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3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该止水带,其包括有变形部分,变形部分通常包括圆弧形部分和两个位于圆弧形部分两端的直边,也可以只包括圆弧形部分,所述变形部分还延伸有嵌入单元,嵌入单元从变形部分向外延伸,并与变形部分呈一定夹角,以便于嵌入到建筑中,进行固定。该止水带能够满足变形缝的变形,又结构稳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或用件,准确地说是一种用以进行建筑的后续维护及防水处理的部件。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建筑上的变形缝,通常,人们采用在变形缝处埋设止水带进行处理。即将止水带焊接或者绑在原建筑的钢筋骨架上,然后再进行浇注混凝土及防水层,这样能够将建筑的裂缝做好防水处理。但是,在止水带的安装过程中,在钢筋内安装止水带难度大,施工要求高,而且止水带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受到震动、浇注的影响,会变形,甚至破裂。专利申请201120010549. O提供了一种外置止水带结构,该止水带结构的中间部位是横截面为圆弧形 的止水带,在止水带的两侧为两条沿止水带轴向的直边,止水带的圆弧形部分位于结构变形缝处之间,止水带的两直边分别位于变形缝两侧,通过螺栓与预埋角钢连接,在止水带的下部垫有浙青砂垫层,在止水带的上表面附有浙青砂浆防护层,在止水带的上方设有钢筋混凝土盖板。这种方式虽然提出了改进,但是仍然需要预埋角钢,止水带的两端仍需要通过螺栓与角钢配合,预埋角钢给施工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施工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该止水带能够满足变形缝的变形,又结构稳固。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该止水带便于施工,易于安装,维护和检修简单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其包括有变形部分,变形部分通常包括圆弧形部分和两个位于圆弧形部分两端的直边,也可以只包括圆弧形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分还延伸有嵌入单元,嵌入单元从变形部分向外延伸,并与变形部分呈一定夹角,以便于嵌入到建筑中,进行固定。当变形部分为具有直边和圆弧形部分时,圆弧形部分和直边构成止水带的主体,使该止水带具有更好的变形弹性空间,能够承受更大幅度的变形缝,且通过两端嵌入到建筑中的方式,不需要另外进行固定,使施工方式简单、快捷。所述夹角,可选择的范围是O — 135° (不包括0),比较好的范围是O — 90°,这样能够增加嵌入的强度,保持止水带固定结构的稳固性。所述止水带,具有两个嵌入单元,嵌入单元为从直边延伸出来的延伸部,在嵌入单元中,至少其中一个包括有延伸部和嵌入端,延伸部用于紧贴于变形缝周边的建筑,嵌入端连接在延伸部上,与延伸部呈一定的角度,以使嵌入端能够尽量方便地嵌入到建筑中,延伸部加长嵌入单元的结构,也使该止水带能够适用于各种变形缝。上述嵌入端,还具有突出的棘刺,以便于嵌入端与建筑的结合稳固。所述止水带,其嵌入单元内侧(即嵌入单元与建筑接触的一面)具有密封层,以增加密闭性。所述密封层,由防水弹性密封胶填充构成。所述嵌入单元,其嵌入到建筑中的两端具有密封体,密封体通常采用密封胶凝固而成,便于适用嵌入单元的嵌入形态和固定模式。所述止水带,其厚度小于等于O. 7mm。本技术,通过改良止水带的结构形式,使止水带既满足变形缝的变形又能使用长久。止水带通常用钢材制作,耐机械等硬物破坏。而且本技术受施工环境及天气影响较小,易安装;后期维修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图I所示,为本技术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中,止水带10不仅包括原有的圆弧形部分和直边部分,还包括有延伸部和嵌入端。在附图中,原有的圆弧形部分和直边部分统一标识为变形部分11,变形部分向两端延伸出嵌入单元,通常情况下,嵌入单元与变形部分11呈一定的夹角,以便于嵌入到建筑的安装槽中。止水带10为不锈钢板,其厚度小于等于O. 7mm,太厚则无法变形。在本技术的实施中,变形部分11向右侧延伸出嵌入端13(也就是右边的嵌入单元),变形部分11向左侧延伸出延伸部12和嵌入端13 (延伸部12和嵌入端13构成左边的嵌入单元)。其中,延伸部12尽量贴近建筑的表面,便于进行防水密封,嵌入端13则垂直于建筑的表面(或者是以锐角的形式插入建筑内)插入到建筑内,便于形成固定结构。变形部分11则位于变形缝中,具有足够的延展性,能够适应多种变形缝,以及变形缝后续的变形。在具体安装应用中,图I 一图3分别为上述止水带的几种形式。图2所示,变形缝,将建筑分为左建筑100和右建筑120两个部分,左建筑100高,而右建筑120低,形成一个交错的状态。这个时候,止水带采用图I所示的结构,止水带110中间为变形部分111,变形部分111向右侧延伸出嵌入端113,向左侧延伸出延伸部112,延伸部112垂直延伸出嵌入部113。施工方法如下。I、测量放线在左建筑100和右建筑120上划定变形缝的防水区域边缘,用墨斗弹线,弹出做防水区域及安装止水带安装槽的部位。2、修整基面在需要防水区域内,清理混凝土基面,用打磨机磨平混凝土基面。3、开槽切割左建筑100和右建筑120,形成安装槽101和121,安装槽的规格均为20X5 mm (深 X 宽)。4、清尘用风机清理安装槽101和121内及周边防水区域的沙尘等。5、涂胶在防水区域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在安装槽101和121边缘及距安装槽101和121 5cm处分别涂上20 X 5cm (宽X厚)的防水弹性密封胶150。(通常为环氧树脂密封胶)6、安装将止水带110的嵌入端113插设于安装槽101和121中,变形部分111位于变形缝内,延伸部112贴于建筑100的表面。7、固定在安装槽101和121内注入密封剂140(如双组份环氧树脂密封胶),密封加固。8、固化及补胶将密封剂固化2-4小时后,再在双组份环氧树脂表面上涂刷聚合物水泥基涂膜保护层130。这样就完成了对变形缝的施工过程,施工后,该止水带既满足变形缝的变形又能使用长久。止水带通常用钢材制作,耐机械等硬物破坏,也耐酸、碱盐、耐腐蚀,能长久存在于水环境中。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环氧树脂密封胶,在其未固化时,将不锈钢板安装、固定在安装槽内,不锈钢板之间采用亚弧焊接。图3所示,为另外一种变形缝的施工示意图。在图中,变形缝位于左建筑200和右建筑220之间,右建筑220高于左建筑200。止水带210的结构包括变形部分211和两个延伸部212、两个嵌入端213,其中,变形部分211左边的延伸部212垂直于变形部分211,以能够紧贴左建筑200,左边的嵌入端213垂直于延伸部212伸出,伸入到安装槽201中;右边的延伸部212顺着变形部分211伸出,紧贴右建筑220,右边的嵌入端213垂直于延伸部212伸出,伸入到安装槽221中。施工方法如下。I、测量放线在左建筑200和右建筑220上划定变形缝的防水区域边缘,用墨斗弹线,弹出做防水区域及安装止水带安装槽的部位。2、修整基面在需要防水区域内,清理混凝土基面,用打磨机磨平混凝土基面。3、开槽切割左建筑200和右建筑220,形成安装槽201和221,安装槽的规格均为20X5 mm (深 X 宽)。4、清尘用风机清理安装槽201和221内及周边防水区域的沙尘等。5、涂胶在防水区域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在安装槽201和221边缘及距安装槽201和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中变形缝的止水带,其包括有变形部分,变形部分通常包括圆弧形部分和两个位于圆弧形部分两端的直边,也可以只包括圆弧形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分还延伸有嵌入单元,嵌入单元从变形部分向外延伸,并与变形部分呈一定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成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成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