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344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还包括加湿器、温湿度计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所述加湿器放置在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温湿度计设置在搁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外配加湿器和温湿度计,采用紫外灯消毒,经济实用、装配方便、便于维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特别涉及一种恒温恒湿培养箱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由制冷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温度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传感系统组成,其中除加热系统较简单外,其他系统均较复杂,其箱体还需要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所以价格昂贵。由于工作原理的限制,现有恒温恒湿培养箱耗电量大、维修成本高,整体结构不利于移动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适用,便于移动和维修 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器、温湿度计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所述加湿器放置在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温湿度计设置在搁板上。本技术的恒温恒湿培养箱采用外配的加湿器和温湿度计,并采用紫外灯杀菌,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装配简单,便于移动和维修,维修费用降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恒温培养箱 2、紫外灯 3、加湿器4、温湿度计 5、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主要用于培养好氧菌。如图所示,该恒温恒湿培养箱包括箱体I和设置在箱体I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5。另外,还包括加湿器3、温湿度计4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2。所述紫外灯2设置在箱体I内腔的顶部,箱体I内腔的底部安装所述加湿器3,加湿器3的电源连接在恒温培养箱内预设的电源接板上,温湿度计4设置在搁板5上。在培养好氧菌时,将培养菌和温湿度计4放置在同一层搁板上,打开恒温培养箱I的电源开关,调节温度,手动调节加湿器3的湿度,开始进行培养。在好氧菌培养前后用紫外灯2进行消毒杀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 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培养好氧菌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包括箱体(I)和设置在箱体(I)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器(3)、温湿度计(4)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2),所述紫外灯(2)设置在所述箱体(I)内腔的顶部,所述加湿器(3)放置在箱体(O内腔的底部,所述温湿度计设置在搁板(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还包括加湿器、温湿度计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所述加湿器放置在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温湿度计设置在搁板上。本技术采用外配加湿器和温湿度计,采用紫外灯消毒,经济实用、装配方便、便于维修。文档编号A61L2/10GK202705353SQ20122041320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孙晓雯, 张军, 汪攀, 闫轶洁, 王安如 申请人:天津昌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好氧菌的恒温恒湿培养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腔中的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搁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器(3)、温湿度计(4)和具有照明杀菌功能的紫外灯(2),所述紫外灯(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所述加湿器(3)放置在箱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温湿度计设置在搁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雯张军汪攀闫轶洁王安如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昌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