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特别是一种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驱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EL冷光源驱动器在功能实现上,全部为硬件电路实现,需要根据实现目的来设计驱动电路,虽然设计出来的电路应用简单,但是体积大、质量重、设计复杂、移植性差,设计出来的电路只能针对特定的要求应用,导致其设计生产成本增加,浪费资源。因此, EL冷光源驱动器的改进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驱动器,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全部为硬件电路实现,体积大、质量重、设计复杂、移植性差,设计出来的电路只能针对特定的要求应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驱动电路,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装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壳体前部装有电源指示灯、信号指示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l和电压转换器1C,输入端子上的信号输入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电阻Rl的一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HON脚,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输入端子的电源正极输入端以及电感线圈LI 一端、电容C2 —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VDD脚,电容Cl两端分别接电压转换器IC的Capl脚、Cap2脚,电压转换器IC的输出脚EL1、EL2接输出端子,电压转换器IC的VSS脚与电源指示灯LEDl、信号指示灯LED2、电阻R1、电容C2的另一端及输入端子的电源地输入端并联接地,电压转换器IC的Coil脚接电感线圈LI的另一端,信号指示灯LED2经电阻R2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电压转换器IC的HON脚,电源指示灯LEDl经电阻R3接输入端子的电源正极输入端。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驱动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3)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装有输入端子(1)和输出端子(2),壳体(3)前部装有电源指示灯LED1、信号指示灯LED2,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电压转换器IC,输入端子(1)上的信号输入端(6)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HON脚,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输入端子(1)的电源正极输入端(4)以及电感线圈L1一端、电容C2一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VDD脚,电容C1两端分别接电压转换器IC的Cap1脚、Cap2脚,电压转换器IC的输出脚EL1、EL2接输出端子(2),电压转换器IC的VSS脚与电源指示灯LED1、信号指示灯LED2、电阻R1、电容C2的另一端及输入端子(1)的电源地输入端(5)并联接地,电压转换器IC的Coil脚接电感线圈L1的另一端,信号指示灯LED2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压转换器IC的HON脚,电源指示灯LED1经电阻R3接输入端子(1)的电源正极输入端(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EL冷光源可程控驱动器,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3 )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装有输入端子(I)和输出端子(2 ),壳体(3 )前部装有电源指示灯LED1、信号指示灯LED2,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l和电压转换器1C,输入端子(I)上的信号输入端(6)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电阻Rl的一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HON脚,三极管Ql的集电极接输入端子(I)的电源正极输入端(4)以及电感线圈LI 一端、电容C2 —端和电压转换器IC的VDD脚,电容Cl两端分别接电压转换器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高庆华,刘海波,郑征,汪衍景,陈磊,李然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