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桔梗饮片趁鲜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388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桔梗饮片趁鲜加工工艺,建立了以桔梗总皂苷、桔梗多糖和桔梗皂苷D为指标的质量综合质量评价体系。该方法具有多指标,总有效部位与单一有效成分相结合为特征,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桔梗的内在质量,使桔梗的采集合理化科学化,使桔梗的产地加工规范化,提高了桔梗饮片的质量。为亳州桔梗的规范采收、产地加工、饮片工艺等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桔梗饮片采收,加工,炮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主要来源于植物,中药材饮片的传统加工方式为先采取药材,再加工成饮片。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物质基础,然而传统炮制方法过程较为繁琐,耗工耗时,会引起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饮片质量不稳定,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现代中药饮片的产业化的发展。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即在产地将新鲜药材经一定干燥处理后,切制成饮片后再进行干燥的方法。不仅可以缩短加工环节,节约能源,而且饮片还可以保持较好的 色泽气味。但是国内外有关新鲜药材产地加工炮制工艺研究较少,大多数饮片加工停留在药农的经验性操作和小规模生产,国内外未建立其产地加工与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质量也不稳定,饮片市场较为混乱,急待发展规范的产地鲜药直接加工饮片的生产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桔梗饮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公开一种桔梗饮片的采收,加工,炮制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本文建立了以桔梗总皂苷、桔梗多糖、桔梗皂苷D为指标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多指标,总有效部位与单一有效成分相结合为特点,能全面反映桔梗的内在质量,运用该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桔梗的采收、产地加工、饮片工艺。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月采收两年生的桔梗,选取直径在2cm左右的鲜桔梗药材,洗净泥沙,去除芦头和分叉、须根、尾部,刮去外皮,置烘箱中60°C鼓风干燥7-9h(桔梗含水量达到35 40% ),取出,进行切制成2-3mm厚的圆片,在60°C烘6 7h即可。下面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10月采取了两年生的鲜桔梗药材,选取直径在2cm左右的鲜桔梗药材,洗净泥沙,去除芦头和分叉、须根、尾部,投入滚筒脱皮机内,洗净泥沙,刮去外皮,置自制烘房中,650C (烘房内温度实际为60°C )干燥7-9h,至桔梗含水量达到35 40%时,取出,在往复式切药机上切制成2-3mm厚的圆片,放入自制烘房,65°C烘制8_9h,取出,放凉,用塑料袋密封包装。随机取饮片样品3个,样品1,样品2,样品3。样品1,样品2,样品3的饮片片型均完整;颜色为淡黄色。样品I,样品2,样品3干燥的时间分别为8. 5h,8h,9h。将桔梗饮片与对照药材的桔梗饮片薄层色谱相比,按照2005版一部中桔梗鉴别项下薄层色谱法,进行测定,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H —法“水分测定法”测定,样品1,样品2,样品3的含水量分别为12. 8%,12. 0%,11.9%,均小于13%,未超过药典的规定。符合药典要求。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样品1,样品2,样品3的桔梗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4. 03%,4. 1^,4.64 ^均高于1.7%,符合药典的要求。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样品1,样品2,样品3的桔梗皂苷D分别为O. 1903%,O. 1827%,O. 1853%。均高于O. 1% 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多糖含量测定,样品1,样品2,样品3的桔梗多糖23. 83%,24. 13%,22. 8%。均不小于22. 8%,符合药典要求。实例2 :10月采取了两年生的鲜桔梗药材,选取直径在2cm左右的鲜桔梗药材,洗净泥沙,去除芦头和分叉、须根、尾部,投入滚筒脱皮机内洗净泥沙,刮去外皮,置自制烘房中,60°C干燥7-9h,至桔梗含水量达到35 40%时,取出,在往复式切药机上切制成2_3mm 厚的圆片,放入低温烘干机,60 V烘制6-7h,取出,放凉,用塑料袋密封包装。随机取饮片样品3个,样品4,样品5,样品6。饮片片型均完整;颜色为白略黄。样品4,样品5,样品6分别干燥的时间为6. 5h, 6. 2h, 7. Oh。将桔梗饮片与对照药材的桔梗饮片薄层色谱相比,按照2005版一部中桔梗鉴别项下薄层色谱法,进行测定,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H —法“水分测定法”测定,样品4,样品5,样品6的含水量分别为,11.7%,10. 8%,12. 0%,均小于13%,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样品4,样品5,样品6的桔梗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4. 69%,4. 52%,4. 71%。均高于I. 7%,符合药典的要求。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样品4,样品5,样品6的桔梗皂苷D分别为O. 1801%,O. 1914%,O. 1839%。均高于O. 1%。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多糖含量测定,样品4,样品5,样品6的桔梗多糖25. 76%,26. 15%,25. 46%。均高于22. 8%,符合药典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桔梗饮片趁鲜加工工艺,通过建立多指标,总有效部位与单一有效成分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了以下采收,加工和炮制方法:选取鲜桔梗药材,置烘箱中鼓风干燥,取出,进行切制成圆片,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指标质控的桔梗饮片趁鲜加工工艺,通过建立多指标,总有效部位与单一有效成分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选取了以下采收,加工和炮制方法选取鲜桔梗药材,置烘箱中鼓风干燥,取出,进行切制成圆片,放置于烘箱中鼓风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桔梗饮片趁鲜加工工艺,10月采收两年生的桔梗,选取直径在2cm左右的鲜桔梗药材,洗净泥沙,去除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金传山李继武简东明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千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