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旋转锉刀,包括一旋转锉刀头及一空心软轴,所述旋转锉刀头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直径与所述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所述空心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一冷却介质源接通;所述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有复数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空心软轴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心软轴将冷却介质传导至旋转锉刀头,有效地解决冷却问题,使得旋转锉刀能较长时间连续工作,既提高了旋转锉刀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锉削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与软轴连接的。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锉刀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例如雕刻笔、小型手持式旋转锉等,由于其特殊用途,多用软轴驱动或者气动驱动。一般的旋转锉刀多是硬质合金,带刚性轴柄,如中国专利CN2125472U,软轴机或气动机有专用的夹头夹持旋转锉刀轴柄以完成连接,这类工具一般用于对工具工作时间比较长,散热效果不太好的领域,例如深孔锉削。金属铣刀在长时间铣削过程,刀刃会发生硬化而降低切屑效率,直至无法使用。已有结构装置在冷却方面基本是靠风冷或者自然冷却,不仅冷却效果差,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需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即停止运行,不能连续运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与空心软轴连接的旋转锉刀装置,利用空心软轴将冷却介质传导至旋转锉刀,解决冷却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旋转挫刀,包括一旋转挫刀头及一空心软轴,所述旋转挫刀头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直径与所述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所述空心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一冷却介质源接通;所述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有复数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空心软轴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优选的,上述的旋转挫刀,其中所述旋转挫刀头为圆柱形,锥形或者椭圆形的任一种。优选的,上述的旋转锉刀,其中所述空心软轴包括至少2层的钢丝缠绕层,每层钢丝缠绕层由4根 12根钢丝并排缠绕而成。优选的,上述的旋转锉刀,其中所述钢丝为扁钢丝或者圆钢丝的任一种。优选的,上述的旋转锉刀,其中所述空心软轴与所述旋转锉刀头紧配合后,进一步焊接或粘接固定。优选的,上述的旋转锉刀,其中所述焊接包括气焊焊接,所述粘接包括用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固定。优选的,上述的旋转锉刀,其中所述空心软轴通过软轴总成安装到软轴机上。一种旋转锉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旋转锉刀头的底部钻切,得到一个直径与待装配的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的容置腔; 步骤二 在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小孔; 步骤三清洁上述容置腔内的杂物,并将空心软轴去油;步骤四装配空心软轴,将空心软轴的一端沿收紧方向旋压进旋转锉刀头的容置腔内; 步骤五所述旋转锉刀头与空心软轴之间继续用气焊焊接或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进行; 步骤六将连接有旋转锉刀头的空心软轴装配到软轴总成中,安装至软轴机上。本专利技术的突出效果为使用空心软轴做连接轴直接与旋转锉刀头连接,利用空心软轴将冷却介质传导至旋转锉刀头,有效地解决冷却问题,使得旋转锉刀能较长时间连续工作,既提高了旋转锉刀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旋转锉刀头的俯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旋转锉刀头的剖示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旋转锉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本实施例一种旋转挫刀,如图广图3所示,包括旋转挫刀头I及空心软轴2。旋转挫刀头I为圆柱形、锥形、椭圆形等能钻容置腔3的结构,优选锥形。旋转锉刀头I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容置腔3,容置腔3的直径与空心软轴2的外径相一致,空心软轴2的一端与容置腔3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冷却介质源接通;旋转锉刀头I的端部开设有四个小孔4,小孔4与空心软轴2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空心软轴2包括至少2层的钢丝缠绕层,每层钢丝缠绕层由4根 12根钢丝并排缠绕而成。钢丝为扁钢丝或者圆钢丝的任一种,优选扁钢丝。空心软轴2与旋转锉刀头I紧配合后,进一步用气焊焊接固定或者用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固定。空心软轴2通过软轴总成安装到软轴机上,由软轴机提供动力。上述旋转锉刀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旋转锉刀头I的底部钻切,得到一个直径与待装配的空心软轴2的外径相一致的容置腔3 ; 步骤二 在旋转锉刀头I的端部开设小孔4 ; 步骤三清洁上述容置腔3内的杂物,并将空心软轴2去油; 步骤四装配空心软轴2,将空心软轴2的一端沿收紧方向旋压进旋转锉刀头I的容置腔3内; 步骤五旋转锉刀头I与空心软轴2之间继续用气焊焊接或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进行; 步骤六将连接有旋转锉刀头I的空心软轴2装配到软轴总成中,安装至软轴机上。本专利技术使用空心软轴2做连接轴直接与旋转锉刀头I连接,利用空心软轴2将冷却介质传导至旋转锉刀头1,有效地解决冷却问题,使得旋转锉刀能较长时间连续工作,既提高了旋转锉刀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挫刀,包括一旋转挫刀头及一空心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挫刀头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直径与所述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所述空心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一冷却介质源接通;所述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有复数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空心软轴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锉刀头为圆柱形,锥形或者椭圆形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轴包括至少2层的钢丝缠绕层,每层钢丝缠绕层由4根 12根钢丝并排缠绕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为扁钢丝或者圆钢丝的任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轴与所述旋转锉刀头紧配合后,进一步焊接或粘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包括气焊焊接,所述粘接包括用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轴通过软轴总成安装到软轴机上。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锉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旋转锉刀头的底部钻切,得到一个直径与待装配的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的容置腔; 步骤二 在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小孔; 步骤三清洁上述容置腔内的杂物,并将空心软轴去油; 步骤四装配空心软轴,将空心软轴的一端沿收紧方向旋压进旋转锉刀头的容置腔内; 步骤五所述旋转锉刀头与空心软轴之间继续用气焊焊接或无机胶粘剂YL04-3粘接进行; 步骤六将连接有旋转锉刀头的空心软轴装配到软轴总成中,安装至软轴机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旋转锉刀,包括一旋转锉刀头及一空心软轴,所述旋转锉刀头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直径与所述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所述空心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一冷却介质源接通;所述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有复数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空心软轴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本专利技术利用空心软轴将冷却介质传导至旋转锉刀头,有效地解决冷却问题,使得旋转锉刀能较长时间连续工作,既提高了旋转锉刀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3D71/00GK102909431SQ20111021794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何源, 王早霞, 井洪静, 宋平 申请人: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锉刀,包括一旋转锉刀头及一空心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锉刀头的底部沿中轴方向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直径与所述空心软轴的外径相一致,所述空心软轴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紧配合连接,另一端与一冷却介质源接通;所述旋转锉刀头的端部开设有复数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空心软轴的空心结构连接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源,王早霞,井洪静,宋平,
申请(专利权)人: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