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晔晖专利>正文

木塔工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18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门厅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暗层、第三层明层、第四层暗层、第四层明层、第五层暗层、第五层明层、第六层、塔顶、直杆、内圈柱、外檐柱,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为于最下面,支撑着整个木塔,门厅柱在平座与第一层之间,第二层在第一层上,第三层暗层在第二层上,第三层明层在第三层暗层上,第四层暗层在第三层明层上,第四层明层在第四层暗层上,第五层暗层在第四层明层上,第五层明层在第五层暗层上,第六层在第五层明层上,六层上设有塔顶,平座里最中心设有直杆,是全塔的中心,外面环绕的是内圈柱,外面是外檐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艺模型,特别是涉及木塔工艺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工艺品的鉴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具 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小工艺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工艺品做工粗糙,外观也不精美,设计简单又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产品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木塔模型,解决上述产品存在的有些工艺品做工粗糙,设计简单,外观也不精美,又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门厅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暗层、第三层明层、第四层暗层、第四层明层、第五层暗层、第五层明层、第六层、塔顶、直杆、内圈柱、外檐柱,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为于最下面,支撑着整个木塔,门厅柱在平座与第一层之间,第二层在第一层上,第三层暗层在第二层上,第三层明层在第三层暗层上,第四层暗层在第三层明层上,第四层明层在第四层暗层上,第五层暗层在第四层明层上,第五层明层在第五层暗层上,第六层在第五层明层上,六层上设有塔顶,平座里最中心设有直杆,是全塔的中心,外面环绕的是内圈柱,外面是外檐柱。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木塔工艺模型做工精细,设计科学,外观精美,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面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I)、门厅柱(2)、第一层(3)、第二层(4)、第三层暗层(5)、第三层明层(6)、第四层暗层(7)、第四层明层(8)、第五层暗层(9)、第五层明层(10)、第六层(11)、塔顶(12)、直杆(13)、内圈柱(14)、外檐柱(15),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I)为于最下面,门厅柱(2)在平座(I)与第一层(3)之间,第二层(4)在第一层(3)上,第三层暗层(5)在第二层(4)上,第三层明层(6)在第三层暗层(5)上,第四层暗层(7)在第三层明层(6)上,第四层明层⑶在第四层暗层(7)上,第五层暗层(9)在第四层明层(8)上,第五层明层(10)在第五层暗层(9)上,第六层(11)在第五层明层(10)上,六层(11)上设有塔顶(12),平座(I)里最中心设有直杆(13)外面环绕的是内圈柱(14),夕卜面是外檐柱(15)。权利要求1.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I)、门厅柱(2)、第一层(3)、第二层(4)、第三层暗层(5)、第三层明层¢)、第四层暗层(7)、第四层明层(8)、第五层暗层(9)、第五层明层(10)、第六层(11)、塔顶(12)、直杆(13)、内圈柱(14)、外檐柱(15),其特征在于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I)为于最下面,门厅柱(2)在平座(I)与第一层(3)之间,第二层(4)在第一层(3)上,第三层暗层(5)在第二层(4)上,第三层明层(6)在第三层暗层(5)上,第四层暗层⑵在第三层明层(6)上,第四层明层⑶在第四层暗层(7)上,第五层暗层(9)在第四层明层⑶上,第五层明层(10)在第五层暗层(9)上,第六层(11)在第五层明层(10)上,六层(11)上设有塔顶(1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木塔工艺模型,其特征在于平座(I)里最中心设有直杆(13)外面环绕的是内圈柱(14),外面是外檐柱(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门厅柱、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暗层、第三层明层、第四层暗层、第四层明层、第五层暗层、第五层明层、第六层、塔顶、直杆、内圈柱、外檐柱,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为于最下面,支撑着整个木塔,门厅柱在平座与第一层之间,第二层在第一层上,第三层暗层在第二层上,第三层明层在第三层暗层上,第四层暗层在第三层明层上,第四层明层在第四层暗层上,第五层暗层在第四层明层上,第五层明层在第五层暗层上,第六层在第五层明层上,六层上设有塔顶,平座里最中心设有直杆,是全塔的中心,外面环绕的是内圈柱,外面是外檐柱。文档编号B44C5/06GK202703096SQ20122043934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董晔晖 申请人:董晔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木塔工艺模型,包括平座(1)、门厅柱(2)、第一层(3)、第二层(4)、第三层暗层(5)、第三层明层(6)、第四层暗层(7)、第四层明层(8)、第五层暗层(9)、第五层明层(10)、第六层(11)、塔顶(12)、直杆(13)、内圈柱(14)、外檐柱(15),其特征在于:木塔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平座(1)为于最下面,门厅柱(2)在平座(1)与第一层(3)之间,第二层(4)在第一层(3)上,第三层暗层(5)在第二层(4)上,第三层明层(6)在第三层暗层(5)上,第四层暗层(7)在第三层明层(6)上,第四层明层(8)在第四层暗层(7)上,第五层暗层(9)在第四层明层(8)上,第五层明层(10)在第五层暗层(9)上,第六层(11)在第五层明层(10)上,六层(11)上设有塔顶(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晔晖
申请(专利权)人:董晔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