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2236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属于一种用于测量电能表故障的测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能表与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连接后,通过分段检测电能表检测装置中表位之间连通状况来迅速找出故障电能表所在的位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1分钟内判断出与多表位电能表检定装置相连接电能表中的故障电能表,减少故障判断时间,提高检定工作效率;采用传统查找方法平均每次故障查找时间约为2.5分钟,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后每次故障查找的时间平均约为1分钟,检定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电能表故障的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能表检定量的日益增大,24表位、48表位甚至是96表位的电能表检定装置成为了主流配置,此种检定装置可批量进行电能表的检定工作,大大提高检定效率。但由于电能表检定装置和电流表之间采用压接方式,有时会有个别电能表接触不良造成电流回路开路,影响检定工作。电能表检定装置本身没有故障自动查找装置,只能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由于表位多,按表位顺序依次进行检查费时较长。如果升级检定装置安装故障自动查找装置,一是资金投入较大,二是需对检定装置本身进行一定的破坏,有可能造成装置整体性能下降。因此在如何才能减少故障查找时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检测出多表位电能表故障表位、确定故障电能表、减少检定时间、提高检定效率的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要检测的电能表连接到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上;设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表位为检测表位段;B、设检测表位段的长度为N,将此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第一至第M(M〈N)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M+1至第N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选定第一表位分段或第二表位分段作为检测表位分段进行故障检测;C、判断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当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为I时,执行下述第D步;否则执行下述第E步;D、当检测表位分段内出现故障时,说明与此表位相连接的电能表即为故障电能表;否则,说明与此表位相连接的电能表为正常电能表;检测结束;E、当检测表位分段内出现故障时,将此检测表位分段作为新的检测表位段,执行上述第B步;当检测表位分段中各表位均正常时,将另一待检测的表位分段作为新的检测表位段,执行上述第B步。在所述步骤B中将检测表位段均分为两段,第一至第[N/2]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N/2]+l至第N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进步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I分钟内判断多表位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故障表位,找出故障电能表,减少故障判断时间,提高检定工作效率;采用传统查找方法平均每次故障查找时间约为2. 5分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故障查找时间平均约为I分钟,检定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I所示可知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要检测的电能表连接到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上;设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表位为检测表位段;B、设检测表位段的长度为N,将此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第一至第M(M〈N)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M+1至第N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选定第一表位分段或第二表位分段作为检测表位分段进行故障检测;C、判断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当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为I时,执行下述第D步;否则执行下述第E步;D、当检测表位分段内出现故障时,说明与此表位相连接的电能表即为故障电能表;否则,说明与此表位相连接的电能表为正常电能表;检测结束;E、当检测表位分段内出现故障时,将此检测表位分段作为新的检测表位段,执行上述第B步;当检测表位分段中各表位均正常时,将另一待检测的表位分段作为新的检测表位段,执行上述第B步。优选的,在所述步骤B中将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第一至第[N/2]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N/2]+l至第N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下面以24表位电能表检定装置为例,具体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假定在与此24表位电能表检定装置相连接的24个电能表中存在一个故障电能表,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此故障电能表快速查找出来。首先,将这24个电能表连接到电能表检定装置上;将此检定装置的24位表位作为此次的检测表位段;接着,将此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最优的分段方式为第I至第12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13到第24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选定第一表位分段作为检测表位段;然后,判断检测表位段的长度,此时检测表位段的长度为12,对这12个检测表位进行故障检测,将检测工具放置在第I表位和第12表位上,如果这之间的连通出现故障,那么则说明故障电能表出现在与这12个表位相连接的电能表上,后12位电表位上连接的电能表都是正常的,继续对这前12个电能表进行检测;如果前12个表位之间的连通情况并未检测出故障,那么说明这12个电能表都是正常的电能表,故障电能表出现在后12位上,将后12位电表位作为检测表位段进行检测。如果故障在第I至第12表位,那么将这12个表位段作为检测表位段按照上述步骤继续分段检测。将前6个表位作为第一检测表位分段,后6个表位作为第二检测表位分段,按照上面的检测原则,对出现连接故障的检测表位分段继续分段检测。直到最后的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为2或1,那么很快就能检测出故障电能表。具体为检测第I表位首端至第6表位尾端,如正常则判断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7至第12表位上,否则故障电能表就出现在在I至6表位;如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I至第6表位,则检测第I表位首端至第3表位尾端,如正常则判断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4至第6表位上,否则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I至第3表位;如故障在第I至第3表位,则检测第I表位首端至第2表位尾端,如正常则判断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3表位上,否则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I或第2表位上;如故障在第I或第2表位,则检测第I表位首端至第I表位尾端,如正常则判断故障电能表出现在第2表位,否则故障电能表在第I表位。这样,对于长度为24的接满电能表的表检定装置,最多经五次测量,既可找出故障电能表。当然,有些时候,故障电能表的数量可能不为1,可能存在多个故障电能表,那么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找出一个,然后继续查找另外的故障电能表即可。这样,总的工作效率还是要比依次查找的效率高得多。如果按照以前的查找方法,按表位顺序依次进行检查,每个表位的检查时间约在10秒钟左右,如果故障电能表出现在最后一个表位上,按24表位检定装置计算,整个检测过程需用时4分钟;同理,表位越多耗时越长。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I分钟内判断出故障电能表的位置,大大减小了故障判断时间,提高了检定工作效率。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依次查找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到的结果为采用传统依次方法平均每次故障电能表的平均查找时间约为2. 5分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每次故障电能表的查找时间平均约为I分钟。可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在本专利技术中,与多表位电能表检定装置相连接的电能表的数量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双数,与检定装置连接的电能表可以占满检定装置的全部表位,也可以仅接入一部分,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能确定检测表位段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要检测的电能表连接到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上;设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表位为检测表位段;B、设检测表位段的长度为N,将此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第一至第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故障电能表速判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要检测的电能表连接到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上;设多表位电能表检测装置的表位为检测表位段; B、设检测表位段的长度为N,将此检测表位段分为两段,第一至第M(M〈N)表位为第一表位分段,第M+1至第N表位为第二表位分段;选定第一表位分段或第二表位分段作为检测表位分段进行故障检测; C、判断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当检测表位分段的长度为I时,执行下述第D步;否则执行下述第E步; D、当检测表位分段内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刚宋杏然贾育敏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