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分析单元和生成单元。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当用户正针对资源工作时获取用户的状态。分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分析该资源来获取包括在该资源内的文本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利用该用户的状态和该文本信息来生成至少一个工作标签,并且生成包括所述文本信息的一部分的工作历史,其中所述工作标签被分配给了该工作历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诸如个人计算机(PC)之类的信息终端,用于生成用户已经利用诸如电子文 档之类的文件的工作的历史(以下称为“工作历史”)的信息处理设备是众所周知的。在常规技术的信息处理设备中,通过将用户所利用的文件与用户已经利用该文件时的时间进行对应,生成相应的工作历史。作为结果,不能生成反映出用户已经利用该文件时的状态(例如文本的输入/读取,或用户的移动状态)的工作历史。简而言之,不能生成用户容易理解的与资源相关的工作历史。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用户容易理解的与资源相关的工作历史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相应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分析单元和生成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当用户正针对资源工作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状态。所述分析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分析所述资源来获取包括在该资源内的文本信息。所述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文本信息来生成至少一个工作标签,并且生成包括所述文本信息中的一部分的工作历史,所述工作标签被分配到该工作历史。根据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生成用户容易理解的与资源相关的工作历史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相应的方法。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I的方框图。图2是信息处理装置I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在用户状态、文本信息和工作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存储在第三存储单元17中的工作历史的一个示例。图5是由检索单元18检索的显示应用的一个示例。图6A和图6B是由显示单元19显示的工作历史的示例。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2的方框图。图8是在信息处理装置2中分配规则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由规则生成单元21生成的作为决策树的分配规则的一个示例。图10是分配规则的另一个示例。图11是在信息处理装置2中工作标签的分配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用于解释在信息处理装置2中工作标签的分配处理的示意图。图13是由显示单元19显示的工作历史的一个示例。图14A和图14B是工作历史的示例。图15是用于登记工作标签的显示的一个示例。图16是工作历史的另一个示例。··图17是工时控制的显示格式的一个示例。图18是工时控制的显示格式的另一个示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各个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I被用于能够利用电子文档资源(文件和应用)的信息终端(例如,PC、智能电话或上网本)。信息处理装置I生成用户所工作的资源的历史(工作历史)。在该情况下,基于用户已经针对该资源工作时用户的状态(以下称为“用户状态”)和包括文本信息的资源的内容,信息处理装置I将“工作标签”分配给工作历史,该“工作标签”作为用于检索该资源的工作历史的标记。作为结果,可以生成用户容易理解的工作历史。用户状态包括例如“移动状态”、“接近状态”、“发声(utterance)状态”和“操作状态”等等。移动状态是与用户的移动相关的状态,例如“静止”、“行走”、“电动火车”、“汽车”等等。接近状态是与邻近该用户存在的其他用户的信息(例如,人的数量或人的ID)相关的状态。发声状态是从麦克风输入的声学数据之中与声音相关的状态,例如人的发声数据的存在/不存在、音量和音高(语音的响度)。操作状态是与用户对信息处理装置I的操作相关的状态,例如“输入字符”、“编辑文件”、“存储文件”、“阅读文件”和“阅读万维网”等坐寸ο图I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I的方框图。该信息处理装置I包括获取单元11、第一存储单元12、分析单元13、第二存储单元14、生成单元15、改变单元16、第三存储单元17、检索单元18和显示单元19。获取单元11对应地获取用户状态及该用户状态的出现日期和时间。获取单元11可以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或GPS传感器来获取移动状态。获取单元11可以通过使用接近传感器获取与用户相邻的终端的数量来作为接近状态。获取单元11可以通过使用麦克风来获取发声状态。获取单元11将该用户状态写入第一存储单元12内。分析单元13分析用户所使用的资源,并且获取包括在该资源中的文本信息。该文本信息例如是用户所工作的应用的名称、包括在相关的语句中的字符串或者用户在工作时所阅读的网页的语句中包括的字符串。在该情况下,分析单元13获取具有相应的日期和时间信息的文本信息。该日期和时间信息是与发生用户针对资源的工作时的日期、时间或期间相关的信息,例如开始时间“ 10:00”和完成时间“ 12:00”。分析单元13将该文本信息写入第二存储单元14内。生成单元15从第一存储单元12中提取用户状态。此外,生成单元15从第二存储单元14中提取日期和时间信息与用户状态的出现日期和时间相同的文本信息。通过使用该用户状态和该文本信息,生成单元15生成工作标签以及该工作标签被分配到的工作历史。该工作标签是被分类到每一个类别(例如“会议”、“移动”、“宴会”)中的用户行为,该类别被用作检索标记。生成单元15通过使用形态学分析或内置规则来从文本信息中提取该工作标签。生成单元15将该工作历史写入第三存储单元17内。当生成单元15向当前生成的工作历史(来自已经存储在第三存储单元17中的工作历史)分配新的工作标签时,改变单元16检测具有至少一个与该新的工作标签共有的工作标签的工作历史(以下称为“类似工作历史”)。如果类似工作历史存储在第三存储单元17中,则改变单元16将该新的(由生成单元15向该工作历史分配的)工作标签改变为与类似工作历史的工作标签不同的另一工 作标签,以便用户容易地识别该另一工作标签以进行检索。后面将解释相应的详细处理。如果该类似工作历史未被存储在第三存储单元17中,则改变单元16不改变该新的工作标签。检索单元18接收来自用户的检索输入,并且通过查询第三存储单元17来提取与检索条件匹配的工作历史。显示单元19显示由检索单元18提取的工作历史。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存储相关内容的存储器来实现获取单元11、分析单元13、生成单元15、改变单元16和检索单元18。可以通过存储器或辅助存储设备来实现第一存储单元12、第二存储单元14和第三存储单元17。如上所述,已经解释了信息处理装置I的部件。图2是在信息处理装置I中的工作历史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获取单元11对应地获取用户状态以及出现的日期和时间信息(SlOl)。获取单元11将该用户状态写入第一存储单元12内。分析单元13分析用户所使用的资源,并且对应地获取文本信息(包括在该资源中)以及日期和时间信息(S102)。分析单元13将该文本信息写入第二存储单元14内。通过使用从第一存储单元12中提取的用户状态和从第二存储单元14中提取的文本信息(具有与用户状态的出现相匹配的日期和时间信息),生成单元15生成工作标签以及该工作标签被分配到的工作历史(S103)。例如,如果由分析单元13获取的文本信息包括5W1H(谁、何时、何处、哪个、什么、如何)的信息,例如包括“内容(A计划的调查)”和“日期和时间(20100721)”的文本信息“A计划的调查_20100721.ppt”,则生成单元15通过使用形态学分析或内置规则来划分该文本信息,并且提取诸如“A计划”和“调查”之类的文本信息来作为工作标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当用户正针对资源工作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状态;分析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分析所述资源来获取包括在所述资源中的文本信息;以及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文本信息来生成至少一个工作标签,并且生成包括所述文本信息的一部分的工作历史,其中所述工作标签被分配给了所述工作历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昌之,渡边奈夕子,长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