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阻火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31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0:07
一种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阻火带结构,设置于变形缝两侧高出楼板的两列通长的混凝土挡墙之间,所述阻火带结构由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U形阻火下构件和上述二者之间的填充阻火材料作为阻火带,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的两侧翻边由膨胀螺栓与混凝土挡墙的上面固定,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和U形阻火下构件的U形上部紧贴于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挡墙表面,并使用膨胀螺栓间隔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变形缝阻火带结构无法满足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在形变情况下的防火、防水、防潮和保温等各项防护性能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楼面的变形缝结构,特别是一种楼面变形缝阻火带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结构体系复杂的大面积楼面使用的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中央站房高架层的候车厅正下方是设备夹层,因此在变形缝构造功能上,防火功能是第一位重要的。中央站房高架层的楼面面积大,每一天不同时段微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影响到变形缝的宽度变化。楼面变形缝部位下方与室内温差较大,使得楼面变形缝上下两侧均有结露的生成条件。因此中央站房高架层楼面的变形缝,除了要满足结构在形变情况下的防火 功能之外,还要同时兼顾到防水、防潮和保温等各项防护性能。传统楼面变形缝的阻火带,通常是一道不锈钢薄板或者镀锌铁板加工而成,不能满足中央站房高架层楼面变形缝处的防火功能,不能满足阻火带兼做保温材料时不因受潮而降低的保温性能,也不能满足变形缝上下尽可能少产生结露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阻火带结构,解决传统变形缝阻火带结构无法满足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在形变情况下的防火、防水、防潮和保温等各项防护性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阻火带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站房高架层地面变形缝阻火带结构,设置于变形缝(8)两侧高出楼板(2)的两列通长的混凝土挡墙(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带结构由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3)、U形阻火下构件(4)和上述二者之间的填充阻火材料(7)作为阻火带,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3)的两侧翻边由膨胀螺栓(5)与混凝土挡墙(1)的上面固定,U形带翻边阻火上构件(3)和U形阻火下构件(4)的U形上部紧贴于变形缝(8)两侧的混凝土挡墙(1)表面,并使用膨胀螺栓(5)间隔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沁王华军王宝峰齐翰张有维陈默卢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