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232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包括:一承载平台,其包含有一滑座,且该滑座可滑移地设置于一机座上;一可调速驱动组,其包含一可调速动力源,一轴心连接于该可调速动力源的驱动轮,以及一连杆,其中,该连杆一端枢接于该驱动轮的偏心处,另一端则枢接于该滑座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的管件夹持组,其可夹持一自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以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的管件裁切组,其可对该待切管件进行切断作业;藉此,当该驱动轮转动时,会使该连杆进行旋摆,以带动该承载平台与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产生同向、等速的运动,以将待切管件裁切成预定长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可于成型后的管件进行直线输送运动同时,将管件裁切成预定长度的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举凡不锈钢管或铁管等金属管件,藉由制管机制造而成。如图I所示,制管机先将长条直板状的料件入料后,以弯曲成型为预定的截面形状,如圆形、扁圆、方形等管件,并于成型后进行接缝焊接,经焊接完成后再进行拉直、研磨等整型作业,并藉由输送机构将经完成的管件输送至裁切机构,供依照所需长度进行裁切。习用制管机的裁切机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一承载平台I、一供承载平台I可滑 移地设置的机座2、一可带动承载平台I位移的油压缸3以及一设置于承载平台I上的切管装置4,该承载平台I可供承接来自制管机的待切管件5。由于制管机持续制管输出,因此待切管件5也持续处于以速度Vl运动的状态。当待切管件5经过切管装置4的长度为预定裁切长度时,油压缸3驱动承载平台I滑移,而使承载平台I保持与待切管件5同向的滑移速度V2,其中,速度Vl需与V2相等,以利切管装置4保持于预定裁切长度处,利进行切管作业。并于切管完成后,该油压缸3驱动承载平台退回至原先位置,以待下次切管作业。由于承载平台位移速度V2高于待切管件输出速度Vl时,会造成切管长度短于预定长度。若相对的承载平台位移速度V2低于待切管件输出速度Vl时,亦会造成切管长度长于预定长度,甚至切管作业时会造成后方待切管件受阻,而造成顿锉的不良影响。因此承载平台位移速度是否能保持与待切管件输出速度相同极为重要。然而,习知油压缸驱动时,藉助高压液体于油压缸内对油压塞产生推动力量,进而使油压缸轴产生给进动作,因此,欲改变油压缸轴的给进速度,得依靠输入高压液体的压力值来控制。然而,随着油压缸内体积的变化,同样压力输入的高压液体却会使油压缸轴产生不同的给进速度,甚至气候导致高压液体温度变化时,也会造成给进速度的不同,而容易使切管长度产生误差。再者,油压缸驱动速度有限,对于高速生产的制管机机种恐有不适用之虞。且习知油压缸另一缺点则为其推动速度固定,无法任意调整改变。综合上开先前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上述习用制管机的裁切机构使用油压缸进行驱动,造成切管装置移动速度不易与待切管件输出速度一致,导致管件成品长度易有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卸便利,具有易保持与待切管件输出速度一致,并可随生产线改变而调整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承载平台,其包含有一滑座,且该滑座可滑移地设置于一机座上;一可调速驱动组,其包含一可调速动力源,一轴心连接于该可调速动力源的驱动轮,以及一连杆,其中,该连杆一端枢接于该驱动轮的偏心处,另一端则枢接于该滑座上;[0011 ] 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夹持一自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的管件夹持组;以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对该待切管件进行切断作业的管件裁切组。其中,该滑座与该机座间设有一供该滑座于该机座上进行滑移的滑轨。其中,该滑座与该机座间以相对应的供该滑座于该机座上进行滑移的一鸠尾座与一鸠尾槽相嵌合。其中,该管件夹持组包含有两夹持块及一能带动两夹持块相对运动以对待切管件产生夹合或松放动作的驱动装置。其中,该两夹持块的相对面凹设有一夹持槽。 其中,该管件裁切组包含一升降驱动组及至少一裁切刀片。其中,该可调速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的管件夹持组可帮助将待切管件保持于承载平台上,以协助管件裁切组于正确的位置处进行切断作业;其可调速动力源为一伺服马达,俾以供使用者可依需求调整驱动轮的转动速度,进而改变承载平台的位移速度。当生产线改变产品尺寸及种类导致待切管件输出速度不同时,亦能轻易调整承载平台位移速度与待切管件一致。附图说明图I为制管机的制造流程图。图2为习知裁切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系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Jn ο如图3-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主要包括有一承载平台10,其包含有一滑座11,且该滑座11可滑移地设置于一机座12上;其中,该滑座11与该机座12间设有一滑轨13,以供该滑座11于该机座12上进行滑移。该滑轨13可为一般的滚珠滑轨、线性滑轨,或是以相对应的一鸠尾座14与一鸠尾槽15相嵌合,亦可供该滑座11于该机座12上进行滑移。一可调速驱动组20,其包含一可调速动力源21,该可调速动力源21为一伺服马达;一轴心连接于该可调速动力源21的驱动轮22,以及一连杆23。其中,该连杆23 —端枢接于该驱动轮22的偏心处,另一端则枢接于该滑座11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10上的管件夹持组30,其可夹持一自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90 ;其中,该管件夹持组30包含有两夹持块31及一驱动装置32,该两夹持块31的相对面凹设有一夹持槽311。该驱动装置32可带动两夹持块31相对夹合运动,以对待切管件90产生夹合或松放动作。以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10上的管件裁切组40,其可对该待切管件90进行切断作业;其中,该管件裁切组40包含一升降驱动组41及至少一裁切刀片42。其中,该管件夹持组30与管件裁切组40依序设于该待切管件90的输出路径上。明了上述结构后,以下针对本技术的动作及原理作一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本技术藉由该可调速动力源21带动驱动轮22转动,使该连杆23进行旋摆,以带动该承载平台10于机座12上往复滑移。而该可调速动力源21可藉由改变 转动速度,来控制承载平台10的滑移速度V4。例如,当待切管件90随制管机以速度V3输出时,欲进行该待切管件90的切管作业,可调速动力源21使承载平台10与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90产生同向、等速(V3 = V4)的运动。而该管件夹持组30以驱动装置32使两夹持块31将待切管件90夹固于夹持槽311内,以辅助确保待切管件90与承载平台10保持等速运动。如图6所示,当管件夹持组30作动将待切管件90固定于承载平台10上时,该管件裁切组40裁切刀片42对准于待切管件90的预定切断位置,该升降驱动组41即可于待切管件90以速度V3输出运动的同时,驱动裁切刀片42升降将待切管件90于预定切断位置裁切分离。如图7所示,将待切管件90裁切成预定长度后,且该管件夹持组30即可将两夹持块31开启以松放待切管件90。接着,随着驱动轮22的转动,连杆23往反向带动承载平台10回复至原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裁切作业。再者,由于该可调速动力源21为一伺服马达,以供使用者可依需求调整驱动轮22的转动速度,进而改变承载平台10的位移速度。除了可便于控制承载平台10的滑移速度夕卜,当生产线改变产品尺寸及种类导致待切管件90输出速度不同时,亦能轻易调整承载平台10位移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承载平台,其包含有一滑座,且该滑座可滑移地设置于一机座上;一可调速驱动组,其包含一可调速动力源,一轴心连接于该可调速动力源的驱动轮,以及一连杆,其中,该连杆一端枢接于该驱动轮的偏心处,另一端则枢接于该滑座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夹持一自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的管件夹持组;以及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对该待切管件进行切断作业的管件裁切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承载平台,其包含有一滑座,且该滑座可滑移地设置于一机座上; 一可调速驱动组,其包含一可调速动力源,一轴心连接于该可调速动力源的驱动轮,以及一连杆,其中,该连杆一端枢接于该驱动轮的偏心处,另一端则枢接于该滑座上; 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夹持一自制管机输出的待切管件的管件夹持组;以及 一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且能对该待切管件进行切断作业的管件裁切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管机同步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座与该机座间设有一供该滑座于该机座上进行滑移的滑轨。3.如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俊丞
申请(专利权)人:俊儒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