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774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05
一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涉及一种软包装容器。它包括容器体和灌装管,灌装管安装在容器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开有开口,并且所述容器体设有可关闭开口的扣合机构。所述软包装容器还包括汤勺,所述汤勺包括用于舀取物料的勺子和可以夹住灌装管的抓握件,勺子与抓握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软包装容器的结构进行了大幅的改进,因此使用者开启软包装容器非常方便;容器体在存储的时候体积很小,能够有效的节省存放的空间;支持杆能够有效的扩展容器体内的空间,让软包装容器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具备较大的存储空间;汤勺可以用来舀取物料,并且还可以作为主容器的把手,让使用者无需直接容器体就能够抓住主容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包装容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由于市场上有大量的饮料、液体保健品,以及一些液体药品需要通过容器进行保存。而现有的用来存放液体的容器,都是通过采用真空、高温消毒、过滤等手段,将液体灌装到容器中,然后进行密封。为了能够长时间的保存容器中的液体,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改进灌装和密封过程的生产工艺,并采用更好的容器材料等手段。但是,这样做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难以普遍采用,并且保存的时间还是比较短。此外,由于该容器内的溶液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比如现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混合果汁,由2、3种水果的果汁混合而成,但是使用者无法选择果汁的种类,因此即使生产者推出好几种混合果汁,也无法满足全部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对容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200710027156. 9,名称为“混合容器”。该混合容器包括主容器和至少一个装有混合物料并可开启的小容器,小容器设置在主容器内。使用者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开启小容器以及开启哪个小容器,并隔着主容器将想要开启的小容器打开,使该小容器内的混合物料进入主容器,从而调配出符合使用者要求的混合物料。这种结构的容器,不仅有效的延长了物料的保存期限,降低了保存成本,还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由于必须隔着主容器对小容器进行操作,因此操作还是比较麻烦。此外,如果使用的时候主容器注入温度很高的物料(如100度的热水)或温度很低的物料(如O度的冰水),则使用者无法直接抓握主容器,导致使用者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这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可以让使用者轻松的开启软包装容器,对小容器进行操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包括容器体和灌装管,灌装管安装在容器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开有开口,并且所述容器体设有可关闭开口的扣合机构。一种方案,所述扣合机构包括可相互扣合的子扣和母扣,子扣和母扣分别设置在开口上。需要将开口密封的时候,将子扣和母扣扣合。另一种方案,所述扣合机构为拉链,所述拉链设置在容器体的开口处。较优的方案,所述容器体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底面和可对折顶面,所述前侧壁的左侧边与后侧壁的左侧边连接,所述前侧壁的右侧边与后侧壁的右侧边连接,所述可对折顶面包括前对折顶面和后对折顶面,前对折顶面与后对折顶面折叠后,前对折顶面的底边与后对折顶面的底边连接,所述前对折顶面的前顶边连接前侧壁的顶边,所述后对折顶面的后顶边连接后侧壁的顶边;所述前对折顶面的左侧边与后对折顶面的左侧边合在一起并被前侧壁的左侧边、后侧壁的左侧边夹在中间并固定在一起,所述前对折顶面的右侧边与后对折顶面的右侧边合在一起并被前侧壁的右侧边、后侧壁的右侧边夹在中间并固定在一起。这样存放的时候,容器体能够保持较小的体积。更优的方案,所述底面为可对折底面,所述可对折底面包括前对折底面和后对折底面,前对折底面与后对折底面折叠后,前对折底面的顶边与后对折底面的顶边连接,所述前对折底面的前底边连接前侧壁的底边,所述后对折底面的后底边连接后侧壁的底边;所述前对折底面的左侧边与后对折底面的左侧边合在一起并被前侧壁的左侧边、后侧壁的左侧边夹在中间并固定在一起,所述前对折底面的右侧边与后对折底面的右侧边合在一起并被前侧壁的右侧边、后侧壁的右侧边夹在中间并固定在一起。为了让容器体在使用时具有较大的容积,所述软包装容器还包括可将容器体两个相对的侧壁撑开的侧壁撑开件,侧壁撑开件位于容器体内。较简单的方案是将侧壁撑开件直接放置在容器体内,未使用前侧壁撑开件摆放在容器体内的空间中,不会导致容器体内 的空间变大。需要使用的时候,将侧壁撑开件的两端分别顶住软包装容器两个相对的侧壁,将两个相对的侧壁撑开,就能够让容器体内具备较大的空间。为了便于将两个相对的侧壁撑开,所述软包装容器还包括支持杆,所述支持杆顶端连接灌装管,所述支持杆底端与侧壁撑开件铰接。为了便于使用者饮用,所述软包装容器还包括可延长吸管,所述可延长吸管中部设有折叠伸缩结构,所述可延长吸管插入灌装管内。使用的时候,延长吸管底部不动,将可延长吸管顶部向上拉,折叠伸缩结构伸展开,可延长吸管顶部就能够伸出灌装管。使用完毕,延长吸管底部不动,向下压可延长吸管顶部,迫使折叠伸缩结构收缩,可延长吸管顶部就能够缩回灌装管内。为了便于限制可延长吸管的位置,所述可延长吸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限位环,所述支持杆底部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卡住可延长吸管的外侧壁的限位环。这样,当便于使用者操作,并且操作可延长吸管的时候,可延长吸管不会整个完全掉到容器体内,导致使用者无法使用,也不会被整个拉出容器体外。本申请更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使用者无需直接接触容器体就能够抓住容器体,并且使用者可以选择不通过灌装管、而是通过开口酉取软包装容器内的物料,采用的方案是所述软包装容器还包括汤勺,所述汤勺包括用于S取物料的勺子和可以夹住灌装管的抓握件,勺子与抓握件连接。较优的方案,所述抓握件包括抓握件本体,勺子安装在抓握件本体前端,并且所述抓握件本体前端开有用于夹住灌装管法兰的夹持槽。这样,一旦主容器注入温度很高的物料或温度很低的物料,使用者无法直接抓握主容器,使用者可以抓住抓握件本体,以便使用者对主容器进行操作。为了便于汤勺的存放,所述抓握件本体开有用于存放勺子的勺子存放孔,所述勺子存放孔与夹持槽连通,所述勺子可转动的安装在抓握件本体前端。当不需要使用勺子的时候,转动勺子直到勺子位于勺子存放孔后,汤勺的长度能够减少,便于存放汤勺。更优的方案,所述抓握件本体包括夹持槽框架、左可变形组件、右可变形组件和连接件,夹持槽框架包括定位横梁、左边框、右边框,左边框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定位横梁左端,右边框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定位横梁右端,所述左可变形组件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件后端左侧,左可变形组件的前端连接左边框后端,左可变形组件的前端开有左插孔;右可变形组件的后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件后端右侧,右可变形组件的前端连接右边框后端,右可变形组件前端开有右插孔;连接件前端设有可插入左插孔的左插块和可插入右插孔的右插块,并且左插孔位于左插块前方,右插孔位于右插块前方。为了让左可变形组件、右可变形组件能够更好的保持形状,所述抓握件本体还包括形状保持件,形状保持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可变形组件中部和右可变形组件中部活动连接。 为了保护灌装管,所述灌装管顶端还设有密封盖。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软包装容器的结构进行了大幅的改进,因此使用者开启软包装容器非常方便;容器体在存储的时候体积很小,能够有效的节 省存放的空间;支持杆能够有效的扩展容器体内的空间,让软包装容器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具备较大的存储空间;汤勺可以用来舀取物料,并且还可以作为主容器的把手,让使用者无需直接容器体就能够抓住主容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容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容器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扣合机构的横向剖视图;图5是图I中灌装管、支持杆和侧壁撑开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中可延长吸管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混合物料的软包装容器,包括容器体和灌装管,灌装管安装在容器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开有开口,并且所述容器体设有可关闭开口的扣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仕泽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虹桥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