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排油烟装置,可供一个炉具摆放,并包含一个基架,以及安装在该基架上的一个排烟单元、一个曝水单元,该基架具有一个油水排放孔,以及可以将油水导向该油水排放孔的一个上导水面、一个下导水面、一个立导水面,所述排烟单元除了可以将油烟抽出外,还包括一个让油烟通过的曝水塔,该曝水单元将水送往所述的导水面,使水可以产生水膜方式往该油水排放孔流动。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以在该炉具上方周围产生水膜,并且将油烟带往该油水排放孔,同时利用该曝水塔降低排放油烟的温度及含油量,以减少油烟排放量,并改善周围空气的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排油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供烹饪的炉具摆放,并可排除烹饪产生的油烟的吸排油烟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家庭、餐厅、小吃店等等需要烹饪的场合,都会在炉具的上方悬挂一台可以将油烟排放到户外的排油烟机,但是以往的排油烟机只是利用吸力将油烟抽离工作场所,在油烟排放的过程中,除了油烟容易沾粘在排油烟机的机壳上,造成清洗上的不方便外,由于油烟中夹杂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以往排油烟机只是将高温且夹杂许多化学物质的油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污染周围空气品质、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排出油烟中所夹杂的油脂也无法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维护使用人的身体健康、改善周围空气的品质,并可达到环保、资源再利用功效的吸排油烟装置。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适合供一个炉具摆放,并包含一个基架、一个排烟单元,以及一个曝水单元。该基架包括一个炉具安装部、一个位于该炉具安装部上方的排烟部,以及一个位于该炉具安装部及该排烟部间的撑立部,该炉具安装部具有一个下导水面,以及一个油水排放孔,而该排烟部具有一个位于该炉具上方的上导水面,所述撑立部具有一个立导水面、一个位于该立导水面后方的导烟室,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导烟室连通的抽烟口。而该排烟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曝水室的曝水塔、一个将该导烟室内的油烟抽往该曝水室的抽风机,以及一个与该曝水塔连接并将油烟抽离该曝水塔的驱动马达,该曝水单元包括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排烟部上并在该上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一曝水管、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炉具安装部上并在该下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二曝水管,以及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撑立部上并在该立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三曝水管。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曝水单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导烟室内并将水往上喷送的喷雾管。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排烟单元还包括一根将油烟排出的排烟管,而该排烟单元的曝水塔还具有一个架设在该曝水室内的滤油网,以及一个位于该滤油网上方并将净水往该滤油网喷洒的喷雾座,所述曝水单元还包括一个安装在该排烟管内部并将水雾往后喷送的喷雾环。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油水排放孔连接的油水分离器。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油水分离器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基架的炉具安装部内部的分离座、一根与该基架的油水排放孔衔接的污水管,以及一根与该驱动马达连接并将过滤后的净水送往该曝水单元的净水管。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曝水塔还具有一根连接该曝水室及该油水分离器的分离座的排水管。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基架的炉具安装部具有一个设置该下导水面的下导水壁、一个位于该下导水壁下方并供该炉具摆放的收纳室,以及一个位于该收纳室下方并用来容置该油水分离器的分离座的容置空间,该下导水壁还具有两个穿孔、两个分别围绕所述穿孔的导水环沟,以及一个邻近前方并供该第一曝水管安装的组装道。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基架的排烟部具有一个设置该上导水面的上导水壁、一个位于该上导水壁上方的置物壁,以及一个位于该置物壁上方并用来容置该曝水塔、该抽风机及该驱动马达的收纳空间,该上导水壁还具有一个邻近前方并供该第二曝水管安装的上凹空间。本技术的吸排油烟装置,该基架的撑立部还具有一个连接在该炉具安装部及 该排烟部后方的后立壁、两片左右间隔地撑立在该炉具安装部及该排烟部两侧的侧立壁,以及一片位于该后立壁前方并设置该立导水面的导水连壁,而该第三曝水管是设于该导水连壁邻近上方位置,所述抽烟口的数量是两个,并分别位于该导水连壁的上方及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排烟单元及曝水单元的配合,可以在该炉具上方周围产生水膜,前述水膜可以在油烟生成的瞬间快速地降低油烟的温度并加以收集,而该曝水塔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排出的油烟的温度及含油量,故本技术的设计不但可以维护使用人的身体健康、改善周围空气的品质,还可以达到环保、资源再利用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排油烟装置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侧视简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显示该吸排油烟装置的一个排烟单元;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元件配置简图,主要显示该吸排油烟装置的一个曝水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1、2、3、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吸排油烟装置适合供一个炉具9摆放,所述炉具9具有两个炉头91,而该吸排油烟装置包含一个基架I,以及安装在该基架I上的一个排烟单元2、一个曝水单元3、一个油水分离器4。该基架I包括一个可以供该炉具9安装的炉具安装部11、一个位于该炉具安装部11上方的排烟部12,以及一个连接在该炉具安装部11及排烟部12间且为U形结构的撑立部13,该炉具安装部11具有一个下导水壁111、一个位于该下导水壁111下方并用来收纳该炉具I的收纳室112,以及一个位于该收纳室112下方的容置空间113。该下导水壁111具有两个左右间隔并分别供该炉具I的炉头11伸出的穿孔114、两个分别围绕所述穿孔114的导水环沟115、至少一个位于后方且邻近角落的油水排放孔116、一个邻近前方且左右向延伸的组装道117,以及一个由前往后并往该油水排放孔116低下倾斜的下导水面118。本实施例的排烟部12具有一个朝向该下导水壁111的上导水壁121、一个位于该上导水壁121上方的置物壁122、一个位于该置物壁122上方的收纳空间123,以及一个安装在该上导水壁121上并往下投射的灯管124。该上导水壁121具有一个邻近前方并供该灯管124安装的上凹空间125,以及一个由该上凹空间125往后逐渐低下倾斜的上导水面126。而该撑立部13具有一片连接在该炉具安装部11及该排烟部12后方的后立壁131、两片左右间隔地连接在该炉具安装部11及该排烟部12间的侧立壁132、一片位于所述侧立壁132间并位于该后立壁131前方的导水连壁133,一个位于该后立壁131、该导水连壁133及该上导水壁121间的导烟室134、一个位于该导水连壁133及该上导水壁121间的第一抽烟口 135,以及一个位于该导水连壁133及该后立壁131间的第二抽烟口 136,该第一抽烟口 135及该第二抽烟口 136都和该导烟室134连通。又该导水连壁133具有一个朝前的立导水面137,而该后立壁131具有一个朝前的后立面138。 本实施例的排烟单元2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基架I的收纳空间123内的曝水塔21、一个安装在该基架I的收纳空间123内并将该导烟室134内的空气抽往该曝水塔21的抽风机22、一根将油烟排出的排烟管23,以及一个将曝水塔21内的空气抽往该排烟管23的驱动马达24。该曝水塔21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曝水室211的储水壁212、一个安装在该曝水室211内的滤油网213、一个架设在该曝水室211邻近上方位置的喷雾座214,以及一个邻近底部并将油水引出该曝水室211的排水管215。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排油烟装置,适合供一个炉具摆放,并包含:一个基架,以及一个排烟单元,该基架包括一个供所述炉具安装的炉具安装部、一个位在该炉具安装部上方的排烟部,以及一个位在该炉具安装部及该排烟部间的撑立部,而该排烟单元包括一个抽风机,以及一个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基架的炉具安装部具有一个下导水面,以及一个油水排放孔,而该排烟部具有一个位于该炉具上方的上导水面,所述撑立部具有一个立导水面、一个位于该立导水面后方的导烟室,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导烟室连通的抽烟口;而该排烟单元还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曝水室的曝水塔,所述抽风机将该导烟室内的油烟抽往该曝水室,而该驱动马达与该曝水塔连接并将油烟抽离该曝水室;又该吸排油烟装置还包含一个曝水单元,该曝水单元包括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排烟部上并在该上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一曝水管、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炉具安装部上并在该下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二曝水管,以及一根安装在该基架的撑立部上并在该立导水面产生水膜的第三曝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