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轮圈辐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1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轮圈辐条组结构,包括:轮圈;花毂设于轮圈中心轴向位置,对应轮圈中心具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具棘轮,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径向分别设置数接合部,第二侧部的接合部数量少于第一侧部的接合部数量;辐条组,具第一辐条组和第二辐条组,第一辐条组和第二辐条组分别具数长条第一辐条、数长条第二辐条,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一端分别与花毂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接合部接合,另一端与轮圈接合,第二辐条组的第二辐条数量小于第一辐条组的第一辐条数量,第二辐条组的每一第二辐条截面环周长度都大于第一辐条组的每一第一辐条截面环周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第二辐条断裂,并可具较佳配重、行进稳定性、安全性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的
,特指一种自行车轮圈辐条组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为传统交通工具之一,在目前更常被使用于休闲、运动及竞赛用途,因而目前自行车设计除可骑乘舒适性外,亦着重于车体强度、稳定性、轻量化作改进,而该自行车轮圈更为自行车行进稳定性的关键组件,如图8所示是习知自行车轮圈组件结构之一,主要具轮圈I’、花毂2’和辐条组3’,并该花毂2’设于轮圈I’中心轴向位置,并对应轮圈I’中心具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并第一侧部21’具棘轮211’以接合齿轮盘(图中未标示),并为驱动端,又于第一侧部21’和第二侧部22’径向分别设置数接合部212 ’、221’以接合辐条组3’ ;又该辐条组3’是具第一辐条组31’和第二辐条组32’分别结合花毂2’的二侧接合部212’、221’及轮圈1’,而该第一辐条组31’和第二辐条组32’分别具数相同尺寸、数量的辐条33’,并该辐条33’可提供轮圈I’具较佳支撑张力以提升行进稳定性。然而因花毂2’的棘轮211’偏离于轮圈I’一侧并为驱动端,因而该第一辐条组31’承受应力将大于第二辐条组32’应力,造成二侧承受应力差距较大及行进较不稳定缺失,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轮圈辐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圈;一花毂,设于轮圈中心轴向位置,并对应轮圈中心具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并第一侧部具棘轮,又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径向分别设置数接合部,并第二侧部的接合部数量少于第一侧部的接合部数量;一辐条组,具第一辐条组和第二辐条组,并第一辐条组和第二辐条组分别具数长条第一辐条、数长条第二辐条,并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一端分别与花毂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接合部接合,并另一端与轮圈接合,并使第二辐条组的第二辐条数量小于第一辐条组的第一辐条数量,又该第二辐条组的每一第二辐条截面环周长度都大于第一辐条组的每一第一辐条截面环周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懋鑫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