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驱动装置及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748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及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其中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沿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可伸缩地伸出,在所述连杆组件尾端与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减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通过在所述连杆组件尾端与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之间设置缓冲减振机构,能有效减小驱动盒产生的噪音,并提高了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的部件,尤其是空调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使用该驱动装置的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一般的空调室内机均设置有用来引导空调上下出风方向的导风板部件以及用来驱动导风板部件转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目前,导风板驱动装置主要由驱动盒、连杆组件和电机构成,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驱动盒内,其尾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连杆组件的头端与导风板连接。这些运动机构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频率的振动,这些振动又会引起整个机构产生异响,对产品使用的舒适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其能减小振动引发的异响,使运动机构运行过程中平稳安静。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装置的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沿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可伸缩地伸出,在所述连杆组件尾端与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减振机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减振机构包括弹簧和阻尼块,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盒侧壁上的安装座上,另一端与所述阻尼块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的尾部设置有沿所述连杆组件运动方向延伸的滑槽导轨;在所述驱动盒内设置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靠近所述伸出口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三限位件穿设在所述滑槽导轨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第四限位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相对地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和所述第四限位件均包括支柱和套装在该支柱上的两个台阶状轴承垫,两个台阶状轴承垫形成与所述连杆组件边缘相匹配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位上设置有带有第一螺钉孔的减振垫,在所述驱动盒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穿过的轴孔和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螺钉与所述驱动盒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轴孔的周围设置有向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突出的环形凸圈,在所述第二螺钉孔的周围设置有向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突出的支撑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盒与室内机面板体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杆组件头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导风板转动的导风板转动机构,该导风板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减速齿轮和传动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经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导线从所述连杆组件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杆组件头部设置有转轴。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用来引导出风方向的导风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导风板驱动装置,所述导风板驱动装置为上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通过在所述连杆组件尾端与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之间设置缓冲减振机构,能有效减小驱动盒产生的噪音,并提高了整个机构的稳定性。另外,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于在连杆组件和驱动盒的相互接触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筋,利用凸筋接触,避免面接触,并且将凸筋表面抛光处理,使运动过程中不同元件的接触面积减小,同时减小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使摩擦带来的振动减到最小;2、通过由支柱和轴承垫组成的限位件,限定连杆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向上和向下的位移,使其平稳运行;3、电机通过减振垫与驱动盒连接,减轻了电机的振动,另外,电机与驱动盒只有两个螺钉孔和电机轴孔的位置接触,防止振动的传递,避免引起整个驱动盒振动使振动扩大;4、通过在电机表面粘贴一层阻尼块,降低电机面板体的固有频率,使电机本身的振动减小;由此可见,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实现了运动机构整体的静音运行和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I为具有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板驱动装置的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右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连杆组件;图3为图I中的右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盒盖;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I中的右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盒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I中的右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的剖视图;图8为图I中的左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盒盖。 以上各图中,100-壳体,110-出风口,200-导风板,210-右支撑板,220-左支撑板,300-右导风板驱动装置,310-盒体,311-伸出口,312、313、314、315-支柱,316-第四凸筋,317-轴孔,317a-凸圈,318-第二螺钉孔,318a-支撑台,319-安装座,320-盒盖,321-第三凸筋,330-连杆组件,331-连杆组件头部,332-连杆组件尾部,332a-齿条,332b-滑槽导轨,333-第一凸筋,334-第二凸筋,340-第一电机,341-减振垫,350-主齿轮,360-轴承垫,361-限位槽,370-阻尼块,380-导风板转动机构,381-传动轴,390-缓冲减振机构,391-弹簧,392-阻尼块,400-左导风板驱动装置,410-连杆组件,411-转轴,A-第一限位件,B-第二限位件,C-第三限位件,D-第四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所示,具有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板驱动装置的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 110的壳体100、设置在出风口 110处的用来引导出风方向的导风板200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100内左右两侧的左导风板驱动装置400和右导风板驱动装置300,导风板20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带有轴孔的左支撑板220和带有轴孔的右支撑板210。图2所示为右导风板驱动装置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右导风板驱动装置300主要由第一电机340、驱动盒和连杆组件330组成,其中,驱动盒由盒体310和盒盖320构成,在盒体310与壳体100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370。由于在驱动盒的表面上设置有阻尼块370,阻尼块370可以改变驱动盒本身的固有频率,并弱化原驱动盒的“鼓状”发音结构,达到在驱动盒上面消除噪音的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阻尼块370靠近所述第一电机340,并且与齿轮齿条机构的位置相对应。这样,连杆组件330和第一电机34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直接被阻尼块吸收,从而达到消除连杆组件330和第一电机340产生的噪音问题。进一步参见图2,优选地,为了减轻第一电机340振动,在所述第一电机340的固定位上设置有带有第一螺钉孔的减振垫341,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盒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盒上,所述连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盒内,所述连杆组件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头部沿所述驱动盒一侧的伸出口可伸缩地伸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组件尾端与所述驱动盒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减振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陈绍林黄坚王现林孟智黄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