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柄,包括壳体、把手和密封垫片,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可伸缩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头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片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当所述手柄关闭时,所述垫片对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手柄,在解决粘滞感问题的同时,不会影响垫片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门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柄和一种门锁。
技术介绍
外拉式手柄是门锁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柄结构,它具有握持方便等特点。例如在车门锁中,手柄上的把手可绕固定把手的销轴转动,通过拉动把手控制门锁开关,在没有外力时把手连接的回位弹簧会将把手拉回关闭时的位置。手柄上的把手部分和壳体之间在开启时需要分离,为了起到降噪、密封、缓冲等作用,需增加橡胶密封垫片。但垫片由于与把手或壳体之间的吸附作用会产生粘滞感,为了避免这种粘滞感,一般采取在手柄壳体上采取部分突起的结构,以破坏把手或壳体与垫片之间的接触平面。该方案虽然解决了垫片产生粘滞感的问题,但是部分突起又对垫片的密封性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手柄结构,在解决粘滞感问题的同时,不会影响垫片的密封效果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手柄,在解决粘滞感问题的同时,不会影响垫片的密封效果。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柄,包括壳体、把手和密封垫片,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可伸缩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头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片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当所述手柄关闭时,所述垫片对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垫片上设置凸起,使壳体、把手和密封垫片之间不再是全平面接触,因此消除了平面静吸效果,不会产生粘滞感;另外,本技术中的手柄只需更换原有的垫片即可,可以很容易地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便于改造升级。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凸起的具有预设的形状,使得在所述密封垫片上形成至少一个凹槽。优选地,所述凸起环绕所述连接臂形成封闭的环形或框形。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垫片上的凸起不是部分突起,而是形成关闭的框形或环形,这样在消除了平面静吸效果的同时可以保持很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包括两个所述凸起,且两个所述凸起的高度不同。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垫片上两个高度不同的凸起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当把手关闭时,密封垫片与壳体接触,高度较高的一个凸起在把手连接的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发生压缩形变,然后另一个高度较低的凸起发生接触,进一步优化了垫片的减震效果。优选地,位于内侧的所述凸起的高度低于位于外侧的所述凸起的高度。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垫片上位于外侧的凸起高度较高,这样可以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的一面与所述把手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密封垫片的另一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设置在密封垫片上与壳体接触的一面,通过这一面与壳体的接触起到密封、减震作用。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片的一面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密封垫片的另一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凸起设置在密封垫片上与把手接触的一面,通过这一面与壳体的接触起到密封、减震作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手柄,包括壳体、把手和密封垫片,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头 部和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可伸缩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头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片与所述把手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密封垫片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所述连接臂的第一凸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与密封垫片接触的位置设置环形或框形凸起,避免两个平面的直接接触,从而消除平面静吸效果,不会产生粘滞感;而且第一凸起结构环绕连接臂设置,即形成封闭的环形,可以很好地保证垫片的密封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手柄,包括壳体、把手和密封垫片,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头部和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可伸缩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把手的头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垫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头部上与所述密封垫片相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把手上与密封垫片接触的位置设置凸起,避免两个平面的直接接触,从而消除平面静吸效果,不会产生粘滞感;而且由于垫片直接设置在壳体上,所以可以很好地保证地垫片对连接臂与壳体之间的空隙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环绕所述连接臂形成封闭的环形或框形。在该技术方案中,把手上的第二凸起结构为环形或框形,可以进一步优化垫片的S封效果。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门锁,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门锁的手柄具有可以密封、减震的结构特点,同时避免了全平面接触,不会产生粘滞感。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手柄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2图I中的手柄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3图I中的手柄的垫片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垫片的A向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手柄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手柄的示意图。图I至图6中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壳体;2把手;3密封垫片;头部21,连接臂22,凸起31,第一凸起结构4 ;第二凸起结构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手柄包括壳体I、把手2和密封垫片3,其中把手包括头部21和连接臂22,壳体I上设有通孔,连接臂22可伸缩地穿过通孔;密封垫片3 设置在把手2的头部21与壳体I之间,密封垫片3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31 ;当手柄2关闭时,垫片3对连接臂22与壳体I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凸起”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凸起面积较大时,通常将其余的部分称为凹槽,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实际结构并未变化。所以,本技术方案中虽然只说明了凸起31,但显然完全包括了在密封垫片3上设置凹槽的情况,例如凸起31覆盖密封垫片3的大部分面积,只留下一个小的空隙,即形成了设置凹槽的效果。因此,在密封垫片3上设置凹槽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在密封垫片3上形成凹点、或矩形凹槽、或螺旋形凹槽等。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垫片3上设置凸起31,使壳体I、把手2和密封垫片3之间不再是全平面接触,因此消除了平面静吸效果,不会产生粘滞感;另外,本技术中的手柄只需更换原有的垫片即可,可以很容易地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便于改造升级。其中,为了保证垫片3对连接臂22与壳体I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效果,可以有很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将凸起31做成封闭的环形或框形结构,这样就可以保证垫片3的密封性,或者将垫片3固定设置在壳体I上,这样也可以保证垫片3的密封性,具体如下文所述。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凸起31环绕连接臂22形成封闭的环形或框形。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垫片3上的凸起31不是部分突起,而是形成关闭的框形或环形,这样在消除了平面静吸效果的同时可以保持很好的密封性。优选地,本技术中的手柄包括两个凸起31,且两个凸起31的高度不同。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垫片3上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把手(2)和密封垫片(3),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头部(21)和连接臂(22),所述壳体(1)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臂(22)可伸缩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密封垫片(3)设置在所述把手(2)的头部(21)与所述壳体(1)之间,所述密封垫片(3)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31);当所述手柄(2)关闭时,所述垫片(3)对所述连接臂(2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徐鹏飞,袁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