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F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649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23
一种管道,其包括通过连接装置6、8首尾相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2、4,该连接装置6、8设置有彼此接合的突起18、28,该突起18、28通过连接装置6、8的板材的变形而形成,且不用穿透板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其包括首尾彼此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尤其但不限于涉及那种烟囱形式(比如双壁烟囱)的管道。
技术介绍
将首尾彼此相连的预制烟囱零件装配成双壁烟囱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为此,烟囱部件在每端均配置有各自的公和母连接装置(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devices),通过将一个部件的母连接装置与另一个部件的公连接装置接合,部件被互相连接起来。在已知的烟囱系统中,公和母连接装置具有将其两者中一个安装到另一个中的圆周表面,而且被配置有倒钩形式的协作突起(cooperating projections),该突起通过冲制工序产生,冲制工序切割圆周表面的板材(sheet material)以形成突出的切割边缘,该切 割边缘提供突起的接合表面。切割表面向连接装置的圆周方向倾斜,且因此以螺纹的形式协作,以在相对旋转时将连接装置推动在一起。这种系统的问题在于由于突起是通过切割连接装置的材料而形成的,因此在连接装置中会形成缺口,这些缺口允许双壁烟 的内、外壁之间的水或水气进入。该问题在遭受台风以及其他强降雨情形的地区尤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其包括通过连接机构(coupling arrangement)被首尾彼此相连的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该连接机构包括协作的公和母连接装置,公和母连接装置中的一个可在另一个内相对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圆周表面,圆周表面由板材形成且具有彼此接合的(interengaging)的突起,该突起由板材的不穿透变形而形成;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是细长的(elongate)且向圆周方向倾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装置上的彼此接合的突起都是细长的且向圆周方向倾斜。倾斜的角度可以是能使连接装置正确接合的任何合适角度;当两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都是细长的且向圆周方向倾斜时,在两个连接装置上的倾斜的角度可以是相等的。倾斜的角度可以(例如)不小于8°且不大于12°,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10。。每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被周向间隔开一足以允许另一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轴向通过的距离。位于两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外形。在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上的每个突起可以具有大体的长方形形式(其包括彼此平行的侧壁,侧壁在各端部由弯曲的端壁彼此连接)。突起可以在向外的方向上为锥形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或管道部件可以被设有礅座装置(abutment means),礅座装置限制管道部件向彼此的相对移动。因此,突起的彼此接合配合上礅座装置处的接触可以产生楔入效应(wedging effect),以提供管道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管道可以是双壁的管道,且每个管道部件均具有间隔开(spaced-apart)的内壁和外壁。每个连接装置可以被构造以提供各自的管道部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密封外壳(sealed closure),从而使得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空间被本质上与外界隔绝。管道可以是烟 ,其可能不仅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部件,而且还进一步包括管道部件和/或辅助部件一例如τ形管(tee fittings)、弯头(elbows)以及支撑和连接部件。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更清晰地阐释其如何发挥作用,通过示例的形式引用了附图,其中图I是双壁烟囱的一部分的爆炸图;图2是图I的烟囱的一个部件的端视图;图3是图I的烟囱在安装好后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图I的烟囱的公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连接装置的端视图;图6是图I的烟囱的母连接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图6的连接装置的端视图;图8是图4的一部分的放大图;以及图9是图8沿IX-IX线断开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显示了烟囱的局部,其包括由多个预制的管道零件或部件组装而成的管道。图I显示了第一管道部件2和第二管道部件4,第一管道部件2和第二管道部件4均一端具有公连接装置6、另一端具有母连接装置8 (图2)。如图I所示,通过将第一管道部件2一端的公连接装置6和第二管道部件4另一端的母连接装置8接合,管道部件2、4能被首尾连接在一起。一旦相互接合在一起,就通过锁紧箍10来进一步确保安全。图4至图9更详细地显示了连接装置6、8。每个连接装置,同管道部件2、4 一样,均由板材(例如不锈钢)构造而成。图4和图5显示了公连接部件6,其包括圆筒状主体12,主体12的一端具有外旋法兰(out turned flange) 14、另一端具有内旋法兰(in turnedflange)16。围绕主体12有周向的一阵列的压纹,这些压纹形成主体12的外圆周表面上的突起18。图6和图7显示了母连接装置8,其具有本质上与公连接装置6互补的形式。母连接装置8具有圆筒状的主体20,主体20的一端设置有外旋法兰22、另一端设置有内旋法兰24。连接片26从内旋法兰24延伸出。主体20设置有压纹,压纹形成其内圆周表面上的突起28。该内旋法兰24具有伸进(project into)主体20的一系列均勻间隔的礅座(abutments)30。突起18和28具有本质上彼此相同的构造,且在公、母连接装置6、8上设置相等数目的突起18、28。在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连接装置6、8上有16个有规律地间隔开的突起18、28。图8和图9详细地显示了每个突起的外形。图8和图9显示了公连接装置6的突起18,然而母连接装置8的突起28也是相同的形式。如图8所示,每个突起18是细长的(elongate),且大体为长方形的形式(具有平行的侧壁32以及侧壁之间的弯曲的端壁34)。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端壁34是半圆形的。突起18向主体12的周向方向(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倾斜角度α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该角度为10°。从图9能想到,每个突起18均通过主体12的板材的变形而形成,而不用穿透板材。因此,突起18不会给雨水或其他积累的水气(比如冷凝物)提供穿过主体12的板材的泄漏通道。突起的高度h可以是(例如)在2.5至3. 5_的范围内,在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其高度在2. 75至3. OOmm的范围内。侧壁32和端壁34倾斜于与主体12的平面正交的线,从而使得突起18具有锥形形式。图3显示了管道部件2、4通过连接装置6、8的互相连接。每个管道部件2、4均是具有内壁36和外壁38的双壁部件。每个连接装置6、8均借由外旋法兰14、22被卷接(crimped)于相应的管道部件2、4的外壁38,并于内旋法兰16或者连接片26处被固定(比如通过焊接)于内壁36。如图3所示,第二管道部件4的内壁36伸入第一管道部件2的内壁36中,为此第一管道部件2的内壁36在其端部呈喇叭状展开(flared)。因此可以想到连接装置6、8在每个管道部件2、4的每个端部提供了内壁和外壁36、38之间的无孔密封。由内壁36和外壁38界定的环面因此与管道部件的内部和外部隔绝开,从而使得水或水气不可能进入环面中。环面可以包括隔绝材料。从图4至图7可以想到相邻的突起18、28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比每个突起18,28在圆周方向的长度要大。因此,可能转动地对齐管道部件2、4,从而使得部件2、4能朝彼此轴向地前进,与此同时连接装置6、8中的一个连接装置上的突起18、28将经过另一个连接装置的相应突起之间。一旦公连接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其包括通过连接机构首尾互相相连的第一管道部件和第二管道部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协作的公和母连接装置,所述公和母连接装置中的一个可在另一个内相对旋转,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圆周表面,所述圆周表面由板材形成且具有相互接合的突起,所述突起通过板材的不穿透变形而形成;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突起是细长的且向圆周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森·李杰里米戴维·朗
申请(专利权)人:SF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