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式模具钢材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1)建构成型模具:利用固定块堆栈固定,而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成型模具,并于该容置空间内固定设有高分子线材;(2)形成生胚:将金属粉末及黏结剂混炼后,置入于步骤(1)中形成的成型模具的容置空间内,而将高分子线材完全包覆于其中,借以形成生胚;(3)加热成型:将步骤(2)中形成的生胚加热,使生胚中的高分子线材气化,而于生胚中形成透气孔洞;(4)形成金属成品:使步骤(3)中加热成型后的生胚冷却而成型为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的制造方法,其制程简单,透气孔洞的形状、位置、大小与数量均可以精确控制,从而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能够保证其较好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模具制造领域,特指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精密制造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械、电子等零件的设计,已趋近于以“微组件”开发设计为主,所以在精密度、可靠度等要求下,其零件的模具制造则相当重要,但由于制造零件的模具其透气性不佳,所以当射出成型零件时,容易在零件的表面形成有水波状的“流纹”,从而影响到零件的外观;而且对于断面相当细薄的零件,于成型后开模时,由于模具的内外压力差,则会造成零件在顶出时造成破裂或折断,以致使得零件的不良率居高不下。为克服模具透气性不佳的缺点,因此有透气模具的研发出现,该透气模具主要是以具有透气性的多孔金属材质所制成,而多孔金属的制造方法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公告第593694号“微细通孔组织的多孔金属制法”专利案,其主要是利用粉末冶金制法,而依据下列作业的程序所制成1.配料作业选用纯金属或其合金的粉末作为烧结用基料,并选用可溶于水或碱性溶剂的微细粉末作为充填物,该充填物的熔点必须高于烧结用基料的熔点。2.烧结聚合制程将上述烧结用基料与充填物一起混拌,并在混拌时添加黏结剂与增塑剂,使烧结用基料与充填物均匀分布并致密堆栈,然后干燥定型并预热,以去除充填物的水份,再以烧结温度进行烧结,以制成致密度较好且已具微粒组织雏型的金属胚件。3.卸除充填物作业依上述金属胚件中充填物可溶于水或碱性溶剂的化学属性,选配可相溶的溶剂,并在设有超音波的清洗槽中,通过超音波的涡凹效应,把金属胚件中的充填物溶解清除,取得由烧结用基料编构形成微细通孔组织的多孔半成品。4.清洗作业以清水冲洗上述多孔半成品的通孔壁间的残留溶剂。5.烘干作业再烘干上述清洗作业时残留于多孔半成品的通孔孔壁间的水份,而得以产制出具有微细通孔组织的多孔金属成品。如此,通过上述步骤所制造出的具有微细孔组织的多孔金属,可利用制作而成一具透气的模具。然而,由于该具有微细孔组织的多孔金属,其内部的透气孔洞呈不规则状排列,于粉末冶金成型制造时,并无法有效控制其透气孔洞成型时的大小、位置及连续性,所以一旦各个透气孔洞之间并未连续相接,而有中断的状况,则其透气性将无法达成,所以其在透气功能上,并无法百分之百的确保,因此在使用上仍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的制造方法,其制程简单,透气孔洞的形状、位置、大小与数量均可以精确控制,从而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能够保证其较好的透气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建构成型模具利用固定块堆栈固定,而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成型模具,并于该容置空间内固定设有高分子线材;(2)形成生胚将金属粉末及黏结剂混练后,置入于步骤(1)中形成的成型模具的容置空间内,而将高分子线材完全包覆于其中,借以形成生胚;(3)加热成型将步骤(2)中形成的生胚加热,使生胚中的高分子线材气化,而于生胚中形成透气孔洞;(4)形成金属成品使步骤(3)中加热成型后的生胚冷却而成型为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所述高分子线材以线状形态布置。所述高分子线材系成网状型态布置。所述步骤(3)的加热成型过程中,是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持续加热至300℃;然后控制3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再继续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持续加热至600℃;然后控制6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再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持续加热至900℃;然后控制9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停止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固定块堆栈固定而成一具容置空间的成型模具,并于该固定块内固定设有高分子线材,经制成生胚后,利用加热使高分子线材气化而形成透气孔洞,其制程简单,透气孔洞的形状、位置、大小与数量均可以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能够保证其较好的透气性;本专利技术所制作的成品可作为模具的材料,通过其透气的作用,平衡模具的内外压力差,使模制零件脱模时,不致造成模制零件的损坏。2、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高温使高分子线材气化消失,气化过程简单,且气化高分子线材的过程,不会影响生胚的固化成形,加工时间不会因此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成型模具堆栈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高分子线材安装于成型模具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形成生胚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热时间及温度的上升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成品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金属成品设置于模具内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成型模具堆栈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组合剖示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成型模具堆栈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组合剖示图。1、平板 2、固定块21、容置空间 22、透孔23、高分子线材 3、生胚31、透气孔洞 32、金属成品4、模具 5、零件6、盖板 7、盖板透孔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1)建构成型模具参见图2所示,在平板1上的周缘处,利用四个固定块2相对堆栈固定,圈围成一具有容置空间21的成型模具,该四个固定块2上相对等距排列设有若干微小的透孔22(参见图3),并于相对的固定块2上的每一透孔22内连接有高分子线材23,通过该纵横交错的高分子线材23,可密布于固定块2围成的容置空间21内。该成型模具的固定块2形状,可视模具所需的形状而设置。(2)形成生胚参见图4所示,将金属粉末及黏结剂混练后,置入于固定块2围成的容置空间21内,完全填满后,等高分子线材23将被包覆于其中,以此形成生胚3。(3)加热成型将该生胚3置入于烧结炉中进行加热,参见图5所示,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持续加热至300℃然后控制3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再继续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持续加热至600℃;然后控制6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再以每分钟上升3℃的速度,继续加热至900℃;然后控制900℃的恒温于1小时后,则可停止加热。其中当温度在300℃加热至600℃的过程中,可将生胚3中所包覆的高分子线材23完全气化,而于生胚3中形成有纵横排列的透气孔洞31〔参见图6所示〕。(4)形成金属成品停止加热,使生胚3遂渐冷却至常温而形成一具有透气孔洞31的金属成品32。如图7所示,上述金属成品32的形状,于前述步骤(1)的建构成型模具时,即可预成所需的形状,故可将该具有透气孔洞31的金属成品32经简单修饰表面精度后,即能组合于模具4中的适当位置,该位置通常为模具4需要排气的位置,通过上述金属成品32内透气孔洞(31)的可透气特性,模具4将不会有任何阻塞排气的现象,如此,模制零件5脱模时不会存有压力差,模制零件5的品质可确保良好。实施例2如图8和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1)建构成型模具在平板1上,利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框形的固定块2上、下堆栈固定,并于每一个固定块2内,置入有网状的高分子线材23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块2堆栈后,圈围成一具容置空间21的成型模具,而网状的高分子线材23是间隔适距而层迭于该容置空间21内。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直至完成一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32(参见图7),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3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如下(1)建构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气式模具钢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建构成型模具:利用固定块堆栈固定,而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成型模具,并于该容置空间内固定设有高分子线材; (2)形成生胚:将金属粉末及黏结剂混练后,置入于步骤(1)中形成的成型模具的容置空间内,而将高分子线材完全包覆于其中,借以形成生胚; (3)加热成型:将步骤(2)中形成的生胚加热,使生胚中的高分子线材气化,而于生胚中形成透气孔洞; (4)形成金属成品:使步骤(3)中加热成型后的生胚冷却而成型为具有透气孔洞的金属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添印,林舜天,李晋升,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