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花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77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50
一种多功能花洒结构,包括有花洒本体、固定盘、转动盘、上盖及出水面板;所述花洒本体具有相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花洒本体的顶部至少间隔一功能水腔室和一对应出水口的进水腔室;所述固定盘密封盖合在该功能水腔室和进水腔室上,并设有与进水腔室相通的通水孔以及与功能水腔室相通的导水孔,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转动盘与上盖配合可转动的设于固定盘的下方,转动盘与上盖的中部为透空,该转动盘上分隔至少两独立的分水腔,各分水腔内对应设有入水孔和过水孔;所述出水面板设于转动盘的下方,出水面板转动时带动转动盘一起旋转,使转动盘各分水腔的入水孔择一或全部与固定盘的通水孔相通,节省了内部空间,降低了花洒整体的高度,使外型更轻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卫浴产品领域,与一种具有多种功能水的花洒结构相关。
技术介绍
就花洒而言,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需求,花洒的出水方式呈现多样化,比如花洒水、一柱水、汽泡水或喷雾水等等,提供使用者不同的喷淋感受。为此花洒面盖上的出水孔通常都被划分为至少两个不同的组,各组出水孔分别有各自对应的水腔和水路,各水路均通过一个切换装置来择一部分或全部与入水通道相连,组成功能水。但是,上述传统花洒存在如下缺陷当功能水出水模式大于三种时,由于在入水通道与各出水通道之间需要设置大量水路以供切换,如此使得整个花洒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成型后整体外形比较厚,外观显得笨重、不轻巧,较难实现小型化。·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缺陷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花洒结构,使花洒内部结构更紧凑,有效节省内部空间,从而使花洒整体更轻薄,实现小型化。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花洒结构,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固定盘、转动盘、上盖及出水面板;所述花洒本体具有相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花洒本体的顶部至少间隔一功能水腔室和一对应出水口的进水腔室;所述固定盘密封盖合在该功能水腔室和进水腔室上,并设有与进水腔室相通的通水孔以及与功能水腔室相通的导水孔,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转动盘与上盖配合可转动的设于固定盘的下方,转动盘与上盖的中部为透空,该转动盘上分隔至少两独立的分水腔,各分水腔内对应设有入水孔和过水孔;所述出水面板设于转动盘的下方,出水面板转动时带动转动盘一起旋转,使转动盘各分水腔的入水孔择一或全部与固定盘的通水孔相通。该出水面板由大面板及至少一小面板组成,该大、小面板上均布设有出水孔,该大面板的中部设有透空部,小面板嵌置在大面板的透空部。该花洒本体的功能水腔室内设有一具有若干斜水孔的斜水体。该花洒还包括有功能水组件,该功能水组件由叶轮与转子组成,叶轮枢设在花洒本体功能水腔室的斜水体内,转子设于叶轮的下方随叶轮转动。该叶轮的底部向下凸出数个具倒勾的扣爪,转子中部凸设有转轴,转轴中部贯设轴孔,外周设有扣槽,转子的转轴穿过转动盘与上盖的透空部以及固定盘的中心孔利用扣槽与叶轮扣爪配合连接在一起。该出水面板的其中一小面板与转子连接,该小面板随转子同步转动。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多功能花洒将部分功能水腔设置在花洒本体的顶部,以充分利用花洒内部空间,如此可以降低花洒整体的高度,使花洒外型更轻薄、小巧,同时相对的节省了材料,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分解图一;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分解图二 ;图5为本技术实施状态图一(旋转水出水模式);图6为本技术实施状态图二 (花洒水出水模式);图7为本技术实施状态图三(混合水出水模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说明。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多功能花洒结构,包括有花洒本体I、固定盘2、转动盘3、上盖4、功能水组件5及出水面板6。所述花洒本体I具有一连接水源的进水口 11与一连通该进水口的出水口 12组成进水水路,该花洒本体I的顶部间隔设有一功能水腔室13以及一对应出水口 12的进水腔室14,该功能水腔室13内设有一斜水体15,斜水体1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斜水孔151 ;所述固定盘2密封盖合在该功能水腔室13和进水腔室14上,分设有导水孔21和通水孔22,导水孔21与功能水腔室13相通,通水孔22与进水腔室14对应相通,并固定盘2的中部设有中心孔23,该导水孔21和通水孔22上都设有猫眼垫;所述转动盘3与上盖4配合可转动的设于固定盘2的下方,转动盘3与上盖4的中部均为透空,上盖4与转动盘3结合使转动盘3分隔形成两独立的分水腔31、32,该分水腔31、32内对应设有入水孔311、321和过水孔312、322,两分水腔31、32的入水孔可择一或全部与固定盘2的通水孔22相通,两分水腔31、32的过水孔312、322分别与固定盘2的导水孔21和出水面板6对应相通,组成两条水道;所述功能水组件5由叶轮51与转子52组成,叶轮51可转动的枢设在花洒本体功能水腔室的斜水体15内,叶轮51由数个叶片511环绕组成,叶轮51的底部中心处向下凸出数个具倒勾的扣爪512 ;转子52设于叶轮51的下方,转子中部凸设有转轴521,转轴521中部贯设轴孔522,外周设有扣槽523,转子的转轴521穿过转动盘3与上盖4的透空部以及固定盘的中心孔23利用扣槽523与叶轮的扣爪512对应扣合使转子52与叶轮51连接在一起,并且随叶轮51 —起转动,本实施例利用该功能水组件5可组成旋转水,具体实施不以此为限,该功能水组件5还可采用其它结构,组成另一种形式的功能水;所述出水面板6设于转动盘3的下方,由大面板61和小面板62组成,该大、小面板61、62上均布设有出水孔611、621,大面板61与转动盘3连接,大面板61转动时带动转动盘3 —起转动,该大面板61的中部设有透空部612,小面板62与转子52连接(可通过卡扣连接)并活动嵌置在大面板61的透空部612内,该小面板62随转子52同步转动,并且该小面板内还板可安装气泡水结构件(该气泡水结构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上述各构件组成花洒使用时,如图5所示,转动出水面板6连动转动盘3 —起转动,使转动盘3分水腔31的入水孔311与固定盘2通水孔22相通,此时的水路走向是水由花洒本体的出水口 12经进水腔室14通过固定盘2的通水孔22进入转动盘3的分水腔31中,再由分水腔31的过水孔312连通固定盘2的导水孔21,将水引入花洒本体I顶部的功能水腔室13内,通过斜水体15的斜水孔151冲击叶轮51的叶片511,使叶轮51带动转子52及小面板62转动,同时水由转子转轴上的轴孔522连通至小面板的出水孔621流出,只形成花洒中部出水(旋转气泡水)的出水模式。如图6所示,转动出水面板6连动转动盘3 —起转动,使转动盘3分水腔32的入水孔321与固定盘2通水孔22相通,此时的水路走向是水由花洒本体的出水口 12经进水腔室14通过固定盘2的通水孔22进入转动盘3的分水腔32中,由分水腔32的过水孔322连通至转动盘3下方的出水面板6,由大面板61的出水孔611流出,只形成花洒水的出水模式。再如图7所示,当转动出水面板6连动转动盘3 —起转动,使转动盘3分水腔31、 32的入水孔311、321同时与固定盘2通水孔22相通,此时的水路走向是水由花洒本体的出水口 12经进水腔室14通过固定盘2的通水孔22进入转动盘3的两分水腔31、32中,一路由分水腔31的过水孔312连通固定盘2的导水孔21,将水引入花洒本体I顶部的功能水腔室13内,通过斜水体15的斜水孔151冲击叶轮51的叶片511,使叶轮51带动转子52及小面板62转动,同时水由转子转轴上的轴孔522连通至小面板的出水孔621流出;另一路由分水腔32的过水孔322连通至转动盘3下方的出水面板6,由大面板61的出水孔611流出,这时大小面板同时出水,形成花洒水和旋转水混合出水的模式。由上述可见,本技术的多功能花洒将部分功能水腔设置在花洒本体的顶部,充分利用花洒内部空间,如此可以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花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花洒包括有花洒本体、固定盘、转动盘、上盖及出水面板;所述花洒本体具有相通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花洒本体的顶部至少间隔一功能水腔室和一对应出水口的进水腔室;?所述固定盘密封盖合在该功能水腔室和进水腔室上,并设有与进水腔室相通的通水孔以及与功能水腔室相通的导水孔,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转动盘与上盖配合可转动的设于固定盘的下方,转动盘与上盖的中部为透空,该转动盘上分隔至少两独立的分水腔,各分水腔内对应设有入水孔和过水孔;?所述出水面板设于转动盘的下方,出水面板转动时带动转动盘一起旋转,使转动盘各分水腔的入水孔择一或全部与固定盘的通水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