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连杆和活塞,所述曲轴的连杆轴颈设为由两个端段和一个中段构成,所述中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端段的截面积,所述连杆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构成,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与所述端段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曲柄连杆机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曲柄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发动机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燃烧室内的爆炸压力往往设计的较大,这就对传统曲轴的连杆轴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高爆压的要求,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某些特殊要求,需要增大活塞直径,这就必然导致对连杆、活塞的连接部位,特别是对连杆和曲轴的连接部位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承担更大的作用力,而连杆轴颈在承载较重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断裂,如果通过增大连杆轴颈的直径的方式来提高连杆轴颈的承载能力,则因为接触面积的增大,导致运行过程中的摩擦过大,无法工作。为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曲柄连杆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轴颈的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当承载较重的情况下,连杆轴颈的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间位置,申请人研究还发现,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连杆轴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很大的弯矩,而该弯矩主要依靠所述连杆轴颈的中间部位来承担,在承载加重的情况下,中间部位承担的弯矩加大,从而更容易发生弯曲甚至断裂,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连杆和活塞,所述曲轴的连杆轴颈设为由两个端段和一个中段构成,所述中段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端段的截面积,所述连杆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构成,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与所述端段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上设有三个活塞销支撑区,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所述连杆的端部设为由两个活塞销配合区构成,所述活塞销配合区与所述活塞销支撑区之间的活塞销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经连杆盖与所述端段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经滑槽与所述端段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构成,两个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与所述曲轴两个处于同一相位的连杆轴颈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轴颈之间设有主轴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的横截面设为非圆形。所述活塞的横截面设为由两个半圆形和一个矩形构成。所述活塞的横截面设为椭圆形。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发动机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轴颈由两个所述端段和一个所述中段构成的技术方案,因为增大了中间位置的直径,使所述连杆轴颈的中间位置能够承担更大的弯矩,从而增加了曲柄连杆机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同时接触面积变化不大,对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基本没有影响。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通过两个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分别和两个所述连杆轴颈转动连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承担的作用力分由两个所述连杆轴颈承担,降低了对每个所述连杆轴颈的承载要求,同时,在两个所述连杆轴颈之间设所述主轴颈,使得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能够承担更大的弯矩,从而增加了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同时接触面积变化不大,对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基本没有影响。附图说明图I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 图2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 图3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 图4所示的是图3中的活塞部分沿A-A向的剖面 图5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 图6所示的是图5中的活塞部分沿B-B向剖面 图中 I曲轴、2连杆、3活塞、4连杆轴颈、9活塞销、11连杆盖、12滑槽、13主轴颈、20连杆轴颈配合区、21活塞销配合区、22活塞销支撑区、401端段、402中段。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的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I、连杆2和活塞3,所述曲轴I的连杆轴颈4设为由两个端段401和一个中段402构成,两个所述端段401分别固连于所述中段402两端,并连为一体;所述中段40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端段401的截面积,所述连杆2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20构成,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所述活塞3上设有三个活塞销支撑区22,与所述活塞3连接的所述连杆2的端部设为由两个活塞销配合区21构成,所述活塞销配合区21与所述活塞销支撑区22之间的活塞销9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2和所述活塞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增大所述连杆2与所述活塞3连接处的承载能力,当然,不考虑所述连杆2与所述活塞3连接处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杆2和所述活塞3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转动连接,比如传统的连接方式。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其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经连杆盖11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的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其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经滑槽12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所述活塞3的横截面设为由两个半圆形和一个矩形构成,两个所述半圆形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的两端,如图4所示的横截面形状。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3的横截面可以设为椭圆形,还可以设为其他非圆形。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所示的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I、连杆2和活塞3,所述连杆2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20构成,两个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与所述曲轴I两个处于同一相位的连杆轴颈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轴颈4之间设有主轴颈13,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图6所示的为图5中所示所述活塞3的B-B向剖面图,所述活塞3的横截面设为椭圆形。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3的横截面可以设为由两个半圆形和一个矩形构成,两个所述半圆形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的两端,或者,所述活塞3的横截面可以设为其他非圆形。 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I)、连杆(2)和活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O的连杆轴颈(4)设为由两个端段(401)和一个中段(402)构成,所述中段(40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端段(401)的截面积,所述连杆(2)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20)构成,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上设有三个活塞销支撑区(22),与所述活塞(3)连接的所述连杆(2)的端部设为由两个活塞销配合区(21)构成,所述活塞销配合区(21)与所述活塞销支撑区(22)之间的活塞销(9)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经连杆盖(11)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经滑槽(12 )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5.一种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I)、连杆(2)和活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 )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20 )构成,两个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 )与所述曲轴(I)两个处于同一相位的连杆轴颈(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轴颈(4)之间设有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1)、连杆(2)和活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的连杆轴颈(4)设为由两个端段(401)和一个中段(402)构成,所述中段(40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端段(401)的截面积,所述连杆(2)的一端设为由两个连杆轴颈配合区(20)构成,所述连杆轴颈配合区(20)与所述端段(40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3)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