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在机架上设有用于盛放密封胶的容器和促使胶快速流动的装置,盛放密封胶的容器与至少两个出胶嘴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出胶嘴按上下层次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出胶嘴分别在缝上下不同位置喷胶,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的施工质量要求,具有市场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道路和渠道建设中,通常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式。采用这种施工方式,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一般采用预留或用切割机切割的方法,在混凝土表面留出伸缩缝。这些伸缩缝在交工以前要用浙青或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这些缝进行密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不能确保达到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用于盛放密封胶的容器和促使胶快速流动的装置,盛放密封胶的容器与至少两个出胶嘴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出胶嘴按上下层次排列。在工作过程,出胶嘴或刮胶仓等部件必与缝准确对应,而不能有偏差,而这一点仅靠机架的导向装置(或者无导向装置)是很难实现的。因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对出胶嘴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支撑轮,所述支架包括连接体、左右滑动结构和上下滑动结构,该连接体与支撑轮连接且连接体通过左右滑动结构和上下滑动结构与机架连接,该连接体还与出胶嘴连接。所述上下滑动结构包括若干设在机架上的竖滑套和套于其中的竖滑杆,所述左右滑动结构包括与竖滑杆连接的横滑杆,横滑杆上滑动穿过设在所述连接体上的横滑套。为防止出胶嘴打出的胶溢流,污染混凝土面,而在所述出胶嘴两侧设有挡板。挡板可以为竖向的板或呈倒“八”字结构的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刮胶装置,所述刮胶装置设在出胶嘴后方(以机架的行走方向为前方)沿伸缩缝两侧的左右刮板,以及在左右刮板后方的后刮板。左右刮板和后刮板与混凝土面具有一定角度,形成类似“刮胶小仓”的结构,便于把多余的胶收集起来。这里,左右刮板与出胶嘴两侧的挡板可以连为一体。刮胶装置和出胶嘴两侧的挡板,其作用是可以防止胶溢出或飞溅。为使刮胶装置收集来的胶进一步集中,它还包括螺旋泵,螺旋泵的进胶口一侧与刮胶装置相配合,另一侧与盛胶容器连接。它还包括对出胶嘴喷出的密封胶表面抹光成型作用的抹光装置,抹光装置位于出胶嘴的后面。它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卡在伸缩缝中的导向轮、板体或杆体。导向装置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以伸缩缝为导向,机架通过导向轮或板体或杆体卡在伸缩缝内完成行走时的导向;(2)通过预设轨道导向,在待清理混疑土上设置有轨道,并在机架上设置对应的轮子或卡子,使机体依附于轨道行走。这里所述的轮子可以是行走轮。(3)出胶嘴附近定位支架上安装的导向轮或导向片或导向杆,工作时卡在缝内,确保定位支架随缝子移动。所述促使胶快速流动的装置为泵、对胶产生空生气压的装置或振动器。所述泵可以是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 螺杆泵等。所述滑动行走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轮,行走轮由电机带动或由卷扬机牵弓I。行走装置的动力有两种,即以电机带动减速机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行走轮行走;或者,以钢丝绳卷扬机牵拉。优选的,按上下层次排列的至少两个出胶的进胶口一端连接为一体。机架上还可以安装有行走轮或滑动块。当不安装行走轮和滑动块时可以为人工控制打胶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出胶嘴分别在缝上下不同位置喷胶,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的施工质量要求,具有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机架,2.行走轮,3.第一盛胶桶,4.胶泵,5.胶管,6.导向轮,7.支杆,8.出胶嘴,9.导向片,10.第二支撑轮,11.左右刮板,12.后刮板,13.抹光片,14.螺旋泵,15.第二盛胶桶,16.连接体,17.第一支撑轮,18.横滑杆,19.竖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1(图示中为简洁起见,将机架画成框架形,实际上机架大小、形状等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形状),机架I的下端四角各设有一个行走轮2,机架I上还设有电机(图中未显示),电机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行走轮2实现行走。在机架I上设有用于盛放密封胶的第一盛胶桶3 (盛放密封胶的容器)和促使胶快速流动的装置一胶泵4 (为叶片泵),第一盛胶桶3连接胶泵4,并通过胶泵4的作用经三个胶管5将密封胶分别流动至三个出胶嘴8,三个出胶嘴8按上下层次排列。为使机架I能够随缝前进,减少行走误差,它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为两个设在机架I前端的导向轮6,该导向轮6用于向下伸入伸缩缝中。在机架I前进过程中以伸缩缝为导向,机架I通过导向轮6卡在伸缩缝内完成行走时的导向。为防止出胶嘴8打出的胶溢流,污染混凝土面,而在所述出胶嘴8两侧设有挡板10,挡板10呈倒“八”字结构的板。挡板10要随出胶嘴8移动而移动,本实施例将其安装在机架I上,也可以安装在出胶嘴8上或下面提到的定位装置上。另外本实施例中刮胶装置通过第一定位装置与机架连接,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左右滑动结构和第一上下滑动结构,第一左右滑动结构和第一上下滑动结构与下面所述的位装置中的结构相同,起到实现相对于机架I左右或上下移动的作用。同时第一左右滑动结构上或左右刮板上设有第一支撑轮17,该第一支撑轮17压以混凝土表面之上。另外,第一定位装置上还设有导向片9,用于对第一定位装置进行导向(相当于第二支撑轮10的导向作用)。它还包括刮胶装置,所述刮胶装置设在出胶嘴8后方(以机架I的行走方向为前方)沿伸缩缝两侧的左右刮板11,以及在左右刮板11后方的后刮板12。左右刮板11和后刮板12与混凝土面具有一定角度,形成类似“刮胶小仓”的结构,便于把多余的胶收集起来。这里,左右刮板11与出胶嘴8两侧的挡板可以连为一体。同样的,左右刮板11和后刮板12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上。它还包括对出胶嘴8喷出的密封胶表面抹光成型作用的抹光装置——抹光片13,抹光装置位于出胶嘴8的后面。抹光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上。为使刮胶装置收集来的胶进一步集中,它还包括螺旋泵14,螺旋泵14的进胶口一侧与刮胶装置相配合,另一侧与盛胶容器一第二盛胶桶15连接。另外,作用本实施例的另一项重要创新点,对第二定位装置进行陈述(第一定位装置与第二定位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除第一支撑轮17和第二支撑轮10的位置不同以外)。在工作过程,出胶嘴8或刮胶仓等部件必与缝准确对应,而不能有偏差,而这一点仅靠机架I的导向装置(或者无导向装置)是很难实现的。前述导向轮6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但其仍不够准确,这里设置更为准确的定位装置用于对定位进行“微调”。因此,第二定位装置用于对出胶嘴8进行定位,使之能够随缝的走向和深度呈相对精确的跟随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图示中为简洁起见,将支架画成框架形,实际上支架大小、形状等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形状)和支架前后两个第二撑轮10,所述支架包括连接体16(即图I中的框架)、左右滑动结构和上下滑动结构,该连接体16与第二支撑轮10连接且连接体16通过左右滑动结构和上下滑动结构与机架I连接,该连接体16还通过支杆7与出胶嘴8固定。所述上下滑动结构包括四个设在机架I上的竖滑套和四个套于其中的竖滑杆19,所述左右滑动结构包括两个与竖滑杆19连接的横滑杆18,横滑杆18上滑动穿过设在所述连接体16上的横滑套。第二定位装置在工作时,支架上的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伸缩缝打胶装置,它包括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有用于盛放密封胶的容器和促使胶快速流动的装置,盛放密封胶的容器与至少两个出胶嘴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出胶嘴按上下层次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庆,
申请(专利权)人:王兆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