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射频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酒类包装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酒类产品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的外表面中仅有一面无金属层,且该面设有一夹层,夹层内设有一存储有该酒类产品的防伪验证码信息和属性信息的RFID芯片及天线,所述RFID芯片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RFID读写器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RFID芯片设置在无金属膜覆盖的面,可避免RFID信号被金属屏蔽,无需打开包装即可读取RFID芯片中的信息,为中高档酒防伪、追踪、销售甚至防盗提供了可行性。而且将RFID芯片设在外包装层底面相对于设在侧面或顶部使用更为方便,可实现多个产品的“群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射频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能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网络化、数据化、自动化、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差错、避免作假。对于酒类企业而言,可以实现灌装生产和仓储自动化数据化管理。对于中间商代理和批发环节,可以有效监控管理,杜绝窜货、囤货、断货等现象,杜绝差错和作假。对于进出仓的每一瓶酒进行即时读写跟踪(“追踪每一瓶酒”),进出仓时无须拆箱,可进行“远程、自动、群读”,与数据中心随时联通,对于出厂后或出仓后没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每一瓶酒可以及时发现并追踪。对于发现有品质问题或 其它异常有客户投诉的酒,可以溯源查找追踪。酒到销售终端(商超、酒楼等)后,在顾客挑选的柜台,结算的收银台和顾客走出大门口的地面均可设置自动读取信息的装置,并通过大型电子显示屏显示真伪并告之消费者(无须消费者有意查询)。这就要求消费者携带酒时无须考虑酒的位置方向等因素。但是,问题在于,要想实现上述功能,存在着重大难题,以至于到目前为止仍无法在酒类产品上应用RFID方法。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中高档酒包装都是用金银咭纸或镭射咭纸制成的,这类纸张都有铝箔或镀铝层,将酒完全封闭包裹。也有中低档酒盒是用马口铁皮盒制成的。这些有金属层的外包装形成了屏蔽层,使RFID无法读写工作。如果在瓶盖上粘贴RFID的标签,酒瓶装入有金属层的盒中后就无法识别了,必须打开盒拿出酒瓶才能识别,这就无法在仓储等环节实现物联网功能(出入仓不可能拆盒读取数据)。消费者买酒回家,无法当场查验真伪,若送人或过一段时间消费时才打开鉴别真伪,没有读写器,不方便鉴别。即便可鉴别,由于已离开购买现场又已开启,容易引起争议,难以维权。极少数酒盒没有金属层(如52°五粮液用造明塑料盒)也有问题,它有明确的方向性要求,必须由人为把每一瓶酒的酒瓶盖上的瓶标对准读写器,才能读出数据,这样由于每箱中酒瓶方向无法控制也就无法实现整箱酒不拆箱实现“群读”,这就无法实现物联网功能(因为出入仓时不可能拆箱,一瓶一瓶取出来读取)。同样消费者在商超和出门时也无法实现自动读取,无法自动显示真伪。它必须要求消费者把每瓶酒逐一去读取辨别真伪。但这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麻烦,而且由于消费者不了解RFID的读取要求与方法,文化水平、年龄老幼各异,给RFID防伪带来了局限和困难。因此,它不能做到“远程、自动、群读”,就不能实现物联网,而没有物联网就难以做到“追踪每一瓶酒”,就难以做到防伪。没有物联网的RFID防伪是虚假的。即使可以读取信息也不能防伪。例如造假者可以“自起炉灶”,造假把自制的假读写器和假酒一起大量投放市场,用自己的假读写器读取假包装盒上的假芯片,读出来的信息当然可以以假乱真。反之,用假读写器读取真酒,反而把真酒读成假酒了。上演“真假猴王”。即使在销售终端人为逐瓶识读,也很不方便,因操作不当误读较多,存在局限和困难。更何况这还仅仅是对于极少数“塑料盒”包装的酒,对于绝大多数有金属层包装盒的酒而言,完全无法识读!即使把RFID标签贴到盒外壁(即金属层的外面)也仍存在两大问题①避免不了屏蔽。如图4所示一箱酒中,外围的酒盒(例如11)屏蔽了中间的酒(例如22、23、32、33),左侧(例如11、21、31、41)的酒盒屏蔽了右侧的酒(例如14、24、34、44),右侧的酒盒屏蔽了左侧的酒,前面的酒盒屏蔽了后面的酒,后面的酒盒屏蔽了前面的酒。②RFID的标签贴在金属层表面,金属层也会反射射频波,对读写器造成极大干扰。尤其是在“远程、自动、群读”情况下,无法分辨信号,无法处理。这就无法实现物联网出入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酒类包装结构,旨在实现抗屏蔽抗·金属层反射干扰的、非接触的、群读式的读取RFID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酒类包装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酒类产品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的外表面中仅有一面无金属层,且该面设有一夹层,夹层内设有一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有一可设置在包装盒任何部位的、用于存储有该酒类产品的防伪验证码信息和属性信息的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RFID读写器通信。进一步地,所述无金属层的面为包装盒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天线呈圆形的迷宫式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盒采用一次性破坏的防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盒采用开启时可一次性破坏的封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为铝膜或铁皮。本技术通过将RFID芯片设置在无金属膜覆盖的面,可避免RFID信号被金属屏蔽,无需打开包装即可读取RFID芯片中的信息,为中高档酒防伪、追踪、销售甚至防盗提供了可行性。而且将RFID芯片设在外包装层底面相对于设在侧面或顶部使用更为方便,可实现多个产品的“群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产品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读取图I所不酒类广品的RFID芯片彳目息的不意图;图3、图4是将RFID芯片设置于包装盒侧面时进行信息读取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产品在厂家入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产品在销售终端处收银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产品在销售终端的大门处防盗不意图;图8是图I所示酒类产品的中的天线形状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的酒类产品在厂家、经销商、销售终端各个环节进行信息读取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金属外包装盒A的酒类产品,包装盒A的外表面具有一金属层且今有一面无金属层,例如底面,其余各面可全部或部分覆盖金属层,该金属层可以选用铝膜或铁皮。包装盒A底部设有一夹层Al,夹层Al内设有一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有一可设置在包装盒任何部位的RFID芯片,RFID芯片通过天线与外部RFID读写器通信,即采用无源方式工作。RFID芯片中存储有该酒类产品的唯一性编码信息和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可包括产品名称、产地、厂家、酒精成分、生产日期等等。还可进一步地在RFID芯片中植入广告信息。对上述酒类产品进行信息读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仰式读写器从所述RFID芯片中读取存储的信息并通过外接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传送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具体可以是直接面向所有公众显示,也可以以加密授权的方式进行显示,仅允许部分人查看上述信息。本技术从酒产品的生产销售整体产业链出发,分为厂家环节、经销商环节、超市商场等销售终端环节。具体地,在厂家环节,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l,第一仰式RFID读写器在酒类产品装入包装盒后,逐个对每一个包装盒底部的RFID芯片写入编码信息和属性信息,并在RFID芯片中记录酒类产品当前的状态,然后将RFID芯片中写入的信息连同记录的状态一并传送至数据中心。还可将第一仰式RFID读写器与数码喷导系统相连接,写入的信息包括喷码的与RFID芯片中的编码信息对应的数字,以适用多种读取方式。数据中心收到的产品RFID信息将进行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酒类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酒类产品的包装盒,所述包装盒的外表面中仅有一面无金属层,且该面设有一夹层,夹层内设有一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有一可设置在包装盒任何部位的、用于存储有该酒类产品的防伪验证码信息和属性信息的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通过所述天线与外部RFID读写器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之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