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面式传感器及吸热系数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建筑、材料等行业的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贴面式传感器及吸热系数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吸热系数定义为热导率、比热容和密度三个参数乘积的平方根,它反映材料与周围环境换热的能力。吸热系数既包含储热容量的概念(因其中含有热容),又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物体向周围取/放热的速率的概念。因此,吸热系数常作为储能系统中评价材料蓄热特性的一个关键参数。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学者提出应用基于谐波探测的3 ω测量技术来表征吸热系数。实现的方法大致是在待测材料表面制备栅栏形平面金属传感器,该平面金属传感器同时作为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然后根据热波频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求得待测材料的吸热系数参数。分析该方法不难发现,该方法不能实现固体样品的无损检测,并且需要重复对单个样品进行绝缘膜(测量导电固体时)及栅栏形平面金属传感器的制备,因此实施工艺复杂, 成本代价也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后来又出现了基于独立型传感器的吸热系数测量装置,图IA 为现有技术吸热系数测量 装置测量固体样品时的示意图。图IB为现有技术吸热系数测量装置测量液体/粉末样品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面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状基体,作为支撑物;金属丝状传感器,形成于所述块状基体的顶面上,其远离所述块状基体的一侧抵接于样品上;两引线件,形成于所述块状基体上,分别与所述金属丝状传感器的两端相连接,其末端设置引线端;以及防护薄膜层,形成于所述双螺旋形金属丝状传感器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面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状基体,作为支撑物;金属丝状传感器,形成于所述块状基体的顶面上,其远离所述块状基体的一侧抵接于样品上;两引线件,形成于所述块状基体上,分别与所述金属丝状传感器的两端相连接,其末端设置引线端;以及防护薄膜层,形成于所述双螺旋形金属丝状传感器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贴面式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丝状传感器为双螺旋形或蛇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面式传感器,其中,所述金属丝状传感器为双螺旋形,所述双螺旋形的直径介于10 50mm范围内;所述双螺旋形金属丝状传感器厚度介于10 100 μ m范围内,单根金属丝宽度介于 50 500 μ m范围之内,金属丝总长度介于100 600mm范围内。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贴面式传感器的吸热系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贴面式传感器两引线端相连接,为所述贴面式传感器提供对被测样品加热的周期正弦电流,并同时测量所述贴面式传感器两端的基波电压及三次谐波电压的谐波测量单元;以及与所述谐波测量单元相连接,利用所述块状基体的吸热系数、贴面式传感器两端的基波电压和三次谐波电压,计算被测样品吸热系数的计算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热系数测量装置,其中,所述谐波测量单元包括其第一电流引线端和第二电流引线端分别与贴面式传感器的两引线端电连接,为贴片式传感器提供微弱周期正弦信号的加热电流提供部分,其第一探测电压引线端和第二探测电压引线端亦分别与贴面式传感器的两引线端电连接,测量金属丝状传感器的基波电压及三次谐波电压的信号测量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热系数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加热电流提供部分依次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琳,郑兴华,唐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