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833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培养箱内胆上的摇臂支座;与摇臂支座活动连接的横梁;与横梁活动连接的联动件;与联动件活动连接的台板单元。台板单元的数量为2层~10层,台板单元的摇摆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在-15°~+15°范围之间可调,台板单元的摇动频率在10~60次/分钟可调。在摇动机构在断开外部电源后会自动回复至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机构的摇动带动设置于台板单元上的培养皿/培养袋中的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有益于以下微载体的培养: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在使用时培养箱内部摇动带动培养对象摇动的机构,属于实验仪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工作时培养皿静止不动,培养皿中的培养液也静止不动。若培养液静止不动,培养液整个体积内部的细胞/组织就不能够得到一致的生长环境(一致的温度、CO2浓度、酸碱度、相对湿度)。而使培养液活动,尤其是使培养液产生波浪状运动,培养液体积内更多的细胞/组织能够享受到培养箱提供的温度、CO2浓度、酸碱度、相对湿度,细胞/组织能够得到更好的生理环境,更有利于细胞/组织的培养。实验证明,通过 平台的摇动使培养液产生波浪运动,这些波浪提供更多培养物混合和氧气传递,容易产生一个维持I X IO7细胞/ml的细胞生长的完美环境。更有益于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等微载体的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培养细胞/组织拥有更均一的生长环境,使类似以下所述微载体的培养存活数量相对于培养液静止时明显增长的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包括摇臂支座,所述摇臂支座间隔固定在培养箱内胆的内壁上;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摇臂支座上端;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转动轴;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台板,所述台板的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所述台板的数量为两层 十层。所述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还外接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横梁连接。本技术培养箱在工作时内胆内机构摇动使培养对象(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保证培养细胞/组织拥有更均一的生长环境,使类似以下所述微载体的培养存活数量相对于培养液静止时明显增长的培养箱。微载体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等组织/细胞。本技术通过外部动力驱动使设置在培养箱内胆内部的摇动装置在培养箱工作时摇动,从而带动安放培养皿或培养袋的台板摇动,培养液随之作波浪状运动,有利于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等组织/细胞等微载体的培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培养箱工作时,使培养对象(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使得上述微载体的培养数量相对于培养液静止时明显大量增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工作示意图一;图2B为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工作示意图二;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I-培养箱内胆2-摇臂支座 3-横梁4-台板5-联动件 6-旋转轴7-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I、图2所示,台板4的数量为2 10个单元,本实施例以八层台板4设计进行说明。本技术结构包括培养箱内胆1,安装在内胆底部和顶部的摇臂支座2,与摇臂支座2柔性连接的横梁3,与横梁3通过旋转轴6与联动件5作柔性连接,联动件5的数量不作限制,与联动件5活动连接的台板4。本实施例中的摇动机构一端固定在培养箱内胆I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培养箱内胆I顶部,此固定方式为最佳方式;也可使摇动机构固定在培养箱内胆左右侧或只采用一端固定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外力带动横梁3作正反转往复循环摇摆运动,通过联动件5带动台板4产生摇摆运动,所有台板单元的摇动速度和角度都相同,从而带动台板4上的培养皿或培养袋运功,使得培养皿或培养袋内的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能够卷起细胞防止沉淀产生并在不产生泡沫的情况下提供溶氧,有益于下列微载体培养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等组织/细胞。实验证明,通过平台的摇动使培养液产生波浪运动,这些波浪提供更多培养物混合和氧气传递,容易产生一个维持I X IO7细胞/ml的细胞生长的完美环境。控制横梁3的正反转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在-15° +15°范围之间可调,图2A为横梁3作逆时针旋转反转的极限位置示意图。横梁3作顺时针旋转正转的极限位置参考图2B0横梁3的正反旋转运动频率通过外置的动力装置电磁阀门控制从而使横梁3的正反旋转运动频率在10 60次/分钟可调。带动台板4的摇摆频率在10 60次/分钟范围内可调。通过硬件设置控制使得培养箱在断电或打开培养箱外门时,机构逐渐回复至图I所示平衡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大部分材料采用不锈钢材质,本技术不排除采用铜、铝等其他金属材料和塑料等有机合成材料。本实施例仅以运动机构布置在培养箱内胆内左右摇摆示例说明,不排除运动机构布置在培养箱内胆内作前后摇摆运动形式。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臂支座,所述摇臂支座间隔固定在培养箱内胆的内壁上;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摇臂支座上端; 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转动轴; 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 台板,所述台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数量为两层 十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摇动幅度相对于水平面在-15° +15°范围之间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单元的摇动频率在10 60次/分钟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还外接一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横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培养箱内胆上的摇臂支座;与摇臂支座活动连接的横梁;与横梁活动连接的联动件;与联动件活动连接的台板单元。台板单元的数量为2层~10层,台板单元的摇摆角度相对于水平面在-15°~+15°范围之间可调,台板单元的摇动频率在10~60次/分钟可调。在摇动机构在断开外部电源后会自动回复至水平位置。本技术通过上述机构的摇动带动设置于台板单元上的培养皿/培养袋中的培养液作波浪状运动,有益于以下微载体的培养病毒性疫苗生产、cGMP生产、血液制品、昆虫细胞、杆状病毒。文档编号C12M3/00GK202717778SQ201220347109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峻, 张云春 申请人: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培养箱内部摇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摇臂支座,所述摇臂支座间隔固定在培养箱内胆的内壁上;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摇臂支座上端;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转动轴;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的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台板,所述台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峻张云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