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带保温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236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加热带保温的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隔热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与所述容器的加热孔相连接的加热管;贯通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顶部的人孔;穿设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的最低处的卸料管和与所述卸料管相连并控制所述卸料管的启闭的卸料阀;所述底部沿容器的纵向呈不对称的“V”字形双斜坡设置,所述卸料管的进料口伸入到所述底部的最低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加热带保温能够使加热之后的物料卸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加热的容器,而且特别地但是不排他地涉及适用于加热和运送、储存炼油残渣、浙青、硫磺或类似产品的可加热的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加热带保温的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集装箱运输已遍及全球,发达国家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中国集装箱运输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的,历经了 80年代的稳定发展,到90年代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引起全世界航运界的热切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下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2)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4)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5)内容积为I立方米或I立方米以上。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或传统包装。集装箱的出现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多次装卸货物,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门到门运输,推动了国际化的多式联运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些液体物料如浙青、炼油残油或其他类似的液体物料,因其要在液态下使用,现有方式是在液态时将上述物料装箱、运输,常温时上述物料呈现固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加热带保温的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套设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均进一步包括在使用状态时处于最上面的顶部(1)、处于最下面且与所述顶部(1)呈预定夹角倾斜设置的底部(2)、以及与所述顶部(1)、底部(2)连接的端板;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加热管(3),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部,与所述容器的加热孔相连接;人孔(4),贯通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顶部;人孔盖(5),用于密封所述人孔(4);卸料管(6),穿设在所述容器本体底部(2)的最低处;卸料阀(13),与所述卸料管(6)相连并控制所述卸料管(6)的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沿容器的纵向(2)呈不对称的“V”字形双斜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卫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兆华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