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600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能量回收装置的进出水管道都只这有一个拷贝林接头,因此安装拆卸较不方便,检修更换工程量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组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支架(1)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7)。(*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现有的海水淡化技术中,出现了对浓海水所含能量进行回收的技术方法,比较典型的方法为用被反渗透膜截留下来尚含有较高压力的浓海水冲击水轮机,使其转动,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或直接带动水泵为原海水加压。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增压能量回收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2108818U),其包括有外筒,外筒内腔中设有转子外筒,转子外筒内设有转子,转子上设有拉杆,转子外筒的上端设有转子上座,转子上座外端分别设有直通管接头与定距环,直通管接头设在定距环内,直通管接头外端与直通 管接头连通,定距环外端与弯管头相连通,转子外筒的下端设有转子下座,转子下座外端非别设有与定距环,直通管接头外端与直通管接头连通,定距环外端与弯管头相连通;转子、转子外筒的材质为刚玉,也称氧化铝;直通管接头、直通管接头、定距环、弯管头与外筒之间依次设有上圆盘与上圆盘;外筒与直通管接头之间还设有压环、锁环;上圆盘与上圆盘连接处还设有半环,转子上座与直通管接头的接口处设有密封圈,直通管接头、直通管接头与上圆盘之间设有密封圈。但是这种能量回收装置的进出水管道都只这有一个拷贝林接头,因此安装拆卸较不方便,检修更换工程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能量回收装置的进出水管道都只这有一个拷贝林接头,因此安装拆卸较不方便,检修更换工程量较大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组装支架,所述的组装支架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本技术可应用于万吨级膜法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系统规模进行扩容。所有进出水管道上都采用双拷贝林接头,使得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检修更换工程量降低。双拷贝林接头可以设置在进出水管道的两端。作为优选,所述的低压浓水出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上端连接,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下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上下两端连接,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一侧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组件采用端头低压进出水,侧面高压进出水,使得内部结构更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能量的回收效率更高。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为双相钢管道。高压部分采用双相钢管道,可以耐浓海水的腐蚀。作为优选,所述的组装支架为可调节高度的型钢制成,这样可以根据增压水泵的尺寸进行高度调节,方便系统设计和安装。因此,本技术所有的进出水管道上都采用双拷贝林接头,使得安装拆卸较为方便,检修更换工程量降低,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组装支架I、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拷贝林接头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本例的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如图I、图2,包括组装支架1,组装支架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其中,低压浓水出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上端连接,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下端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7。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为钢管道。组装支架为可调节高度的型钢制成。使用时,可以分别通过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将海水注入到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内进行能量回收即可。实施例2 :本例的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如图3、图4,包括组装支架1,组装支架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其中,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分别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上下两端连接,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的一侧连接。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7。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为钢管道。组装支架为可调节高度的型钢制成。使用时,可以分别通过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将海水注入到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内进行能量回收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组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支架(1)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组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支架(I)上架设有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能量回收装置组件分别通过进出水管道连接有低压浓水出水管(3)、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压浓水进水管(5)、高压淡水出水管(6),能量回收装置组件与低压浓水出水管、低压淡水进水管、高压浓水进水管、高压淡水出水管连接的每一根进出水管道上都设有两个拷贝林接头(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双拷贝林接头的海水淡化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浓水出水管(3)、高压浓水进水管(5)与能量回收装置组件(2)的上端连接,低压淡水进水管(4)、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萍曹剑锋吕海烽熊婧慧曾杭成郭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