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及其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236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及其定位方法中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叉、载表装置、驱动装置,载表装置两侧开有定位槽,定位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定位叉与驱动装置连接,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叉两侧的两个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上设有定位件,两个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及其定位方法用于电能表自动检定接线定位系统中,通过定位件对待测电能表固定,防止待测电能表在待测电能表与载表装置之间的间隙中晃动,便于接线,使后续的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特别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待测电能表表面并对待测电能表进行固定的。
技术介绍
电能表在生产与检定过程中都需要对电能表进行测试,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一般采用自动检定流水线系统对待测电能表进行检测,在测试之前需要对待测电能表进行接线,在接线之前需要采用定位装置对待测电能表进行定位。一般技术中,电能表放置在托盘中,通过推进装置,将定位叉推进托盘上相应的位置,再将测试装置的接线端子推进电能表相应的位置进行测试,定位叉作用于托盘上,通过托盘对待测电能表进行定位,但是由于自动装载的需要以及电能表尺寸的偏差会导致电能表与托盘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待测电能表可能会在待测电能表与托盘之间的间隙内左右晃动,不能使待测电能表稳定,导致无法进行自动接线,使电能表后续的测试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待测电能表、有助于提高接线成功率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待测电能表、有助于提高接线成功率的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待测电能表、有助于提高接线成功率的电能表接线定位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它包括定位叉、载表装置、驱动装置,载表装置两侧开有定位槽,定位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定位叉与驱动装置连接,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叉两侧的两个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上设有定位件,两个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由于两个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定位件可以与待测电能表侧表面接触或者夹紧待测电能表,稳定了待测电能表,使接下来对待测电能表的接线成功率得到提高,便于后续的测试工作。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轮,所述定位轮轴向设有向外凸出的轴一,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孔一,定位轮通过轴一与支撑架上的孔一配合连接。定位轮在工作时能在待测电能表表面滚动,采用这种定位轮,可以保护待测电能表表面,防止待测电能表被刮花,同时,这种定位轮在安装和使用时都很方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轴二,支撑架上开有孔二,定位轮通过轴二与支撑架上的孔二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定位轮连接的部分形成一个容纳腔,定位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定位轮在工作时能在待测电能表表面滚动,采用这种定位轮,可以保护待测电能表表面,防止待测电能表被刮花,同时,这种定位轮在安装和使用时都很方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 撑架呈L型。工作时,两个定位装置分别作用于待测电能表两侧,两个定位装置上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当定位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与待测电能表表面相接触时,由于两个定位装置上的定位件的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待测电能表会对定位件产生分别向外的推力,定位件将这个向外的推力传递给支撑架,最终需要两个支撑架分别向外有一定的偏移,才能保证定位件最内侧能够与待测电能表表面接触。而这种L型的支撑架受到向外的推力时L型支撑架的一条边等同于一个力臂,通过这个力与力臂的作用,能够使支撑架绕支撑架与定位叉的安装点向外产生一定的偏移,最终使定位件最内侧能与待测电能表侧表面接触,而不出现定位件卡在待测电能表端面的情况。这种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叉前端部分设有向下延伸的斜面一,所述定位槽入口处设有向上延伸的斜面二 ;所述斜面一与斜面二相配合。当定位叉前端部分的斜面一与定位槽的斜面二接触前,定位叉上表面位于定位槽上表面之上,定位叉插入定位槽之后,定位叉会将托盘整个托起,使托盘脱离流水线线体。通过这种设计使定位叉进入定位槽更加容易,并且当定位叉前端部分进入定位槽后会将整个托盘挑起,使托盘脱离流水线线体,这种设计能减少流水线对托盘的磨损,延长托盘的使用寿命,同时消除了因流水线的移动带来的震动,使待测电能表在托盘中更加稳定,提高了接下来的接线成功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轮的轴向与定位叉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定位轮的径向与待测电能表侧表面垂直。这种方式能更好的定位,安装和使用更加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它包括定位叉、载表装置、驱动装置、流水线线体、定位滑板,所述载表装置放置在流水线体上,所述定位滑板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定位滑板另一端与定位叉连接,载表装置两侧开有定位槽,定位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它还包括支撑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与定位叉连接,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定位件可以与待测电能表侧表面接触或者夹紧待测电能表,实现了对待测电能表的固定,使接下来的接线成功率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方法,驱动装置带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定位滑板、与定位滑板连接的定位叉、与定位叉连接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定位件一起移动,从初始位置向载表装置靠近,并使定位叉对准载表装置上的定位槽,定位叉移动一定距离后,定位叉与定位槽接触; 在驱动装置推动下,定位叉继续移动并进入定位槽中,移动一定距离后,定位件与待测电能表侧表面相接触; 在驱动装置推动下,定位件沿待测电能表侧表面继续移动,并夹紧待测电能表。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轮,所述定位轮能在待测电能表侧表面滚动、产.、rr.目U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通过定位件直接作用于待测电能表表面,实现对待测电能表的固定,消除了原来待测电能表与托盘之间的间隙对待测电能表位置的影响,达到精确定位的作用,使接线工作更加简单、接线成功率得到提高。通过定位叉与定位槽上的斜面一与斜面二,使定位叉插入定位槽更加简单。通过定位轮和支撑架的设计,使定位轮固定测电能表的同时能够在待测电能表的侧表面滚动,防止待测电能表侧表面被刮花。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中电能表定位机构的不意 图2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 图3是实施例I中电能表定位机构的装配 图4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 图5是实施例2沿图3中的 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I.定位叉,11.斜面一,2.托盘,21.定位槽,211.斜面二,3.支撑架,31.孔一,32.孔二,33.容纳腔,4.定位轮,41.轴一,42.轴二,5.待测电能表,6.流水线线体,7.定位滑板,8.气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I : 参阅图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电能表接线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架3、定位轮4、定位叉I、托盘2、定位滑板7、气缸8、流水线线体6,托盘2两侧开有定位槽21,定位叉I可与定位槽21相配合,定位滑板7与气缸8通过螺母连接,定位叉I与定位滑板7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支撑架3分别设置在定位叉I的两侧并通过螺钉连接,该每个支撑架3上设有定位轮4,所述两个支撑架3上相对应的定位轮4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5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叉I前端部分设有向下延伸的斜面一 11,所述定位槽21入口处设有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它包括定位叉、载表装置、驱动装置,载表装置两侧开有定位槽,定位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定位叉与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叉两侧的两个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上设有定位件,两个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它包括定位叉、载表装置、驱动装置,载表装置两侧开有定位槽,定位叉可与定位槽相配合,定位叉与驱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叉两侧的两个支撑架,该每个支撑架上设有定位件,两个支撑架上相对应的定位件横向间距小于或者等于待测电能表两侧面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轮,所述定位轮轴向设有向外凸出的轴一,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孔一,定位轮通过轴一与支撑架上的孔一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轴二,支撑架上开有孔二,定位轮通过轴二与支撑架上的孔二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与定位轮连接的部分形成一个容纳腔,定位轮位于所述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I_3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L型。5.根据权利要求I_3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叉前端部分设有向下延伸的斜面一,所述定位槽入口处设有向上延伸的斜面二,所述斜面一与斜面二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宙张毅斌熊艳孔祥记孙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