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水盒;蒸发器,容纳在水盒中,具有向水盒内部延伸的结冰柱;感温头放置盒,固定设置在水盒底部或侧面,与水盒密封隔开;感温头,设置在感温头放置盒内部;控制装置,与感温头连接,用于控制制冰装置的制冰过程。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冰装置将感温头固定放置在水盒底部,通过检测水盒内部水的温度来控制制冰过程的结束,不仅通过温控解决了行业内冰块大小不稳定的缺陷,而且经过密封处理的感温头与水不接触,无卫生安全问题或漏电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冻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制冰机一般是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来控制制冰过程,其制冰时间是固定的,没有考虑外界环境以及水温对制冰过程的影响。在相同的制冰时间内,由于外界温度和水温的不同,制成的冰块的大小差异很大,导致冰块的质量不稳定。针对制成的冰块的大小差异很大的问题,制冰机行业现有的应对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将感温头埋在蒸发器出口,通过在制冰程序中预先设定结束温度来控制制冰过程的结束。然而蒸发器出口温度波动范围较大,再加上外界环境温度及水温的波动影响,这种技术方案很容易产生误报从而比预期提前或延后结束制冰,无法改变冰块大小不稳定的缺陷。一种是将感温头埋在水盒内的制冰柱之间,通过改变感温头与制冰柱之间的距离及检测冰块温度来控制制冰过程是否结束。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冰块大小不稳定的缺陷,但将感温头直接放置于水中或与冰块接触,会带来卫生安全问题及漏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制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冰机制出的冰块大小不稳定以及感温头置于水中带来卫生不安全和漏电隐患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水盒;蒸发器,容纳在水盒中,具有向水盒内部延伸的结冰柱;感温头放置盒,固定设置在水盒底部或侧面,与水盒密封隔开;感温头,设置在感温头放置盒内部;控制装置,与感温头连接,用于控制制冰装置的制冰过程。进一步地,制冰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制冰电磁阀、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连接构成制冷循环管路,制冰电磁阀设置在制冷循环管路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箱,水盒设置在水箱上方,水箱分隔为上部的储冰室和下部的储水室,储水室与水盒通过循环水泵连接。进一步地,储冰室和储水室之间由储冰室隔板和导冰斜台共同隔开。进一步地,还包括,翻转电机,与水盒驱动连接,用于使水盒朝向储冰室翻转。进一步地,还包括,扫冰风扇,安装在储冰室内,用于将储冰室内的冰块通过冰块出口扫进连通外界的装冰容器。进一步地,导冰斜台底部具有孔。进一步地,还包括,脱冰电磁阀,设置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气体导入蒸发器的管路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水电磁阀,设置在连接外界水源与水盒的管路中。进一步地,感温头放置盒内部中空,外部形状为圆柱体、圆锥体或圆柱圆锥组合体,所述圆柱圆锥组合体为下圆柱和上圆锥的组合体。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冰装置将感温头固定放置在水盒底部,通过检测水盒内部水的温度来控制制冰过程的结束,不仅通过温控解决了行业内冰块大小不稳定的缺陷,而且经过密封处理的感温头与水不接触,无卫生安全问题或漏电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技术的制冰装置的水盒部分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制冰装置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制冰装置的剖面分解视图;以及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制冰装置与图3的剖面角度垂直的另一剖面分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水盒;2_蒸发器;3_结冰柱;4-冰块;5_感温头放置盒;6_感温头;7_制冰电磁阀;8_压缩机;9_脱冰电磁阀;10_进水电磁阀;11_循环水泵;12_水箱;13_冰室隔冰网;14-扫冰风扇;15_扫冰电机;16_导冰斜台;17_导冰斜台隔网;18_储冰室隔板;19_翻转电机;31_冰块出口 ;32_储冰室;33_储水室。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制冰装置结构如图I及图2所示。制冰装置的水盒部分包括有水盒I、容纳在水盒I中的蒸发器2、蒸发器2连接的多个结冰柱3,固定设置在水盒I底部的感温头放置盒5、容纳在的感温头放置盒5中的感温头6等。水盒I放置于水箱12上方,水箱12上下分成储水室33、储冰室32两部分。其中储水室33与储冰室32之间由储冰室隔板18和导冰斜台16隔开。即水箱12中储冰室隔板18及导冰斜台16以下为储水室;储冰室隔板18、冰室隔冰网13、导冰斜台16所围成的空间为储冰室。蒸发器2及其向下的结冰柱3若干。放置于水盒I上方并固定在水箱12上。感温头放置盒5镶嵌固定在水盒I底部或侧面的某一适当位置,并经密封处理。感温头6放置在感温头放置盒5内部。参见图2至图4,本技术的制冰装置工作时,进水电磁阀10打开,纯净水进入水箱12内部储水室33内,当储水室33水满后,进水电磁阀10关闭。循环水泵11将水箱12内储水室33中的纯净水抽送到水盒I内,循环水泵11连续运作,水盒I中水满溢出后流入导冰斜台16中,导冰斜台16底部开有通孔,水经通孔又流回储水室33中。如此循环,保证水盒I中水的流动及水温的一致。同时,制冰电磁阀7打开,由蒸发器2、压缩机8等组成的制冷系统开始工作,冰块4不断地凝结在蒸发器2的结冰柱3上,并且水盒I内部的水温也发生变化。当感温头6检测到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制冰过程结束,循环水泵11停止工作,翻转电机19带动水盒I翻转到合适角度停止,将水倒出。同时,脱冰电磁阀9打开,将热气导入蒸发器2内,冰块4从结冰柱3上脱落,掉在导冰斜台16上的导冰斜台隔网17上,再滑入水箱12中储冰室32内储存。之后,翻转电机19带动水盒I复位到原始角度,循环水泵11启动,将进入下一轮制冰过程。若用户需用冰块,按下相应按钮后扫冰电机15旋转,安装在扫冰电机15上的扫冰风扇14将储冰室32中冰块扫出,由冰块出口 31进入装冰容器内,装冰容器连通外界,用户可从中取得冰块。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制冰装置将感温头放置在水盒底部,通过检测水盒内部水的温度来控制制冰过程的结束,不仅能解决行业内冰块大小不稳定的缺陷,而且感温接头与水不接触,无卫生安全、漏电安全隐串■/Qi、O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冰装置,包括 水盒⑴; 蒸发器(2),容纳在所述水盒(I)中,具有向所述水盒(I)内部延伸的结冰柱;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温头放置盒(5),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盒(I)底部或侧面,与所述水盒(I)密封隔开; 感温头¢),设置在所述感温头放置盒(5)内部; 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温头(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冰装置的制冰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压缩机(8)、制冰电磁阀(7)、冷凝器;所述蒸发器(2)、所述压缩机(8)和所述冷凝器连接构成制冷循环管路,所述制冰电磁阀(7)设置在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12),所述水盒(I)设置在水箱(12)上方,所述水箱(12)分隔为上部的储冰室(32)和下部的储水室(33),所述储水室(33)与所述水盒(I)通过循环水泵(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水盒(1);蒸发器(2),容纳在所述水盒(1)中,具有向所述水盒(1)内部延伸的结冰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温头放置盒(5),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盒(1)底部或侧面,与所述水盒(1)密封隔开;感温头(6),设置在所述感温头放置盒(5)内部;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温头(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冰装置的制冰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延群,王彤,杨勇,张弛,杜旗,杨怀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