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的容器灭菌介质的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容器灌装流水线上,容器在灌装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灭菌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灭菌介质以小颗粒状态喷洒在瓶口周围和容器内壁上,这样操作不仅可以节省灭菌介质用量,达到以最少的量获得最好的灭菌效果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减少容器内壁的灭菌介质的残留量。现有技术中灭菌介质通常以雾化手段达到小颗粒状态。由于雾化所得的悬浮在空中的为小液滴,因此雾化后的灭菌介质覆盖于容器内表面后会形成一个个小液珠1,液珠I在自身张力作用下撑开在容器2内表面上。容器2内表面为非光滑面,有各种微小的凹坑结构。液珠I在容器2内表面上时会撑开在容器2内表面的微小凹坑处,这样容器2内表面的凹坑部位与液珠I脱离,如图I所示。·综上所述,通过雾化方法处理灭菌介质后得到的雾化状态的灭菌介质体积过大,灭菌介质雾化对容器内表面进行杀菌操作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尤其是位于容器内表面微小的凹坑处的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它不仅能气化液态灭菌介质,而且能在气化过程中增强灭菌介质的灭菌性能。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设有气化室(6)、雾化部、加热部件、出气口(11),所述雾化部位于气化室(6)的一端,所述出气口(11)位于气化室(6)的另一端,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气化室(6)上,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气化室(6)内部并且位于雾化部的喷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还位于雾化部与出气口(11)之间的气道上,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气化室(6)的底部位置,所述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上还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与气化室(6)连通,所述进气口(10)位于气化室(6)连接雾化部的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设有气化室¢)、雾化部、加热部件、出气口(11),所述雾化部位于气化室¢)的一端,所述出气口(11)位于气化室¢)的另一端,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气化室(6)上,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气化室¢)内部并且位于雾化部的喷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还位于雾化部与出气口(11)之间的气道上,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气化室(6)的底部位置,所述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上还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与气化室(6)连通,所述进气口(10)位于气化室(6)连接雾化部的该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容器灭菌用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室(6)在进气口(1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永林,史正,周强华,胡明伟,唐为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