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598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3:23
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驱动单元、位于壳体内的多个传动单元及多个抛光单元;驱动单元包括马达、与马达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啮合的驱转带;各传动单元包括一与驱转带啮合的传动轮、多个从动轮及一传动带;各传动单元的传动带啮合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传动轮及多个从动轮;多个抛光单元分别与多个传动单元连接;由此,利用双层配置的多个带体带动多个从动轮转动,能够有效地减少马达的负载,并且让带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实用性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磨机具的构件,尤其是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包括马达、套固于马达的心轴的主动轮、多个从动轮及一啮合于主动轮及从动轮的皮带,所以当马达的心轴转动时,主动轮利用皮带带动多个从动轮转动,进而进行抛光作业。但是,现有技术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用单条皮带带动多个从动轮的驱动方式造成马达的负载过大;另外,皮带亦容易耗损,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用单条皮带的驱动方式造成马达的负载过大以及皮带容易耗损的不足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利用双层配置的多个带体带动多个从动轮转动,能够有效地减少马达的负载,并且让带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实用性极佳。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包括一壳体;—驱动单元,其包括一马达、一主动轮及一驱转带;该马达固设于该壳体的顶部并设有一轴向穿入该壳体且可转动的心轴;该主动轮位于该壳体内并套固于该心轴;该驱转带啮合于该主动轮;多个传动单元,其可转动地设于该壳体内并各包括一与该驱转带啮合的传动轮、多个从动轮及一传动带;各从动轮设有一穿出该壳体的底部的轴杆;各传动单元的传动带哨合于相对应传动单兀的传动轮及多个从动轮;以及多个抛光单兀,其位于该壳体外并分别与该多个传动单元结合,各抛光单元包括多个抛光轮,各抛光单元的多个抛光轮分别套固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多个轴杆。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各传动轮包括一与该驱转带啮合的第一环齿面及一与相对应传动带啮合的第二环齿面,各第一环齿面的齿数大于相对应第二环齿面的齿数。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各传动轮设有一与该驱转带及相对应传动带啮合的第三环齿面。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各传动单元的多个从动轮为三个并分别定义为两个顺向轮及一反向轮,各反向轮位于相对应的两个顺向轮之间,各反向轮的轴心与该主动轮的轴心的距离小于各顺向轮的轴心与该主动轮的轴心的距离。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转带的内侧面抵靠啮合于该多个传动轮的外周面,该驱转带的外侧面抵靠啮合于该主动轮的外侧面;各传动带的内侧面抵靠啮合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二顺向轮及传动轮,各传动带的外侧面抵靠啮合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反向轮。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多个传动轮等间隔地位于同一个圆周,该多个反向轮等间隔地位于同一个圆周,该多个顺向轮间隔地位于同一个圆周,各传动轮与该主动轮所在的一直线为一第一直线,各反向轮与该主动轮所在的一直线为一第二直线,各第一直线与对应相邻的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各传动轮设有一穿出该壳体的底部的轮轴,于各轮轴套固有一抛光轮。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多个传动单元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外壳及一位于该外壳内且可转动的内壳,该外壳的顶部设有一个以上呈贯穿状的螺孔,该内壳包括一上盖、一与该上盖对合固定的下盖及一个以上的定位销,该上盖设有数量与该一个以上的螺孔相同并对齐的一个以上的插孔;该一个以上的定位销可分离地插设于该一个以上的插孔,各定位销包括一插入相对应插孔的插入部及二可与相对应螺孔螺纹连接的螺纹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可以获得的具体效益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I.减少马达负载本专利技术利用双层配置的多个带体(即驱转带与传动带)带动多个从动轮转动,能够有效地减少马达的负载,并且让带体的使用寿命延长,减少维修成本, 实用性极佳。2.抛光效果佳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带的缠绕方式,能够让顺向轮与反向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被加工件的表面能够以两种不同方向被研磨,抛光效果很好。3.增加抛光面积本专利技术利用反向轮、顺向轮分别与主动轮轴心距离不等的设计,能够增加抛光面积;4.可适用于不同地形本专利技术利用定位销的插入部插设于内壳,以使外壳及内壳不作相对转动,由此本专利技术利用定位销而有不同的抛光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十分方便实用。当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时,将定位销的螺纹部螺纹连接于螺孔,能够避免灰尘由螺孔进入壳体内,并避免遗失。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与机体结合后的立体外观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移除外壳与下盖后的仰视局部立体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传动轮的侧视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5是图4移除传动带后的剖面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抛光轮的立体外观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传动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_机体;20_壳体;20A-外壳;23B_内壳;21_上盖;211_插孔; 22-下盖;23_定位销;231_插入部;232_螺纹部;24_螺孔;30_驱动单元;31_马达;32_主动轮;33_驱转带;34_调带轮;40_传动单元;41、41A-传动轮;411_第一环齿面;412_第二环齿面;413_轮轴;414A_第二环齿面;42_从动轮;42A_顺向轮;42B_反向轮;421_轴杆;43-传动带;44-调整轮;50-抛光单元;51-抛光轮;L1_第一直线;L2_第二直线;C1、C2-圆周;Θ -夹角。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与一机体10结合,如图I及图2所示,包括一壳体20、一驱动 单元30、多个传动单元40与多个抛光单元50等兀件,其中如图I所示,该机体10为现有技术,其详细形状及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如图I、图2及图7所示,该壳体20固设于该机体10的底部;较佳地,该壳体20包括一外壳20A及一位于该外壳20A内且可转动的内壳20B,该外壳20A的顶部设有两个呈贯穿状的螺孔24,该内壳20B包括一圆形的上盖21、一圆形的下盖22及两个定位销23 ;该下盖22与该上盖21对合固定,该上盖21设有分别位于该上盖21轴心的两相对侧的两个插孔211,该两个插孔211分别与该两个螺孔24对齐;该两个定位销23可分离地分别插设于该两个插孔211,该两个定位销23包括一插入相对应插孔211的插入部231及两个可与相对应螺孔24螺纹连接的螺纹部232。如图7所示,当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或是内壳20B以惯性转动时,将定位销23的其中一螺纹部232螺纹连接于螺孔24,能够避免灰尘由螺孔24进入壳体20内,并避免遗失。而当定位销23上下反转后,插入部231插设于内壳20B的插孔211,另一螺纹部232螺纹连接于螺孔24,借着定位销23可以使外壳20A及内壳20B不作相对转动,由此本专利技术利用定位销23而有不同的抛光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十分方便实用。如图I、图4及图5所示,该驱动单元30包括一马达31、一主动轮32、一驱转带33及一调带轮34 ;该马达31固设于该壳体20的顶部并设有一轴向穿入该上盖21且可转动的心轴311 ;该主动轮32位于该上盖21内并套固于该心轴311 ;该驱转带33为一皮带并啮合于该主动轮32。因此,当马达31的心轴311转动时,能够带动主动轮32及驱转带33转动。而驱转带33也可以是一链条;该调带轮34可转动地与该上盖21结合并抵靠啮合于该驱转带33的外侧面,该调带轮34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一驱动单元,其包括一马达、一主动轮及一驱转带;该马达固设于该壳体的顶部并设有一轴向穿入该壳体且能够转动的心轴;该主动轮位于该壳体内并套固于该心轴;该驱转带啮合于该主动轮;多个传动单元,其能够转动地设于该壳体内并各包括一与该驱转带啮合的传动轮、多个从动轮及一传动带;各从动轮设有一穿出该壳体的底部的轴杆;各传动单元的传动带啮合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传动轮及多个从动轮;以及多个抛光单元,其位于该壳体外并分别与该多个传动单元结合,各抛光单元包括多个抛光轮,各抛光单元的多个抛光轮分别套固于相对应传动单元的多个轴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铭宗
申请(专利权)人:昌威发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