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212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包括:透明绝缘衬底、金属层、驱动电极图案层、绝缘层、感应电极图案层、绝缘保护层;金属层包括显示区域的桥接线;透明绝缘衬底位于最底层;驱动电极图案层和感应电极图案层位于绝缘层所在平面的异侧;金属层位于透明绝缘衬底之上,或位于驱动电极图案层之上,或位于绝缘层之上;绝缘保护层位于最上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包括该电容式触摸感应器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由于感应电极图案层和驱动电极图案层位于绝缘层所在平面的异侧,通过绝缘层隔开感应电容与驱动电容,从而使得驱动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电场线更加发散,这样手指触控就能吸走更多的电场线,从而增加灵敏触控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该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式Touch Panel (触摸屏)以其良好的性能及用户体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触摸屏。电容式Touch Sensor (触摸传感器)是电容式触摸屏的关键器件。现有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结构通常包括透明绝缘衬底,在透明绝缘衬底之上的第一层为金属层,第二层为绝缘层,第三层为ITO (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图案层,第四层为绝缘保护层。图I所示为一种三角形ITO图案层示意图,多个白色三角形构成的图案为ITO图案层的感应电极图案(或驱动电极图案),多个斜线填充的三角形构成的图案为ITO图案层的驱动电极图 案(或感应电极图案)。其中,ITO图案通过与金属层接触实现导通。为了保证ITO图案的导通,需要保证在ITO图案与金属层的导通连接处没有被绝缘层覆盖。现有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ITO图案的感应电极图案和驱动电极图案位于同一层,驱动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电场线密集,降低了触控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该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及显示装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绝缘衬底、金属层、驱动电极图案层、绝缘层、感应电极图案层、绝缘保护层;所述金属层包括显示区域的桥接线;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位于最底层;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和所述感应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绝缘层所在平面的异侧;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之上,或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之上,或位于所述绝缘层之上;所述绝缘保护层位于最上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绝缘衬底、金属层、驱动电极图案层、绝缘层、感应电极图案层、绝缘保护层; 所述金属层包括显示区域的桥接线; 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位于最底层; 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和所述感应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绝缘层所在平面的异侧; 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之上,或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之上,或位于所述绝缘层之上; 所述绝缘保护层位于最上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结构具体为 位于最底层的透明绝缘衬底; 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之上的第一层为所述金属层,第二层为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第三层为所述绝缘层,第四层为所述感应电极图案层,第五层为所述绝缘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结构具体为 位于最底层的透明绝缘衬底; 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之上的第一层为所述驱动电极图案层,第二层为所述金属层,第三层为所述绝缘层,第四层为所述感应电极图案层,第五层为所述绝缘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结构具体为 位于最底层的透明绝缘衬底; 所述透明绝缘衬底之上的第一层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明王海生杨盛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