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包括水表本体、控制器、字轮组和电子计数器,所述字轮组设在水表本体内,所述电子计数器和控制器设在水表本体外,电子计数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0.1m3指针转动轴旁边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在0.1m3指针转动轴上连接有遮光板,该遮光板的圆周角度大于两个光电传感器相对0.1m3指针转动轴轴心所形成的角度,遮光板转动可挡住两个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两个光电传感器以及遮光板外部套设有遮光外罩。该智能电子水表能使其电子计量读数与机械字轮读数一致,避免在缴纳水费时产生纠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智能仪器仪表
,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电子水表大多采用在保留原机械表的基础上,加上电子计量显示部分(即电子计数器),水表的累计用水量同时有机械字轮读数显示和电子计量读数显示。智能电子水表数据采集一般是用干簧管或霍尔等开关型传感器,在水表机芯的某极转动轴的圆周上布置一颗磁钢,当此轴转动到磁钢使开关闭合时,控制器采集到一次电子信号,即轴转动一周采集到一次电子信号,作为智能电子水表的一次电子计量读数。如果自来水管道中有空气,由于水压力的变化,水表将产生正反转,或其他原因使水表正反转, 当正转到磁钢使开关型传感器闭合时,水表将增加一次电子计量,当反转到磁钢使开关型传感器闭合时,水表也要增加一次电子计量,其无法区别水表的正反转;当反转使开关型传感器闭合时,本来应该减少一次电子计量,由于控制器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无法判断水表的转动方向,反而多增加了一次电子计量,这样使水表的机械字轮读数与电子计量读数不一致,电子计量读数将大于机械字轮读数,在用户缴纳水费时将产生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以使其电子计量读数与机械字轮读数一致,避免在缴纳水费时产生纠纷。本技术所述的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包括水表本体、控制器、字轮组(用于机械字轮读数)和电子计数器(用于电子计量读数),所述字轮组设在水表本体内,所述电子计数器和控制器设在水表本体外,电子计数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O. Im3指针转动轴(即现有的智能电子水表中用于直接带动O. Im3指针旋转的那根轴)旁边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在O. Im3指针转动轴上连接有遮光板,该遮光板的圆周角度大于两个光电传感器相对O. Im3指针转动轴的轴心所形成的角度,遮光板转动可挡住两个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两个光电传感器以及遮光板外部套设有遮光外罩(遮光外罩用于避免环境光太强照在两个光电传感器上使光电传感器饱和),该遮光外罩可采用黑色的罩子。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光电传感器为第一红外对管和第二红外对管。红外对管是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配合在一起使用时的总称。红外对管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并且不受外界磁场干扰。进一步,为了使控制器有足够的时间判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接收管的状态变化,所述遮光板为半圆形,所述第一红外对管和第二红外对管相对遮光板轴心所成的夹角为70° 90° ;优选的该夹角为76°。进一步,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发射管焊接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接收管焊接在第二电路板上,第一电路板位于遮光板下方,第二电路板位于遮光板上方。其正反转计量的原理如下水管中的水流过水表时,O. Im3指针转动轴转动带动遮光板转动,遮光板正转或反转会挡住第一红外对管和/或第二红外对管的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第一、第二红外对管会输出顺序不同的四种状态(该四种状态通过控制器内部判断);遮光板正转一圈,控制器获取到第一、第二红外对管按一定顺序变化的四种状态,智能电子水表的电子计量数值加一;遮光板反转一圈,控制器获取到第一、第二红外对管按另一顺序变化的四种状态,智能电子水表的电子计量数值减一。本技术通过第一、第二红外对管在遮光板不同转动方向上,其状态变化顺序不同,实现了智能电子水表的正反转计量,使智能电子水表的电子计量读数与机械字轮读数达到了一致,避免了用户缴纳水费时由于机械字轮读数与收费水量(即电子计量读数)不一致而产生纠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安装了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电路板与遮光板位置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A状态示意图。(第一红外对管被挡住,第二红外对管未被挡住)。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B状态示意图。(第一红外对管被挡住,第二红外对管被挡住)。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C状态示意图。(第一红外对管未被挡住,第二红外对管被挡住)。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D状态示意图。(第一红外对管未被挡住,第二红外对管未被挡住)。图8为本技术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8所示的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包括水表本体8、控制器9、字轮组10、电子计数器11和小数位校验指针12(即O. Olm3指针、O. OOlm3指针和O. OOOlm3指针,用于检验和观察水表运转状况),字轮组10设在水表本体8内与传动齿轮组连接,电子计数器11和控制器9设在水表本体8外,电子计数器11与控制器9电连接;在O. Im3指针转动轴2上连接有半圆形的遮光板I (该遮光板I代替O. Im3指针转动),在O. Im3指针转动轴2旁边设有第一电路板5和第二电路板6,第一电路板5位于遮光板I下方,第二电路板6位于遮光板I上方。第一电路板5上焊接有第一红外对管3的发射管D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发射管D2,第一红外对管3的发射管D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发射管D2相对遮光板I的轴心呈76。夹角,发射管Dl通过电阻R3接控制器9提供的电源ENAD1,发射管D2通过电阻R4接控制器9提供的电源ENAD2 ;第二电路板6上焊接有第一红外对管3的接收管Q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接收管Q2,第一红外对管3的接收管Q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接收管Q2相对遮光板I的轴心呈76°夹角,接收管Ql和接收管Q2接控制器9提供的电源ADVDD,接收管Ql的输出接一 AD转换器的AD1,接收管Q2的输出接该AD转换器的AD2,该AD转换器与控制器9连 接(用于将接收管Ql和接收管Q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控制器9内处理)。遮光板I转动可挡住第一红外对管3的发射管Dl和/或第二红外对管4的发射管D2发射的红外光;第一红外对管3和第二红外对管4以及遮光板I外部套设有黑色的遮光外罩7。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对管3的发射管Dl与第二红外对管4的发射管D2,以及第一红外对管3的接收管Ql与第二红外对管4的接收管Q2相对遮光板I轴心所成的夹角也可以是70° 90°之间的其它数值,比如74°、80°、85°、90°等。本实施例中智能电子水表进行正反转计量的工作过程如下控制器9给第一红外对管3的接收管Q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接收管Q2上电,如果有环境光,则接收管Ql和接收管Q2会输出环境光中的红外光产生的很小的电压,经AD转换后,控制器9记录该电压,控制器9给第一红外对管3的发射管Dl和第二红外对管4的发射管D2上电,第一红外对管的接收管Ql输出环境光与发射管Dl产生的红外光叠加产生的电压,第二红外对管的接收管Q2输出环境光与发射管D2产生的红外光叠加产生的电压,经AD转换后,控制器9将此叠加的电压与只有环境光中的红外光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判断出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发射管产生的红外光产生的电压,通过该电压的大小,判断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状态(是否被挡住)。第一、第二红外对管被挡住是指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被遮光板I挡住;第一、第二红外对管未被挡住是指第一、第二红外对管的发射管发射的红外光未被遮光板I挡住。当水管中的水流过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实现正反转计量的智能电子水表,包括水表本体(8)、控制器(9)、字轮组(10)和电子计数器(11),所述字轮组(10)设在水表本体(8)内,所述电子计数器(11)和控制器(9)设在水表本体(8)外,电子计数器(11)与控制器(9)电连接;其特征是:在0.1m3指针转动轴(2)旁边设有与控制器(9)电连接的两个光电传感器,在0.1m3指针转动轴(2)上连接有遮光板(1),该遮光板(1)的圆周角度大于两个光电传感器相对0.1m3指针转动轴(2)的轴心所形成的角度,遮光板(1)转动可挡住两个光电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两个光电传感器以及遮光板(1)外部套设有遮光外罩(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强,向方云,魏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智能水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