备要求感应装置还要与一个比较器电路相连,从而来检测出偏离参考电压的程度大小,这一要求大大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总之,改进RFID系统是有必要的,它要求在不使用持续的能量来源或者使用一种低成本的附加电路时可以用来检测物体间距离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RFID系统及物体间距离检测方法,以较低成本来检测物体间距离变化。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的芯片上有两个引脚;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这两个引脚相连,并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接近程度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单极子天线。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双偶极天线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其中一根天线形成并联结构;或者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两根天线同时形成并联结构。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为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所述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包括电容式接近敏感装置、以及其他电阻型接近敏感装置。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的芯片上有一个引脚;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的一端与这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上,并与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接近程度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 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单极子天线。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双偶极天线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其中一根天线形成并联结构;或者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两根天线同时形成并联结构。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为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所述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包括电容式接近敏感装置、以及其他电阻型接近敏感装置。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连接到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上,并与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接近程度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单极子天线。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双偶极天线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其中一根天线形成并联结构;或者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两根天线同时形成并联结构。可选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为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所述电阻型接近式敏感装置包括电容式接近敏感装置、以及其他电阻型接近敏感装置。再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系统,所述RFID系统包括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所述RFID标签包括上述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所述RFID阅读器发送指令以控制RFID标签的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采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的技术手段,所以达到了以较低成本来检测物体间距离变化的技术效果,并利用RFID获得的能量,解决了物体间距离检测的供电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的芯片上有两个引脚;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这两个引脚相连,并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的芯片上有两个引脚;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这两个引脚相连,并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通过比较来自天线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物体间距离的改变。2.如权利要求I所述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单极子天线。3.如权利要求I所述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为双偶极天线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其中一根天线形成并联结构;或者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两根天线同时形成并联结构。4.一种带接近式敏感装置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的芯片上有一个引脚;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的一端与这个引脚相连,另一端连接到所述RFID标签的天线上,并与天线形成并联结构,外界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会引起接近式敏感装置本身电阻的变化,在所述接近式敏感装置与RFID标签的芯片连接的线路上有一个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该连接的线路与控制通断的逻辑电路是芯片的一部分,逻辑电路的通断决定了接近式敏感装置是否与天线并联当逻辑电路断开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不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第一共振频率和信号强度保持不变;当逻辑电路接通时,接近式敏感装置与天线并联,此时被放置在物体间距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天线的特征频率和信号强度至少会有一个发生变化,此时天线工作在第二共振频率下;所述RFID标签接收RFID阅读器发送的指令以控制逻辑电路的通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泉,霍灵瑜,刘丙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物资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