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式硬质合金立铣刀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刀具焊接装置,其包括:驱动部件,实现动力输出作用,与该驱动部件连接的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实现刀具升降与旋转,与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配合并与驱动部件连接的换档部件,实现升降与旋转运动的单一性,与升降部件连接的底座部件,实现工作台位置的变换,与旋转部件连接的焊接部件,实现铣刀的固定夹紧,最终将待焊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放在感应圈内,实现感应加热焊接的作用。该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焊接温度分布均匀,能够有效地提高硬质合金立铣刀焊接加工效率和焊接的质量,降低了报废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式硬质合金立铣刀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刀具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的材质脆硬、韧性差而且价格高,这些因素使其难以被制成大尺寸、形状复杂的构件加以应用,而硬质合金与钢体材质的焊接是弥补其不足的主要方法,合适可靠的焊接技术正在不断拓展它的应用范围。钎焊是将硬质合金牢固地连接到钢基体上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高频感应钎焊硬质合金刀具以其结构简单、紧凑、刚性好、使用灵活性较大、适应性强等特性,被应用在精密加工和其他各种金属切削加工中。·目前,焊接式硬质合金立铣刀的硬质合金刀片与钢质刀体亦采用高频感应钎焊方案。但是,现行的焊接方法一般为人工操作,采用石棉捆住刀片和刀体,使得刀片与刀体位置关系相对固定。但是该方法随之带来了刀具安装不方便、刀片与刀体加热后相对位置不确定(甚至出现刀片从刀体上脱落下来的现象)加热不均匀、焊接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及返工量大等弊端。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号“CN 201439155 U”,名称为“一种旋转焊接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圆周形焊缝的旋转焊接装置,其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焊枪;相对支架旋转的工件旋转模块,PLC控制模块,故障检测模块等。该方案是通过检测模块、PLC来控制电机运动,实现控制工作台进行相对应的运动。但是该方法及机构用在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频感应焊接中,设备成本高,操作不便,硬质合金刀片与钢质刀体在加热之后相对位置不固定,不能有效地解决刀具焊接过程中的装夹不便、焊接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及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频感应焊接过程中的装夹不便、焊接质量不稳定、加工效率低的弊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硬质合金立铣刀焊接加工效率和焊接的质量,降低报废率的刀具焊接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其包括底座部件、升降部件、旋转部件、驱动部件、换档部件、焊接部件。底座部件包括底板、固定座、螺帽、盖板,轴承A、转动座、转动架,所述固定座的台阶外圆与轴承A的内圈作过盈配合,开设在转动座上的内孔与轴承A的外圈作过盈配合,底板与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联接成一体,转动架与转动座联接成一体,转动架与转动座通过盖板和长螺钉与固定座开的内孔螺纹进行固定,使转动架可以在底板上作旋转运动。升降部件包括升降丝杆螺母副、升降齿轮座、联接套、支承螺钉,升降丝杆螺母副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转动架上,升降丝杆螺母副顶端外圆与联接套底端内孔作过盈配合,使得升降丝杆螺母副与联接套联接成一体,升降齿轮座下端外圆与联接套作过盈配合并通过支承螺钉进行固定,当主动齿轮位于B档位时,通过其外齿与升降齿轮座进行啮合。旋转部件包括旋转台面齿轮座、轴承B、并紧螺帽,旋转台面齿轮座下端传动轴外圆与轴承B内圈作过盈配合,轴承B的外圈与升降齿轮座内孔作过盈配合,升降齿轮座通过并紧螺帽与旋转台面齿轮座下端传动轴上外螺纹联接,使得旋转部件与升降部件连成一体,当主动齿轮位于A档位时,通过其外齿与旋转台面齿轮座进行啮合。主动齿轮和DC24V电机组成驱动部件,DC24V电机与电源连接。换档部件包括限位板、档位板、止转杆、轴承C,DC24V电机与档位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轴承C的外圈通过开设在档位板和限位板上的内孔作过盈配合,轴承C的内圈与升降齿轮座中端外圆作过盈配合,使得换档部件与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连成一体,止转杆顶部固定在限位板上,止转杆的底部与转动架上开设的内孔作间隙配合,使得限位板17的位置相对固定,扳动档位板18的手柄使主动齿轮处于A、B不同的档位,使刀具升降或旋转运动。焊接部件包括夹具体、感应圈,通过夹具体上开设的4根钨极丝夹紧硬质合金刀片,使得硬质合金刀片与钢质刀体之间位置不产生变化,夹具体通过其底端内孔与旋转台面齿轮座顶端的外圆作间隙配合实现定位并通过夹具体上开设的磁铁将刀具进行装夹固定,最终将待焊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放在感应圈内部。驱动部件,实现动力输出作用,与该驱动部件连接的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实现刀具升降与旋转,与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配合并与驱动部件连接的换档部件,实现升降与旋转运动的单一性,与升降部件连接的底座部件,使得工作台位置的可以变换,实现刀具装卸方便快捷及避免干涉的作用,与旋转部件连接的焊接部件,实现铣刀的固定夹紧,最终将待焊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放在感应圈内,实现感应加热焊接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焊接方式操作麻烦,焊接温度分布不均,刀具焊接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实现了硬质合金立铣刀焊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降低了报废率的作用。所述的驱动部件上开设有主动齿轮和DC24V电机,实现动力输出作用。所述的升降部件上开设有升降丝杆螺母副、升降齿轮座、联接套等零件,实现刀具的上下位移运动。所述的旋转部件上开设有旋转台面齿轮座、轴承、并紧螺帽等零件,实现刀具的旋转运动。 所述的换档部件上开设有限位板、档位板、止转杆、轴承等零件,实现刀具升降或旋转运动单一性的作用。所述的底座部件上开设有底板、固定板、转动座、转动架等零件,使得工作台位置的变换,实现装卸刀具方便快捷的作用。所述的焊接部件上开设有夹具体、感应圈,实现刀具固定夹紧并被焊接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有效地解决硬质合金立铣刀焊接的便捷性、质量稳定性及温度分布不均等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硬质合金立铣刀焊接加工效率和焊接的质量,降低了报废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的组装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的传动部分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固定座,3.螺帽,4.盖板,5.轴承A,6.转动座,7.转动架,8.升降丝杆螺母副,9.螺钉,10.DC24V电机,11.主动齿轮,12.感应圈,13.夹具体,14.轴承B,15.旋转台面齿轮座,16.升降齿轮座,17.限位板,18.档位板,19.轴承C,20.支承螺钉,21.联接套,22.并紧螺帽,23.止转杆,24.内六角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包括底板I、固定座2、螺帽3、盖板4,轴承A5、转动座6、转动架7、升降丝杆螺母副8、螺钉9、DC24V电机10、主动齿轮11、感应圈12、夹具体13、轴承B14、旋转台面齿轮座15、升降齿轮座16、限位板17、档位板18、轴承C19、支承螺钉20、联接套21、并紧螺帽22、止转杆23、内六角螺钉24。底板I、固定座2、螺帽3、盖板4,轴承A5、转动座6、转动架7组成底座部件,其中固定座2的台阶外圆与轴承A的内圈作过盈配合,开设在转动座6上的内孔与轴承A的外圈作过盈配合,底板I与固定板2通过焊接方式联接成一体,转动架7与转动座6通过焊接方式联接成一体,两者通过盖板4和长螺钉3与固定座2开的内孔螺纹进行固定,使得转动架7可以在底板I上作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硬质合金立铣刀装卸方便快捷、避免干涉的作用;升降丝杆螺母副8、升降齿轮座16、联接套21、支承螺钉20组成升降部件并通过内六角螺钉24固定在转动架7上,其中升降丝杆螺母副8顶端外圆与联接套21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感应刀具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底座部件、升降部件、旋转部件、驱动部件、换档部件、焊接部件;底座部件包括底板(1)、固定座(2)、螺帽(3)、盖板(4),轴承A(5)、转动座(6)、转动架(7),所述固定座(2)的台阶外圆与轴承A的内圈作过盈配合,开设在转动座(6)上的内孔与轴承A的外圈作过盈配合,底板(1)与固定板(2)通过焊接方式联接成一体,转动架(7)与转动座(6)联接成一体,转动架(7)与转动座(6)通过盖板(4)和长螺钉(3)与固定座(2)开的内孔螺纹进行固定,使转动架(7)可以在底板(1)上作旋转运动;升降部件包括升降丝杆螺母副(8)、升降齿轮座(16)、联接套(21)、支承螺钉(20),升降丝杆螺母副(8)通过内六角螺钉(24)固定在转动架(7)上,升降丝杆螺母副(8)顶端外圆与联接套(21)底端内孔作过盈配合,使得升降丝杆螺母副(8)与联接套(21)联接成一体,升降齿轮座(16)下端外圆与联接套(21)作过盈配合并通过支承螺钉(20)进行固定,当主动齿轮(11)位于B档位时,通过其外齿与升降齿轮座进行啮合;旋转部件包括旋转台面齿轮座(15)、轴承B(14)、并紧螺帽(22),旋转台面齿轮座(15)下端传动轴外圆与轴承B(14)内圈作过盈配合,轴承B(14)的外圈与升降齿轮座(16)内孔作过盈配合,升降齿轮座(16)通过并紧螺帽(22)与旋转台面齿轮座(15)下端传动轴上外螺纹联接,使得旋转部件与升降部件连成一体,当主动齿轮(11)位于A档位时,通过其外齿与旋转台面齿轮座进行啮合;主动齿轮(11)和DC24V电机(10)组成驱动部件,DC24V电机(10)与电源连接;换档部件包括限位板(17)、档位板(18)、止转杆(23)、轴承C(19),?DC24V电机(10)与档位板(18)通过螺钉(9)进行固定,轴承C的外圈通过开设在档位板(18)和限位板(17)上的内孔作过盈配合,轴承C的内圈与升降齿轮座中端外圆作过盈配合,使得换档部件与升降部件和旋转部件连成一体,止转杆(23)顶部固定在限位板(17)上,止转杆(23)的底部与转动架(7)上开设的内孔作间隙配合,使得限位板(17)的位置相对固定,扳动档位板(18)的手柄使主动齿轮(11)处于A、B不同的档位,使刀具升降或旋转运动;焊接部件包括夹具体(13)、感应圈(12),通过夹具体(13)上开设的4根钨极丝夹紧硬质合金刀片,使得硬质合金刀片与钢质刀体之间位置不产生变化,夹具体(13)通过其底端内孔与旋转台面齿轮座(15)顶端的外圆作间隙配合实现定位并通过夹具体(13)上开设的磁铁将刀具进行装夹固定,最终将待焊接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放在感应圈(12)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新,储晓猛,叶益民,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