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餐用无源循环供水系统,包括饮用水分系统及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各分系统均包括供水箱、供水泵、用水终端、回水箱、提水泵。供水泵与供水箱连通,供水泵另一端连接用水终端,用水终端回收水管连接到回水箱,提水泵连接到回水箱与供水箱之间。所述设施设置在一框架上,所述各分系统的回水箱位于框架最底层。本无源供水系统的主要用水终端为冷餐制冰机,饮用水分系统的供水管连接到制冰机的净水进口,制冰机的融冰水出口连接到饮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的供水管连接到制冰机的冷却水进口,制冰机的冷却水出口连接到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自来水源的供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移动冷餐的循环供水装置。可以给制冰机、咖啡机、饮料机供水且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预高。在我国也已经出现了西餐、中西结合式的餐点。人们在大型酒店、酒会活动场所、大型集会以及户外休闲场所,西式餐点也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和青睐。在上述为社会公众提供冷餐服务的重要场合中,以煎炒烹炸为基础的中餐来说,由于必须生火,显然是不适合这些场合使用的。而西餐则以冷餐为主,由于不用生火,基本上可以满足上述场合的需求。目前冷餐所使用的设备均以制冰机为主,另外使用咖啡机提供咖啡热饮,饮料机 提供饮料,因此水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原料。水资源虽然宝贵,但是在具有自来水及饮用水的场合,用于供应冷餐的用水却是无需考虑的。最为困扰人们的是在流动场合使用冷餐时却非常困难,因为虽然咖啡机和饮料机不会消耗大量的水源,但是作为冷餐必备设备的制冰机来说却是耗水大户。目前的制冰机的用水分为两个系统,其一是净水系统,即供应制冰水和产生融冰水,制冰水使用的是纯净水,融冰水在一般的场合下却是顺下水道排走浪费掉的。同时另一系统为冷却水系统,冷却水通过流经制冰机将带走制冰机产生的热量,这些水从制冰机出来以后由于缺乏循环利用的设施,一般也是排走浪费的。因此在没有上下水系统的场所使用制冰机时,需要准备大量的纯净水和冷却水,同时需要准备大量的接水设备,用于盛装制冰机流出的水。而供水也只能人工进行,不仅不能保证水的用量,而且也耗费一定的人力。因而目前的冷餐设施并不能移动使用。本技术设计者曾经营过冷餐车,深受冷餐车制冰机用水的困扰,感到非常不便,因此着手从供水系统上考虑改善冷餐车及冷餐的供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餐用无源循环供水系统,其可以方便的实现为冷餐车及冷餐吧供水的功能,且可以在不具备上下水环境的场合使用,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进而可以节约用水。本技术的冷餐用无源循环供水系统,包括饮用水分系统及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其中饮用水分系统包括供水箱、供水泵、用水终端、回水箱、提水泵,供水泵与供水箱连通,供水泵另一端连接用水终端,用水终端回收水管连接到回水箱,提水泵连接到回水箱与供水箱之间。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包括供水箱、供水泵、用水终端、回水箱、提水泵,供水泵与供水箱连通,供水泵另一端连接供终端,用水终端回收水管连接到回水箱,提水泵连接到回水箱与供水箱之间。上述所述设施设置在一框架上,所述各分系统的回水箱位于框架最底层。上述所述的无源供水系统的主要用水终端为冷餐制冰机,饮用水分系统的供水管连接到制冰机的净水进口,制冰机的融冰水出口回收水管连接到饮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的供水管连接到制冰机的冷却水进口,制冰机的冷却水出口回收水管连接到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上述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的用水终端也可以是咖啡机、饮料机及饮用水水龙头;所述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的用水终端也可以是洗涤用水水龙头。上述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设置有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饮用水供水泵的下游,并连接到饮用水分系统供水泵与用水终端之间。上述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的和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的供水泵为全自动自吸泵,所述饮用水分系统的和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的提水泵为普通自吸泵。上述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及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的回水箱均设置有浮子,浮子在高低水位各设置高低开关控制点,高水位开关控制点为控制提水泵开机,低水位 开关控制点为控制提水泵关机。上述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及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的全部设施设置在一框架上,框架下设置脚轮,框架上设置蒙皮,并在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由于本技术设置了饮用水分系统和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且各系统可以独立的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源,避免水的浪费。同时由于实现了各系统水的循环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来处理上水和下水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冷餐设施受到水的困扰而不能移动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无源循环供水系统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无源循环供水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冷餐无源循环供水系统进行说明,但该说明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冷餐用无源循环供水系统,分为饮用水分系统和冷却水分系统,上述系统的全部设施均设置在一框架4上,其中饮用水分系统设置在框架4的左部,冷却水分系统设置在框架4上的右部。其中所述的饮用水分系统设置了饮用水水箱I、饮用水供水泵7、饮用水回水箱10、饮用水提水泵5。如图2所示,饮用水供水箱I是一立式的水箱,该水箱I设置上端可以打开的盖,用于方便加水和清洗水箱使用。饮用水回水箱10设置成一卧式水箱,是一设置在框架4最底部的密闭式水箱,用于临时盛放回收的融冰水。饮用水供水泵7通过水管连接到饮用水供水箱I上,而饮用水供水泵7的另一端作为泵的出水端连接设置一过滤器11,用于过滤饮用水,从过滤器11出来的饮用水则分为两个路径。其一是直接引入制冰机12作为制冰水及融冰水,另一路可以连接其它用水终端,如咖啡机、饮料机或者直接设置的饮用水水龙头13。而从制冰机12出来的融冰水则通过管路直接流入位于最底部的回水箱10内,进而形成完整的饮用水循环供水分系统。本分系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后,除已经制成冰块的饮用水外,全部回收到回水箱10。为保证该回水箱10内的饮用水能够返回饮用水供水箱I中,另设提水泵5。并在回水箱10内设置提水泵的控制浮子开关,在回水箱10内设置浮子,并设置高水位和低水位开关控制点,高水位控制提水泵5的打开,低水位用于控制提水泵5的关闭。当回水充满回水箱10时,提水泵5自动打开,向饮用水供水箱I泵水,当泵水使回水箱10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泵水。本系统使用的供水泵7为全自动自吸水泵,其可以保证随时供水,而在需水量较小时,其本身的存水可以满足使用而无需开启电源。而提水泵5则为普通自吸泵,其可以随时运行泵水,但是其启动和关闭受到回水箱10内的浮子位置的控制。如图1、2所示,所述的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设置了洗涤冷却用水供水箱2、洗涤冷 却供水泵8、洗涤冷却回水箱9、洗涤冷却提水泵6。如图2所示,饮用水供水箱2是一立式的水箱,同时设置上端可以打开的盖,用于补水和清洗水箱使用。洗涤冷却用水回水箱9设置成一卧式水箱,为设置在框架4最底部的密闭式水箱,用于临时盛放回收的冷却水。洗涤冷却用水供水泵8通过水管连接到洗涤冷却用水供水箱2上,而洗涤冷却用水供水泵8的另一端作为泵的出水口连接设置两路方向,其一是直接引入制冰机12作为冷却制冰机使用,另一路可以连接其它洗涤用水终端或者直接设置洗涤冷却用水水龙头14。而从制冰机12出来的冷却水则通过管路直接流入位于最底部的回水箱9内,形成完整的洗涤冷却用水循环供水分系统。本分系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后,冷却水全部回收到回水箱9。为保证该回水箱9内的洗涤冷却用水能够返回洗涤冷却用水供水箱2中,另设提水泵6。在回水箱9内设置提水泵6的控制开关。在回水箱9内设置浮子,并设置高水位和低水位开关控制点,高水位控制提水泵6的打开,低水位用于控制提水泵6的关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餐用无源循环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饮用水分系统及洗涤冷却用水分系统;其中饮用水分系统包括供水箱、供水泵、用水终端、回水箱、提水泵;供水泵与供水箱连通,供水泵另一端连接用水终端,用水终端回收水管连接到回水箱,提水泵连接到回水箱与供水箱之间;冷却洗涤用水分系统包括供水箱、供水泵、用水终端、回水箱、提水泵;供水泵与供水箱连通,供水泵另一端连接用水终端,用水终端回收水管连接到回水箱,提水泵连接到回水箱与供水箱之间;上述所述设施设置在一框架上,所述各分系统的回水箱位于框架最底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士轩,
申请(专利权)人:孙士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