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016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风机、风道和换热器,壳体(1)还设置有进风口和送风部件(2),送风部件(2)位于壳体(1)的上部,送风部件(2)由传动机构(3)带动,其中传动机构(3)包括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的轴线重合,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直接连接在一起或间接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即可以进行定点送风,以精确追踪用户的位置;又可以进行大范围广角送风,以提高室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调产品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送风效果好,可以令用户获得更舒适的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特别是一种可旋转出风的空调器室内机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的出风口设计可大致分为顶出风、正面出风和侧面出风几大类。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002277U与2011年10月5日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由壳体及顶部出风部件组成,其技术方案为顶部出风部件包括绕纵向轴线可旋转的圆筒形出风部,圆筒形出风部的旋转使空调器实现左右扫风,并扩大扫风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送风部件旋转的处理上存在以下问题I、仅适用于顶出风形式,无法应用于正面出风和侧出风。2、传动机构复杂。该方案在圆筒形出风部的底面设有齿圈,该齿圈由电机驱动的齿轮带动,该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且出风部件在旋转轴线位置与固定支架铰接。上述传动机构对装配精度要求高,理论上只有当铰接点、电机轴心和齿圈中心三者严格在一条直线上时,传动才是最平稳可靠的。3、缺乏润滑机构,出风部件旋转时摩擦阻力大,对驱动电机的旋转力矩及使用寿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送风方式灵活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风道和换热器,壳体还设置有进风口和送风部件,送风部件位于壳体的上部,送风部件由传动机构带动,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的轴线重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直接连接在一起或间接连接在一起。上述壳体的壳体轴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重合。上述送风部件的数量为一个。上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电机安装盒、支架、传动法兰盘,驱动电机固定于电机安装盒内,电机安装盒固定于支架上,支架与壳体固定连接,传动法兰盘与送风部件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法兰盘的轴线重合,并固定在一起。上述壳体与送风部件之间还装设有轴承装置。上述轴承装置包括有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其中轴承内圈与传动法兰盘固定连接,轴承外圈与壳体固定连接,传动法兰盘与送风部件固定连接。上述轴承内圈及轴承外圈上均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中设置有滚珠。上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与送风部件连接。上述减速机构包括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中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与法兰盘固定连接,从动齿轮的齿数大于主动齿轮的齿数。上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有电机安装盒、支架及支撑筒,电机固定在电机安装盒内,电机安装盒固定在支撑筒上,支架固定在壳体上,支撑筒固定在支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送风部件的轴线重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固定在一起。本技术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即可以进行定点送风,以精确追踪用户的位置;又可以进行大范围广角送风,以提高室内温度场的均匀性,进而提升空调产品的舒适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送风效果好的特点,与传统的柜式空调相比,可以令用户获得更舒适的使用体验。本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空调室内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2为送风部件,3为传动机构,31为驱动电机,32为电机安装盒,33为支架,34为传动法兰盘,35为支撑筒,4为轴承装置,41为轴承内圈,42为轴承外圈,43为滚珠,44为轴承凹槽,5为壳体轴线,6为减速机构,61为主动齿轮,62为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包括壳体I及设置在壳体I内的风机、风道和换热器(图中未示出),壳体I还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和送风部件2。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部件2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壳体I上部。参照图2中的结构爆炸图,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部件2由传动机构3带动,其中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电机安装盒32内的驱动电机31,与壳体I固定连接的支架33,以及与送风部件2固定连接的传动法兰盘34。电机安装盒32固定于支架33上,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轴线与法兰盘34的轴线重合,并固定在一起,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旋转时驱动送风部件2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壳体轴线5与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线重合。实施例2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由驱动电机31、电机安装盒32、支架33及支撑筒35组成。支架33固定在壳体I上,支撑筒35固定在支架33上,电机安装盒32固定在支撑筒35上,电机31固定在电机安装盒32内。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与送风部件2的轴线重合,并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电机轴旋转时驱动送风部件2旋转。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1,不再赘述。实施例3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壳体I及送风部件2之间增加了轴承装置4,轴承装置4包括轴承内圈41,轴承外圈42,滚珠43及凹槽44。参见附图4,其中轴承内圈41与传动法兰盘34固定连接,轴承外圈42与壳体I固定连接,传动法兰盘34与送风部件2固定连接。如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为了降低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在轴承内圈41及轴承外圈42上均设置有相配合的凹槽44,在凹槽中设置有滚珠43,从而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使送风部件2的旋转更加灵活。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1,不再赘述。实施例4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部件2由传动机构3带动,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由驱动电机31,电机安装盒32,支架33及传动法兰盘34所组成。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盒32内,电机安装盒32与支架33固定连接,支架33与壳体I固定连接,传动法兰盘34与送风部件2固定连接。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驱动电机31并不是与法兰盘34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减速机构6减速后驱动送风部件2旋转。如附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减速机构6由主动齿轮61和从动齿轮62所组成。其中主动齿轮61与通过电机轴与驱动电机31固定连接,从动齿轮62与法兰盘34固定连接。从动齿轮62的齿数大于主动齿轮61,故可以在驱动电机31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送风部件2的旋转速度。以上所述,仅针对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案例,并非对本技术作其他形式的限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利用上述实施方式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以形成等效的实施案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仅对以上实施案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1)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风机、风道和换热器,壳体(1)还设置有进风口和送风部件(2),送风部件(2)位于壳体(1)的上部,送风部件(2)由传动机构(3)带动,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3)包括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的轴线重合,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直接连接在一起或间接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壳体(I)及设置在壳体(I)内的风机、风道和换热器,壳体(I)还设置有进风口和送风部件(2),送风部件(2)位于壳体(I)的上部,送风部件(2)由传动机构(3)带动,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3)包括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的轴线重合,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送风部件(2)直接连接在一起或间接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I)的壳体轴线(5)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轴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送风部件(2)的数量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动机构(3)还包括有电机安装盒(32)、支架(33)、传动法兰盘(34),驱动电机(31)固定于电机安装盒(32)内,电机安装盒(32)固定于支架(33)上,支架(33)与壳体(I)固定连接,传动法兰盘(34)与送风部件(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轴线与法兰盘(34)的轴线重合,并固定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I)与送风部件(2)之间还装设有轴承装置(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斗蔡序杰张智周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