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07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有一个基座,基座顶部设置一个电磁驱动器,基座中部设置驱动辊导向槽,基座下部设置一个抓持组件轴,抓持组件轴上安装有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抓持体的上部设置摆动臂、中部设置摆动轴孔、下部设置夹持臂,夹持臂的头部设置抓勾;电磁驱动器输出端设置一个驱动辊,该驱动辊与摆动臂驱动连接;两个抓持体上设置抓持弹簧;两个抓持体上分别安装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通过管脚与一个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抓杯装置动作准确,可靠性强,能自动监测抓杯、弃杯动作的完成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该抓杯装置上包括一个电磁驱动器,两个抓持体,该抓持体头部设置抓勾,由电磁驱动器控制抓勾的抓杯与弃杯。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0720002650. 5公开了一种血凝杯的输送装置,有一个底座,该底座中部设置多个顺序排列的血凝杯检测仓位,底座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竖直支架,该竖直支架侧壁上安装卷带输送装置,该卷带输送装置上设有血凝杯带;该卷带输送装置下方设置一个横向输送槽,该横向输送槽的输出端设置一个纵向输送槽,所述横向输送槽与纵向输送槽连通,纵向输送槽另一端延伸到与血凝杯检测仓位相对应的位置。装置自动的将血凝杯精确的输送到测试位置。该专利依靠一个吸附输送装置运送血凝杯,由吸附管、电磁阀、真空泵、吸附头构成真空吸附器,真空泵通过吸附管在吸附头底部的吸气孔上产生一个负压, 当两个吸气孔接近血凝杯的两个杯耳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将血凝杯吸住。由于吸附头必须接触血凝杯的杯口,容易造成被测血样的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对于取杯、弃杯动作的情况也不能自动监测。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抓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该抓杯装置上设置一个电磁驱动器,抓持组件轴上安装有两个抓持体,该抓持体头部设置抓勾,两个抓持体上分别安装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由电磁驱动器控制抓勾的抓杯与弃杯,由光I禹合器对抓杯、弃杯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该抓杯装置动作准确,可靠性强,不会对血凝杯中的检测血样产生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置一个电磁驱动器,所述基座中部设置驱动辊导向槽,所述基座下部设置一个抓持组件轴,所述抓持组件轴上安装有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所述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包括左抓持体、右抓持体;所述左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左摆动臂,所述左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左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左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左抓勾;所述右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右摆动臂,所述右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右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右夹持臂,所述右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右抓勾;所述电磁驱动器输出端设置一个驱动辊,所述驱动辊设有两个端轴,所述驱动辊的两个端轴安装在所述驱动辊导向槽内,该驱动辊与所述左、右摆动臂驱动连接;所述左、右抓持体上设置抓持弹簧;所述左、右夹持臂上对应设置两个光路通孔,所述左、右夹持臂的光路通孔外侧分别安装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管脚与一个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通过管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的电磁驱动器控制抓勾的抓杯与弃杯动作,其动作准确,可靠性强。2、本技术的抓勾仅与血凝杯的杯耳边缘接触,不会对血凝杯中的血样产生污染,同时血凝杯中的血样也不会污染抓勾,不会弓丨起交叉污染。3、本技术的左、右抓持体上设置限位机构,可以保证血凝杯运送过程中不破损、不变形、不脱落。4、本技术的抓持体上安装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构成的光耦合器,可以对抓杯、弃杯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自动监测,保证抓杯、弃杯动作的准确无误。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抓持体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右抓持体主视图;图6是右抓持体右视图;图7是左抓持体主视图;图8是左抓持体右视图;图9是左抓持体俯视图(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I至图3,本技术的抓杯装置,有一个金属基座1,所述基座顶部设置一个电磁驱动器2,所述基座中部设置驱动辊导向槽3,所述基座下部设置一个抓持组件轴4,所述抓持组件轴上安装有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所述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包括左抓持体7、右抓持体8 ;所述左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左摆动臂,所述左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左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左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左抓勾;所述右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右摆动臂,所述右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右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右夹持臂,所述右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右抓勾;所述电磁驱动器输出端设置一个驱动辊5,所述驱动辊设有两个端轴,所述驱动辊的两个端轴安装在所述驱动辊导向槽内,该驱动辊与所述左、右摆动臂驱动连接;所述左、右抓持体上设置抓持弹簧6 ;所述左、右夹持臂上对应设置两个光路通孔9,所述左、右夹持臂的光路通孔外侧分别安装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图中没有显示),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管脚与一个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通过管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参见图I、图2,在本实施例中,基座中部设置一个平面状基板,驱动辊导向槽设置在该基板上,在基座的正面设置一个可拆卸的盖板10,盖板通过螺钉与基座安装固定,盖板与基板之间形成一个腔室。参见图3 (图3是取掉盖板的情况,并且剖去右抓持体8上部),驱动辊5设置在腔室中,左、右抓持体上部的摆动臂11 (12)伸入到腔室中,位于驱动辊的两侧,如图4所示。参见图2、图4,基座上设置的驱动辊导向槽3是竖直方向的长槽,盖板上也设置有驱动辊导向槽13,该导向槽与基座上的导向槽配对设置,电磁驱动器上的驱动辊5设有两个端轴14,两个端轴分别安装在驱动辊导向槽3、13中,由此,限制驱动辊仅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往复移动。基座上还设置与血凝杯的输送装置安装的长孔15。参见图I、图4,抓持组件轴4固定安装在基座的平面状基板上,两个抓持体与抓持组件轴安装。参见图I、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驱动器中有一个电磁铁,其中心设有一个驱动杆16,驱动杆端头与所述驱动辊连接,电磁铁接通电源时,驱动杆向下运动,电磁铁切断电源时,依靠电磁铁中的复位弹簧的恢复力,驱动杆向上运动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左抓持体与右抓持体的结构完全相同,仅安装方向相反。图5显示了右抓持体的外侧面结构,右抓持体的内侧面结构与左抓持体的内侧面结构相同;图7显示了左抓持体的内侧面结构,左抓持体的外侧面结构与右抓持体的外侧面结构相同。参见图7,所述左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左摆动臂11,所述左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17,左摆动轴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左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左夹持臂31,所述左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左抓勾18 ;左摆动臂上有一个斜面19,左摆动臂上的斜面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驱动连接)。参见图5,所述右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右摆动臂12,所述右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20,右 摆动轴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右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右夹持臂32,所述右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右抓勾21 ;右摆动臂上有一个斜面(与图7显示的结构相同,倾斜方向相反),右摆动臂上的斜面与所述驱动辊紧密接触(驱动连接)。参见图4,左、右抓持体通过其中部的摆动轴孔安装在抓持组件轴4上,抓持组件轴一端设有螺纹,通过安装弹性垫片、螺母将左、右抓持体进行轴向限位。左、右抓持体的内侧面之间设有隔套33,可以抓持组件轴为轴心相对摆动。当电磁铁接通电源时,驱动辊向下运动,推动左、右抓持体上的摆动臂向外摆动,左、右抓持体上的抓勾分别向外张开,当电磁铁切断电源时,驱动辊上移复位,左、右抓持体在抓持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左、右抓持体上的抓勾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血凝仪的抓杯装置,有一个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部设置一个电磁驱动器,所述基座中部设置驱动辊导向槽,所述基座下部设置一个抓持组件轴,所述抓持组件轴上安装有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所述两个可摆动分合的抓持体包括左抓持体、右抓持体;所述左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左摆动臂,所述左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左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左夹持臂,所述左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左抓勾;所述右抓持体的上部设置右摆动臂,所述右抓持体的中部设置摆动轴孔,所述右抓持体的下部设置右夹持臂,所述右夹持臂的头部设置右抓勾;所述电磁驱动器输出端设置一个驱动辊,所述驱动辊设有两个端轴,所述驱动辊的两个端轴安装在所述驱动辊导向槽内,该驱动辊与所述左、右摆动臂驱动连接;所述左、右抓持体上设置抓持弹簧;所述左、右夹持臂上对应设置两个光路通孔,所述左、右夹持臂的光路通孔外侧分别安装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管脚与一个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通过管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生谢凡董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