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液与微细磨料复合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4952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8:31
一种电解液与微细磨料复合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涉及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电化学去毛刺的装置存在的需要成型电极,考虑加工间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电解液与微细磨料复合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包括高压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电解液箱、管路、泵、节流阀、流量计、过滤网、PH值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微细磨粒添加装置、工作槽、夹具、喷头进口段、喷头主体段、喷头出口段、电极和电极导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10~15s的时间内即可溶解毛刺,适用于油路输送的管套类零件毛刺的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用于油路输送的管套类零件来说,其圆周方向上存在着若干大小不等的直孔或斜孔,且尺寸都较微小,直径大都在Imm以下。在钻削后会在小孔出口处产生毛刺,毛刺位于管套内腔和小孔的内交叉部,传统的去毛刺方式难以适用。利用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的非传统加工模式开始成为去微小孔去毛刺的主流,热能法、挤压珩磨法(磨料流法)、水射流法、激光法、电火花方法以及电化学方法是几种主要的去毛刺方法,各自存在一些优缺点和适用场合。热能法是利用密封的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使得毛刺自溶并进一步氧化脱落的方法,适用于盲孔和深小孔,不适合低熔点合金,并且零件尺寸受限,设备比较昂贵。挤压珩磨法采用一种含磨粒的半流动状态的粘性磨料,使胶状物来回通过被加工零件型腔从而将型腔内及孔口边缘毛刺去除。该方法最小去毛刺孔径为O. 35mm,表面粗糙度较高,不适于很长的零件及在盲孔中去除毛刺。高压水射流去毛刺方式水压很高,冲击力很大,对整体装置的刚度要求、精确定位要求非常高,且对一端封闭的管套类零件也并不适用。激光去毛刺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控性能好,但是对处于隐蔽位置的毛刺无能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液与微细磨料复合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液与微细磨料复合去除内交叉微小孔毛刺的装置,包括高压脉冲电源(1)、控制系统(2)、电解液箱(3)、管路(4)、泵(5)、节流阀(6)、流量计(7)、过滤网(8)、PH值检测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微细磨粒添加装置(11)、工作槽(12)、夹具(14)、喷头进口段(15)、喷头主体段(16)、喷头出口段(17)、电极(18)和电极导出端(19),所述电解液箱(3)、管路(4)、泵(5)、节流阀(6)、流量计(7)、过滤网(8)、PH值检测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构成电解液循环系统,所述喷头进口段(15)、喷头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玲李健李志鹏朱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