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安瓿瓶开口器,包括机器主体、安瓿瓶安放座、前固定体,机器主体为一个长方形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箱体前部区域是由两侧立板和底板组成的开放区域,箱体后部区域设有顶板,在箱体后部区域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一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开口机构、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在箱体前部区域的两侧立板内侧设有水平滑条,安瓿瓶安放座顶部间隔均匀地设有安瓿瓶安放孔座,安瓿瓶安放座、前固定体在机器主体上联动。其优点是:省时、安全能够实现安瓿瓶自动开口,具有使安瓿瓶割口圆整,药物不易污染,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等优点,能够代替静点或临床注射时,人工掰瓶开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医用安瓿瓶开口器。
技术介绍
在医院正常静脉或肌肉注射工作中,每天有大量的患者使用安瓿瓶制剂,安瓿瓶的开口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安瓿瓶的材质,导致开口时,极易划伤手指,照成医护人员安全隐患。目前,在国内并不存在自动开启安瓿瓶的小型机器,医院均采用人工掰瓶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安瓿瓶开口的问题,提供一种省时、安全能够实现安瓿瓶自动开口的医用安瓿瓶开口器,以代替静点或临床注射时,人工掰瓶开口。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机器主体、安瓿瓶安放座、前固定体,机器主体为一个长方形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箱体前部区域是由两侧立板和底板组成的开放区域,箱体后部区域设有顶板,在箱体后部区域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一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开口机构、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在箱体前部区域的两侧立板内侧设有水平滑条,安瓶瓶安放座顶部间隔均勻地设有安瓶瓶安放孔座,安瓶瓶安放座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内,前固定体为抽屉式结构,其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前部;开口机构的开口冲击端位于箱体后部区域前端上部,开口冲击端下方设有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连接的砂轮打磨机构,在砂轮打磨机构的下方、箱体前部区域内设有夹具运动导向槽;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传动轴、两组平行设置的齿条,每根传动轴上固定一个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每根传动轴的轴端固定有与两组齿条对应啮合的齿轮,一组齿条与安瓿瓶安放座连接,另一组齿条与前固定体连接;开口机构由转动导杆机构和开口冲击端组成,开口冲击端为一根冲击棒,转动导杆机构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导杆,导杆端部铰接有连杆,两连杆的端部间铰接开口冲击端;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由丝杠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构成,丝杠一端设有与第三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螺母的下方有支撑板,螺母的底部与支撑板滚动接触;螺母的正端面与砂轮打磨机构活动连接、且弹性配合;砂轮打磨机构包括左右并列设置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消毒夹具的前端面上开有消毒棉棒插入孔,砂轮夹具有上、下夹板,在砂轮夹具下夹板上前端设有固定砂轮立柱,在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下部均设有结构相同的控制针;夹具运动导向槽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平面导轨,下层为曲线形导槽,下层位于上层的前方,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后端下表面与夹具运动导向槽平面导轨滚动接触,曲线形导槽的前端立面是由圆弧面和平面相间连接构成,其每个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与其正前方所对应的安瓿瓶安放孔座的半径相等,每个平面的长度与其正前方所对应的两个安瓿瓶安放孔座的间距相等,曲线形导槽内的导曲面同样是由圆弧面和平面相间连接构成,其每段圆弧面与前端立面的对应圆弧面同心,间距为砂轮半径的一半,曲线形导槽的槽宽与控制针的长度相同,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控制针均处于曲线形导槽内,控制针的前后端分别与曲线形导槽的前后导曲面滚动接触;前固定体的后立板的上部设有固定卡沿,固定卡沿的立边为曲面边,其形状与曲线形导槽的前端立面形状相同;在前固定体的前立板的上部设有防飞溅机构。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能自动完成多种规格安瓿瓶的消毒、开口、废弃瓶盖收集,如23ml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I Oml的氯化钾注射液、5ml的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的氨基比林注射液、I ml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了操作人员被折断的玻璃碎片扎破手指的情况发生。另外,在同时使用多支安瓿瓶时,传统操作过程不仅繁杂,而且增加了药物污染机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仅需十几秒,极大地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并使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本技术使用安全,操作简单、体积轻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及创新性。本技术具有使安瓿瓶割口圆整,药物不易污染,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等优点,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器主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机器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砂轮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消毒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和砂轮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砂轮打磨机构与夹具运动导向槽配合的示意图;图9是丝杠螺母传动机构中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前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防飞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与安瓿瓶安放座、前固定体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机器主体I、安瓿瓶安放座5、前固定体6,机器主体I为一个长方形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箱体前部区域是由两侧立板和底板组成的开放区域,箱体后部区域设有顶板,在箱体后部区域内设有控制电路板13用于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机器的自动化运行、第一步进电机10、第二步进电机12、第三步进电机11、一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4用于控制安瓿瓶安放座5与前固定体6的联动、开口机构3用于去除安瓿瓶盖为安瓿瓶开口、丝杠螺母传动机构16用于控制砂轮打磨机构2的运动,在箱体前部区域的两侧立板内侧设有水平滑条,安瓿瓶安放座顶部间隔均匀地设有安瓿瓶安放孔座21用于安放安瓶瓶,安瓶瓶安放座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内,安瓿瓶安放孔座21按照1ml、2ml、5ml、10ml、20ml的五种不同常用规格的安瓿瓶的瓶径和高度被设计成深浅直径不一的五种规格的十个孔座,每个规格对应有两个孔座,即每种规格孔座可以放置两个药瓶,这种设计可以实现一患一用,即机器一次工作可以为一名患者开启注射使用的全部安瓿瓶,并且这种设计使所有安瓿瓶瓶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便于砂轮打磨机构2在瓶颈处打磨划痕;安瓿瓶安放孔座21也可以制成深浅大小一致的孔座,此时可用于批量注射预苗时使用。安瓿瓶安放孔座21内部为橡胶结构,可使规格有生产误差的安瓿瓶都能放入安瓿瓶安放座5中,进行开口处理。前固定体6为抽屉式结构,其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前部,前固定体6的中部设置为废弃瓶盖收集槽7,用于收集被去除的安瓿瓶瓶盖,此设计可以实现废弃物的收集和清理,前固定体的后立板的上部设有卡沿,卡沿的立边为曲面边,在前固定体的前立板的上部连接有防飞溅机构8,同时在前固定体的前立板的顶部开设有槽孔53,防飞溅机构8可以实现翻折运动以及上下运动,上下运动可以使防飞溅机构8坐入前固定体6所开设的槽孔53中,此设计可是防止防飞溅机构8晃动,使其工作状态稳定,防飞溅机构8上设有防飞溅网9,由于开口机构 去盖时,产生的冲击力会使瓶盖飞溅,防飞溅网9可以拦截飞溅的瓶盖,防止安全事故,防飞溅机构8在机器使用时打开,不使用是可折入废弃瓶盖收集槽7中,节约空间。开口机构3的开口冲击端位于箱体后部区域前端上部,开口冲击端下方设有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连接的砂轮打磨机构2,在砂轮打磨机构的下方、箱体前部区域内设有夹具运动导向槽4。机器主体I下方附着有四个吸盘17,此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安瓿瓶开口器,包括机器主体、安瓿瓶安放座、前固定体,其特征是:机器主体为一个长方形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箱体前部区域是由两侧立板和底板组成的开放区域,箱体后部区域设有顶板,在箱体后部区域内设有控制电路板、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一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开口机构、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在箱体前部区域的两侧立板内侧设有水平滑条,安瓿瓶安放座顶部间隔均匀地设有安瓿瓶安放孔座,安瓿瓶安放座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内,前固定体为抽屉式结构,其两侧设有与箱体前部区域立板上的滑条匹配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滑条配合安装于箱体前部区域前部;开口机构的开口冲击端位于箱体后部区域前端上部,开口冲击端下方设有与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连接的砂轮打磨机构,在砂轮打磨机构的下方、箱体前部区域内设有夹具运动导向槽;?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传动轴、两组平行设置的齿条,每根传动轴上固定一个与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每根传动轴的轴端固定有与两组齿条对应啮合的齿轮,一组齿条与安瓿瓶安放座连接,另一组齿条与前固定体连接;开口机构由转动导杆机构和开口冲击端组成,开口冲击端为一根冲击棒,转动导杆机构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导杆,导杆端部铰接有连杆,两连杆的端部间铰接开口冲击端;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由丝杠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构成,丝杠一端设有与第三步进电机输出轴端齿轮啮合的齿轮,螺母的下方有支撑板,螺母的底部与支撑板滚动接触;螺母的正端面与砂轮打磨机构活动连接、且弹性配合;砂轮打磨机构包括左右并列设置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消毒夹具的前端面上开有消毒棉棒插入孔,砂轮夹具有上、下夹板,在砂轮夹具下夹板上前端设有固定砂轮立柱,在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下部均设有结构相同的控制针;夹具运动导向槽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平面导轨,下层为曲线形导槽,下层位于上层的前方,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后端下表面与夹具运动导向槽平面导轨滚动接触,曲线形导槽的前端立面是由圆弧面和平面相间连接构成,其每个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与其正前方所对应的安瓿瓶安放孔座的半径相等,每个平面的长度与其正前方所对应的两个安瓿瓶安放孔座的间距相等,曲线形导槽内的导曲面同样是由圆弧面和平面相间连接构成,其每段圆弧面与前端立面的对应圆弧面同心,间距为砂轮半径的一半,曲线形导槽的槽宽与控制针的长度相同,消毒夹具和砂轮夹具的控制针均处于曲线形导槽内,控制针的前后端分别与曲线形导槽的前后导曲面滚动接触;前固定体的后立板的上部设有固定卡沿,固定卡沿的立边为曲面边,其形状与曲线形导槽的前端立面形状相同;在前固定体的前立板的上部设有防飞溅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雯萱,
申请(专利权)人:王雯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