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属于垃圾处理领域,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是由以下步骤完成:(1)、垃圾粗破碎,将垃圾破碎的粒径控制在不超过30厘米,(2)、垃圾第二次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20厘米,(3)、垃圾第三次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10厘米,(4)、垃圾微波烘干,经微波烘干后使垃圾的含水率控制在50%以下,微波干燥的最高温度70℃,(5)、垃圾第四次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5厘米,(6)、垃圾除铁处理,(7)、红外线烘干处理,经过红外线烘干后的垃圾含水率为15%以下,(8)、垃圾第五次破碎,烘干后的垃圾再一次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细小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最终控制在不超过1厘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够有效处理垃圾,占地面积小,处理周期短,无烟囱排放,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属于垃圾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处理最常见的方法是填埋与焚烧发电。但是,垃圾填埋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且有垃圾渗滤液和甲烷等含碳气体产生,造成二次污染,还浪费了垃圾的资源价值;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极高,经一段时间之后都会产生异味,造成空气环境污染;在垃圾焚烧获取热能过程中极容易产生二噁英之类毒性极强的有害物质;而且含水率高也不利于焚烧。造成垃圾发电成本高,且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避免对垃圾的低效处理和利用,提供一种可以高效对垃圾无 害化处理,直接减低垃圾体积和重量,并且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是由以下步骤完成 (1)、垃圾粗破碎;首先进行初步分拣,将石块、砖块、混凝土块、泥沙、大块金属玻璃等分拣出来,然后将剩下垃圾经输送机送入垃圾粗破碎机,将垃圾破碎的粒径控制在不超过30厘米, (2)、垃圾第二次破碎;经过粗破碎后的垃圾,分流落入下方的中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20厘米, (3)、垃圾第三次破碎;第二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机送入中小破碎机,再一次进行中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10厘米, (4)、垃圾微波烘干;第三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送入微波烘干机进行初步脱水,经微波烘干后使垃圾的含水率控制在50%以下,微波干燥的最高温度70°C, (5)、垃圾第四次破碎;微波烘干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小破碎机进行第四次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5厘米, (6)、垃圾除铁处理;第四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通过除铁机,进行除铁处理, (7)、红外线烘干处理;除铁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红外线烘干机进行第二次脱水烘干处理,经过红外线烘干后的垃圾含水率为15%以下, (8)、垃圾第五次破碎;烘干后的垃圾再一次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细小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最终控制在不超过I厘米。本专利技术的垃圾微波烘干对垃圾固体内外起到杀菌消毒、除臭的作用。第四次破碎它可以熄灭微波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火苗和内焰,同时这个过程还可以令物料的含水率更加均匀。红外线烘干处理可以二次杀菌消毒,令处理后的物料气味更小。第五次破碎进一步熄灭红外线烘干过程中产生火苗,同时这个过程还可以令物料的含水率更加均匀。生活垃圾经五次破碎二次烘干及除铁后,使垃圾从不均衡到均衡,充分混合,从大逐渐变小,从含水率高到低的过程,也减少垃圾的体积,烘干后的垃圾基本消除了垃圾带来的异味,避免了垃圾填埋及焚烧所带来的污染问题,通过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过程,既达到垃圾处理的减量性、环保性,又可为下一步垃圾裂解处理产生可燃气体提供物质基础,即符合能源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烘干机的设置,是用三台微波烘干机组成,而每台微波烘干机通过输送带连接。使垃圾输送过程中不断翻滚,水分分布充分均匀。本专利技术的红外线烘干由三台红外线烘干机组成,整个烘干系统设计成一个弧形,每台红外线烘干机之间留有一段外露空间,使之冷却,更容易蒸发水分,从而达到物料温度不能太闻,广生着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够有效处理垃圾,占地面积小,处理周期短,无烟囱排放,能耗低。附图说明 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粗破碎机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中破碎机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中小破碎机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烘干机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小破碎机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除铁机示意图。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红外线烘干机示意图。附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细小破碎机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垃圾粗破碎I,垃圾第二次破碎2,垃圾第三次破碎3,垃圾微波烘干4,垃圾第四次破碎5,垃圾除铁处理6,红外线烘干处理7,垃圾第五次破碎8。如附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是由以下步骤完成 (I)、垃圾粗破碎,首先进行初步分拣,将石块、砖块、混凝土块、泥沙、大块金属玻璃等分拣出来,然后将剩下垃圾经输送机送入垃圾粗破碎机I。(2)、垃圾第二次破碎,经过粗破碎后的垃圾,分流落入下方的中破碎机2进行二次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20厘米以下。(3)、垃圾第三次破碎,二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机送入中小破碎机3,再一次进行中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10厘米以下。采用第一次粗破碎,再进行第二次破碎,再进行第三次破碎,是因为原生活垃圾的大小、软硬、干湿度都不一样,要一次性破碎达到很小(如3厘米以下)是非常困难,可能造成一是产量低,按现有机械性能是难以做到。二是原生活垃圾含水量高,在破碎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份,造成垃圾形成糊状,特别是垃圾中包含有如布片、绳索等韧性很强的东西,所以粗破碎只能控制在最大直径30厘米以下,而第二、三的中、中小破碎同样是由于上述的原因造成产量低,只能经由大到小的三次破碎过程。(4)、垃圾微波烘干,第三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送入微波烘干机4进行初步脱水。经微波烘干后使垃圾的含水率控制在50%以下,微波干燥的最高温度70°C。采用微波烘干,是微波的作用主要是使垃圾内部的分子在每秒产生一亿次以上的震动,对垃圾内部的结合水和自由水脱掉,同时微波能对动物尸体的细菌进行杀灭,从而达到除臭出水的作用,微波机共设置多台,而且每台微波机分别带有三组输送带进行交换,从而使垃圾自动滚动作用,垃圾的干湿度更加处于均匀状态。(5)、垃圾第四次破碎,微波烘干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小破碎机5进行四次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控制在5厘米以下,此时垃圾的粒状更有利于除去重金属。第四次破碎它可以熄灭微波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火苗和内焰,同时这个过程还可以令物料的含水率更加均匀。(6)、垃圾除铁处理,四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通过除铁机6,进行除铁处理。除去有关的重金属,目的是除掉不可裂解的物料,使下一步进行红外线烘干避免着火,同时 重金属可再分类回收利用。(7)、红外线烘干处理,除铁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红外线烘干机7进行第二次脱水烘干处理,红外线烘干比其它方法烘干更有优势,一是效率高,二是不容易着火,三是速度快。红外线烘干处理可以二次杀菌消毒,令处理后的物料气味更小。红外线烘干机7的设计是由三个红外线发生器,总体形象为半圆形组成,另在出料处加设一个口径为O. 5厘米的筛,在垃圾通过时使如玻璃、沙石微料以及其它剩余的小金属流入下方。所以,经过红外线烘干后的垃圾既减量又得到含水率为15%以下。(8)、垃圾第五次破碎,烘干后的垃圾再一次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细小破碎机8进行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最终控制在I厘米以下,总量压减为原来的40%。第五次破碎进一步熄灭红外线烘干过程中产生火苗,同时这个过程还可以令物料的含水率更加均匀。如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附图7、附图8、附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中所采用的设备粗破碎机的型号CDL5THC1,中破碎机的型号⑶L5THZ1,中小破碎机的型号⑶L5THZX1,微波烘干机的型号⑶L120WT,小破碎机的型号⑶L5THX16、除铁机的型号⑶L30WC1,红外线烘干机的型号⑶L100MH,细小破碎机的型号CDL5THXX。以上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垃圾破碎烘干处理工艺是由以下步骤完成:(1)、垃圾粗破碎;首先进行初步分拣,将石块、砖块、混凝土块、泥沙、大块金属玻璃等分拣出来,然后将剩下垃圾经输送机送入垃圾粗破碎机,将垃圾破碎的粒径控制在不超过30厘米;(2)、垃圾第二次破碎;经过粗破碎后的垃圾,分流落入下方的中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20厘米;(3)、垃圾第三次破碎;第二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机送入中小破碎机,再一次进行中破碎,将垃圾破碎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10厘米;(4)、垃圾微波烘干;第三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送入微波烘干机进行初步脱水,经微波烘干后使垃圾的含水率控制在50%以下,微波干燥的最高温度70℃;(5)、垃圾第四次破碎;微波烘干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小破碎机进行第四次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控制在不超过5厘米;?(6)、垃圾除铁处理;第四次破碎后的垃圾经输送系统通过除铁机,进行除铁处理;(7)、红外线烘干处理;除铁后的垃圾,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红外线烘干机进行第二次脱水烘干处理,经过红外线烘干后的垃圾含水率为15%以下;(8)、垃圾第五次破碎;烘干后的垃圾再一次通过输送系统送入细小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垃圾的颗粒直径最终控制在不超过1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禧,周锐海,刘伟明,曾宪辉,陈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醇美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