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8694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用于减轻直下式背光源的灯拖影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内的底面上的多个光源,以及位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底部具有凹坑结构的多个二次棱镜;所述多个二次棱镜位于所述背板内的底面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且每一个所述二次棱镜的底部凹坑结构罩于一个光源的上方,顶部与所述光学膜片接触。将现有的二次棱镜和灯托一体化,即采用一种新型二次棱镜,所述二次棱镜具有发散LED灯光的作用,又可用于支撑膜片,可明显减轻灯托影的问题,从而提升直下式背光源的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LED (Lighting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因具有体积小,节能、环保等有优点而广泛应在背光源领域。现有LED背光源根据LED灯的布置方式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源和直下式背光源两种结构。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背板10、侧框架11、底反射片12、多个LED灯13、多个二次棱镜14、多个灯托15、上框架16、膜片17,其中,侧框架11位于背板10内的两侧;底反射片12上具有多个过孔,位于背板10内的底面上;LED灯13设置在背板10内的底面上,并可穿过底反射片12上的对应过孔;在每一个过孔区域,LED灯的上方对应设置一个二次棱镜14 ;膜片17设置在侧框架11和上框架16之间;多个灯托15设置在底反射片12和膜片17之间,用于支撑膜片17。因LED灯13发出的光为点光源,进入二次棱镜14后会发散射出,在底反射片12和膜片17共同作用下,最后形成面光源射出,但由于灯托15放置位置及形状阻碍光线方向,会在灯托15位置出现灯托影问题,严重影响直下式背光源的品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位于所述背板内的底面上的多个光源,以及位于所述光源上方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具有凹坑结构的多个二次棱镜;所述多个二次棱镜位于所述背板内的底面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且每一个所述二次棱镜的底部凹坑结构罩于一个光源的上方,顶部与所述光学膜片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娜郑其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