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塔支柱。技术背景 冷却塔在火电以及核电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水资源不是十分充足的地区的电厂中应用较多,随着核电向内陆化发展,冷却塔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自然通风冷却塔由塔筒和淋水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塔筒包括冷却塔支柱,冷却塔支柱是上部塔筒筒壁与塔环基之间的主要传力构件,同时,冷却塔支柱也是塔筒的支撑结构,主要承受自重、风荷载和温度应力,原设计冷却塔支柱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冷却塔支柱与塔筒连接处以及冷却塔支柱与支墩连接处钢筋布置密集,虽然施工浇筑非常困难并且不易控制质量,但对冷却塔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冷却塔支柱受到震动,受压和受拉时,塔壳混凝土主应力最大值和损伤最大值均出现在接近支柱顶部区域,支墩混凝土主应力最大值和损伤最大值均出现在接近冷却塔支柱底部区域,冷却塔支柱受到的拉力和压力对冷却塔支柱的损坏程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冷却塔支柱受到震动时产生的拉力和压力对冷却塔支柱的损坏程度比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塔支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冷却塔支柱,其两端分别与冷却塔支墩和冷却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支柱,其两端分别与冷却塔支墩和冷却塔塔壳刚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支柱包括减载结构,所述减载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冷却塔支柱端面,并位于所述冷却塔支柱与所述冷却塔支墩的连接处、和所述冷却塔支柱与所述冷却塔塔壳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超,孙小兵,徐荣斌,马兆荣,汤东升,陆晓琴,刘东华,彭明祥,毕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