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514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其特征在于,第一中空贴布的下部设有第七明迹线,第七明迹线的端部设有第一暗拉链定位点,第一暗拉链定位点的下部设有第四拉链头,第四拉链头的一侧设有第四明迹线,第四明迹线的端部设有第二暗拉链定位点,第二暗拉链定位点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收紧结构、第二收紧结构、第三收紧结构、第四收紧结构,第一中空贴布的背面设有第一拉绳,睡袋布的底部设有第六明迹线,第六明迹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暗拉链定位点和第四暗拉链定位点,第四暗拉链定位点与第三拉链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衣裙的功能,灵活性、舒适性、美观性及实用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属于床上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睡袋大多只具备普遍的实用功能,而且结构单一。现有的睡袋大多数是将拉链安装在底部或正面,位置单一。其缺点是1、睡袋功能单一,仅强调对人体的实用功能,无其他相关功能;2、睡袋使用一段时间,破损后,通常会被扔掉,导致浪费;3、睡袋采用功能性较强的材料,废弃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睡袋结构单一、容易产生浪费等问题,提供一种连衣裙的功能且灵活性、舒适性、美观性及实用性强的可做连衣裙的睡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睡袋布,睡袋布正面中间位置的顶部设有两个拼片,两个拼片之间设有后领拼片,后领拼片的下部设有后领贴条,拼片的外侧设有第一明迹线,两个拼片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拉链头,第一拉链头下部设有暗拉链,暗拉链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明迹线和第三明迹线,第一明迹线和后领拼片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中空贴布,第一中空贴布的下部设有第七明迹线,第七明迹线的端部设有第一暗拉链定位点,第一暗拉链定位点的下部设有第四拉链头,第四拉链头的一侧设有第四明迹线,第四明迹线的端部设有第二暗拉链定位点,第二暗拉链定位点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收紧结构、第二收紧结构、第三收紧结构、第四收紧结构,第一中空贴布的背面设有第一拉绳,睡袋布的底部设有第六明迹线,第六明迹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暗拉链定位点和第四暗拉链定位点,第四暗拉链定位点与第三拉链头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收紧结构包括第十明迹线,第十明迹线通过第三中空贴布与第十一明迹线连接,第三中空贴布的背面设有第二拉绳。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收紧结构、第三收紧结构和第四收紧结构均包括第八明迹线,第八明迹线通过第二中空贴布与第九明迹线连接,第二中空贴布的背面设有第三拉绳。本技术上设有拉绳,拉绳可控制睡袋的围度,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拉绳系结并将拉链完全拉开,可实现连衣裙的功能;拉链纵向拉合,有利于睡袋、裙子结构功能的交替性有效发挥。附图说明图I为拉绳解开的睡袋正面状态图;图2为拉绳解开的睡袋反面状态图;图3为睡袋拉绳系结变为裙子的正面状态图;图4为睡袋拉绳系结变为裙子的反面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I为拼片,2为第一明迹线,3为第一拉链头,4为暗拉链,5为第二明迹线,6为第三明迹线,7为后领拼片,8为后领贴条,9为第一暗拉链定位点,10为第四明迹线,11为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2为第三暗拉链定位点,13为第三拉链头,14为第六明迹线,15为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6为第一中空贴布,17为第七明迹线,18为第四拉链头,19为第八明迹线,20为第二中空贴布,21为第九明迹线,28为第十明迹线,29为第三中空贴布,30为第十一明迹线,36为第一拉绳,37为第二拉绳,38为第三拉绳,100为睡袋布,101为第一收紧结构,102为第二收紧结构,103为第三收紧结构,104为第四收紧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I 本技术为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如图I所示,为拉绳解开的睡袋正面状态图。睡袋布100正面中间位置的顶部设有两个拼片1,两个拼片I之间设有后领拼片7,后领拼片7的下部设有后领贴条8,拼片I的外侧设有第一明迹线2,两个拼片I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拉链头3,第一拉链头3下部设有暗拉链4,暗拉链4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明迹线5和第三明迹线6,第一明迹线2和后领拼片7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中空贴布16,第一中空贴布16的下部设有第七明迹线17,第七明迹线17的端部设有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的下部设有第四拉链头18,第四拉链头18的一侧设有第四明迹线10,第四明迹线10的端部设有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1,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1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收紧结构101、第二收紧结构102、第三收紧结构103、第四收紧结构104。如图2所示,为拉绳解开的睡袋反面状态图。第一中空贴布16的背面设有第一拉绳36,睡袋布100的底部设有第六明迹线14,第六明迹线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暗拉链定位点12和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与第三拉链头连接。第一收紧结构101包括第十明迹线28,第十明迹线28通过第三中空贴布29与第i^一明迹线30连接,第三中空贴布29的背面设有第二拉绳37。第二收紧结构102、第三收紧结构103和第四收紧结构104均包括第八明迹线19,第八明迹线19通过第二中空贴布20与第九明迹线21连接,第二中空贴布20的背面设有第三拉绳38。本技术涉及一种运用连衣裙结构与睡袋结合,且材料具有较好的使用舒适性、防潮性、防湿性、防水性、美观性、轻薄性,并可以通过绳子的系结,使得其结构变化,将睡袋转变成具有实用功能的连衣裙,实现做连衣裙的效果,具备可调节功能。本技术含有无弹性的拉绳,隐形拉链。如图3、图4所示,为睡袋拉绳系结变为裙子的正反面状态图。通过将第一拉绳36,第二拉绳37,第三拉绳38收紧,袋体部分为裙身,袋子底摆位置的第三拉链头13可由第三暗拉链定位点12拉至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实现拉开效果;侧面拉链同样可以拉开,由定位点9拉至定位点11,实现袖笼的围度效果。拉绳横向拉紧后,可以调整裙子的围度,即肥瘦,适应性强。将第一拉绳36,第二拉绳37,第三拉绳38分开,处于自然分开状态,睡袋保持矩形。将第三拉链头13从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拉至第三暗拉链定位点12,将第四拉链头18从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1拉至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使睡袋保持三面拉合。拉链拉开之后,可打破封闭状态,实现袖笼、底摆的功能。通过拉绳的拉伸和拉链的拉合,改变睡袋的功能,实现睡袋、装饰功能的裙子的结合。睡袋正面的暗拉链4拉开,人可以睡到睡袋中,再拉合。对于本技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具备舒适性、防潮性、防湿性、防水性、美观性、轻薄性并可以通过结构变化实现做连衣裙效果的功能性材料,即睡袋布100。第一中空贴布16、第二中空贴布20、第三中空贴布29与衣片缝合;第二步,装领贴,将拼片I与睡袋布100拼缝,并装暗拉链4 ;第三步,在睡袋的底部装底摆、第三拉链头,两个侧面最上方装第四拉链头18、袖笼,并拉开;第四步,将第一拉绳36,第二拉绳37,第三 拉绳38分别穿至第一中空贴布16、第三中空贴布29、第二中空贴布20中,并分别将第一拉绳36,第二拉绳37,第三拉绳38两头系结,形成完整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睡袋布(100),睡袋布(100)正面中间位置的顶部设有两个拼片(I),两个拼片(I)之间设有后领拼片(7),后领拼片(7)的下部设有后领贴条(8),拼片(I)的外侧设有第一明迹线(2),两个拼片(I)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拉链头(3),第一拉链头(3)下部设有暗拉链(4),暗拉链(4)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明迹线(5)和第三明迹线(6),第一明迹线(2)和后领拼片(7)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中空贴布(16),第一中空贴布(16)的下部设有第七明迹线(17),第七明迹线(17)的端部设有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的下部设有第四拉链头(18),第四拉链头(18)的一侧设有第四明迹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做连衣裙的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睡袋布(100),睡袋布(100)正面中间位置的顶部设有两个拼片(1),两个拼片(1)之间设有后领拼片(7),后领拼片(7)的下部设有后领贴条(8),拼片(1)的外侧设有第一明迹线(2),两个拼片(1)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拉链头(3),第一拉链头(3)下部设有暗拉链(4),暗拉链(4)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二明迹线(5)和第三明迹线(6),第一明迹线(2)和后领拼片(7)的交叉位置设有第一中空贴布(16),第一中空贴布(16)的下部设有第七明迹线(17),第七明迹线(17)的端部设有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第一暗拉链定位点(9)的下部设有第四拉链头(18),第四拉链头(18)的一侧设有第四明迹线(10),第四明迹线(10)的端部设有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1),第二暗拉链定位点(11)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收紧结构(101)、第二收紧结构(102)、第三收紧结构(103)、第四收紧结构(104),第一中空贴布(16)的背面设有第一拉绳(36),睡袋布(100)的底部设有第六明迹线(14),第六明迹线(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暗拉链定位点(12)和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第四暗拉链定位点(15)与第三拉链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茂李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