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设备的机壳内,用以与一插头连接器对接。由于电连接座内滑动收容一对接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机壳外,插头连接器完全包覆对接板。这样插座连接器在机壳上的开口高度只需设置成大致等于对接板的厚度,也就是大大小于插头连接器的厚度,故可降低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高度,从而满足了笔记本等电子设备边缘超薄的需求,同时使用也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一种与插头连接器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插座连接器,尤指一些装设于笔记本等电子设备机壳内的插座连接器,供与其相匹配的插头连接器对接。如图9,为实现对接,一般该插座连接器在机壳上设有用以对接的开口,开口高度大致等于插头连接器的对接头的厚度,因此,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势必得大过对接头的厚度,才能够将插头连接器安装于其中而实现电性连接。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发展的趋势,现有的插座连接器已无法满足当今笔记本边缘超薄的需求,现设计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具有一可滑出的对接板来与插头连接器对接,可满足笔记本边缘超薄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设备的机壳内,用以与一插头连接器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座,其内滑动收容一对接板;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所述机壳外,所述插头连接器包覆所述对接板。进一步,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出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带动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进一步,所述对接板的后端设有一抵持部,所述弹出机构抵止于所述抵持部,从而带动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进一步,所述弹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设于所述电连接座的后壁面,另一端设于所述弹出机构,所述对接板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出所述机壳外。进一步,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回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另一侧,带动所述对接板退回所述机壳内。进一步,所述对接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弹回机构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从而带动所述对接板退回所述机壳内。进一步,所述对接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使得所述对接板不会过度滑出。进一步,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回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设于所述弹回机构朝向所述对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使得所述对接板不会过度滑出。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座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对接板对应容设有多个第二端子,当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由于所述电连接座内滑动收容所述对接板,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所述机壳外,所述插头连接器完全包覆所述对接板。因此,所述插头连接器是与所述对接板伸出所述机壳外的部分进行对接来实现的电性连接,这样所述插座连接器在所述机壳上的开口高度只需设置成大致等于所述对接板的厚度,便有效地减小了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为便于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及与其对接插头连接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将要对所述对接板施力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所述对接板滑出以供插头连接器插接的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时的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欲拔出插头连接器时的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完全分离后的状态图;图9为现有的插座连接器及其对应的插头连接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设备的机壳内,用以与一插头连接器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座,其内滑动收容一对接板;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所述机壳外,所述插头连接器包覆所述对接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出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带动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的后端设有一抵持部,所述弹出机构抵止于所述抵持部,从而带动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设于所述电连接座的后壁面,另一端设于所述弹出机构,所述对接板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出所述机壳外。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回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另一侧,带动所述对接板退回所述机壳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弹回机构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从而带动所述对接板退回所述机壳内。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设有一第一卡持部,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使得所述对接板不会过度滑出。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弹回机构设于所述对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设于所述弹回机构朝向所述对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扣所述第一卡持部使得所述对接板不会过度滑出。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座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端子,所述对接板对应容设有多个第二端子,当所述对接板滑出所述机壳外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电性导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设备的机壳内,用以与一插头连接器对接。由于电连接座内滑动收容一对接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接时,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机壳外,插头连接器完全包覆对接板。这样插座连接器在机壳上的开口高度只需设置成大致等于对接板的厚度,也就是大大小于插头连接器的厚度,故可降低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高度,从而满足了笔记本等电子设备边缘超薄的需求,同时使用也便利。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712548SQ2012203136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周志勇, 吴永权, 刘军, 黄常伟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装设于一电子设备的机壳内,用以与一插头连接器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连接座,其内滑动收容一对接板;????????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对接板至少部分滑出所述机壳外,所述插头连接器包覆所述对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勇,吴永权,刘军,黄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