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812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包括本体、斜水体、转子、分水盘、进气阀、出水面板、磁性元件和密封件。斜水体安装在本体容置腔中,斜水体上开设斜水口;转子安装在斜水体的下方,周边具有正对斜水口的叶片,还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分水盘位于转子的下方,分水盘上开设分水孔;出水面板位于分水盘的下方,出水面板上开设若干出水孔和一个进气孔;进气阀安装在分水盘和出水面板之间,进气阀上方形成气水混合槽,气水混合槽底部开设水流孔并形成进气槽,进气槽底部开设气流孔,气流孔的孔缘向下延伸接至出水面板的进气孔,进气槽中安装弹簧和与第一磁性元件配合的第二磁性元件。此结构简单,水花形态独特,按摩和吸气含氧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洒,与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花洒的出水结构有很多,所产生的功能水也有很多,比如有花洒水、按摩水和混合水等等。其中,花洒水仅具有冲淋作用,不具有按摩作用;按摩水是通过吸气含氧结构所形成,在冲淋时同时按摩身体;混合水则是同时具有花洒水和按摩水的作用。但是,现有花洒一经功能切换,出水方式也就固定,不具有时而花洒水时而按摩水的动态变化,水花形态单一,按摩效果欠佳。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研发出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其结构简单,水花形态独特,按摩和吸气含氧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包括本体、斜水体、转子、分水盘、进气阀、出水面板、磁性元件和密封件;斜水体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斜水体上开设斜水口与本体的水流通道相通;转子安装在斜水体的下方,转子的周边具有正对斜水口的叶片,转子的周边还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分水盘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并位于转子的下方,分水盘上开设分水孔;出水面板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并位于分水盘的下方,出水面板上开设若干出水孔和一个进气孔;进气阀安装在分水盘和出水面板之间,进气阀上方形成气水混合槽,气水混合槽与分水盘的分水孔相对且气水混合槽底部开设水流孔,气水混合槽中在偏离分水盘的分水孔而正对转子安装第一磁性元件的圆周位置形成进气槽,进气槽底部开设气流孔,气流孔的孔缘向下延伸接至出水面板的进气孔,进气槽中安装弹簧和与第一磁性元件配合的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受弹簧作用封住气流孔而受第一磁性元件吸引开启气流孔;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所述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先安装固定座,斜水体安装固定座的下方。所述本体的容置腔中心形成内螺纹柱,固定座、斜水体、转子、分水盘、进气阀和出水面板的中心开设安装孔,螺丝套穿置在上述安装孔中,螺钉穿过螺丝套连接在内螺纹柱上,盖子盖在出水面板的安装孔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都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顶部形成凹槽,分水盘的底部对应形成导柱,弹簧套在导柱上且设在凹槽,弹簧的两端抵在分水盘的底部和第二磁性元件凹槽的底部。所述气流孔的孔缘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套,出水面板进气孔的孔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管,连接套和连接管插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时,水流经过本体、斜水体、转子、分水盘、进气阀和出水面板流出。当水流从斜水口冲出时推动转子的叶片转动,使转子旋转,当第一磁性元件处于第二磁性元件上方时,两个磁性元件相吸,第二磁性元件压缩弹簧向上移而开启气流孔,此时花洒处于吸气状态,空气由出水面板的进气孔进入花洒中,经进气阀的气流孔、进气槽进入气水混合槽,与从分水盘流出的水进行气水混合,混合后的气水再经进气阀的水流孔从出水面板喷出,形成含氧按摩水;当第一磁性元件偏离第二磁性元件上方后,第二磁性元件失去第一磁性元件吸引而在弹簧作用下向下移,重新封住气流孔,此时花洒处于不吸气状态,花洒中没有空气进入,从分水盘流出的水直接经进气阀的水流孔从出水面板喷出,形成为普通花洒水。这样,本专利技术受水流、斜水体和转子作用,控制水花有规律地吸气不吸气吸气……,时而呈吸气含氧的按摩水,时而呈普通花洒水,形成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动态变化,形态独特的全新水花,冲淋和按摩交替进行,使用效果更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仰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剖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水盘俯视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水盘仰视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气阀俯视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气阀仰视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斜水体俯视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斜水体仰视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子俯视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水面板俯视 图12是本专利技术在吸气状态的示意 图13是本专利技术在未吸气状态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 本体I进水端11出水端12 螺纹接头13容置腔14水流通道15 内螺纹柱16 斜水体2斜水口 21 转子3叶片31嵌槽32 分水盘4分水孔41导柱42 进气阀5气水混合槽51 水流孔52 进气槽53气流孔54连接套55 出水面板6出水孔61进气孔62 连接管63 第一磁性元件7第二磁性元件8 凹槽81 弹簧9 固定座10 螺丝套20 螺钉30 盖子40 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 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包括本体I、斜水体2、转子3、分水盘4、进气阀5、出水面板6、磁性元件7和8、密封件(如橡胶密封圈)。·本体I是花洒的基本构件,具有螺纹接头13、进水端11、水流通道15、出水端12和容置腔14。螺纹接头13安装在进水端11,水流通道15连接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容置腔14位于出水端12,容置腔14用于组装其它构件。斜水体2安装在本体I出水端12的容置腔14中。如图8和图9所示,斜水体2上开设斜水口 21与本体I的水流通道15相通。转子3安装在斜水体2的下方。如图10所示,转子3的周边具有正对斜水口 21的叶片31,转子3的周边还形成嵌槽32安装第一磁性元件7。分水盘4安装在本体I出水端12的容置腔14中,并位于转子3的下方。如图4和图5所不,分水盘4上开设分水孔41。出水面板6安装在本体I出水端12的容置腔14中,并位于分水盘4的下方。如图11所不,出水面板6上开设若干出水孔61和一个进气孔62。进气阀5安装在分水盘4和出水面板6之间。如图6和图7所示,进气阀5上方形成气水混合槽51,气水混合槽51与分水盘4的分水孔41相对,气水混合槽51底部开设水流孔52,气水混合槽51中在偏离分水盘4的分水孔41而正对转子3安装第一磁性元件7的圆周位置形成进气槽53,进气槽53底部开设气流孔54,气流孔54的孔缘向下延伸接至出水面板6的进气孔62。为了使气流孔54和进气孔62连接牢固而保证花洒顺利吸气,在气流孔54的孔缘向下延伸形成连接套55,出水面板6进气孔62的孔缘向上延伸形成连接管63,连接套55和连接管63插接在一起。第二磁性元件8和弹簧9安装在进气槽53中,第二磁性元件8是与第一磁性元件7配合,第一磁性元件7和第二磁性元件8可以都为磁铁,也可以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可被磁性吸附的元件。第二磁性元件8受弹簧9作用封住气流孔54而受第一磁性元件7吸引开启气流孔54。为了方便组装,此实施例在第二磁性元件8的顶部形成凹槽81,分水盘4的底部对应形成导柱42,弹簧9套在导柱42上且设在凹槽81,弹簧9的两端抵在分水盘4的底部和第二磁性元件8凹槽81的底部。上述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图中所示为Ο-ring针对不同构件选用相应尺寸。为了方便组装,此实施例先在本体I出水端12的容置腔14中安装固定座10,斜水体2安装固定座10的下方。本体I的容置腔14中心形成内螺纹柱16,固定座10、斜水体2、转子3、分水盘4、进气阀5和出水面板6的中心开设安装孔,螺丝套20穿置在上述安装孔中,螺钉30穿过螺丝套20连接在内螺纹柱16上,盖子40盖在出水面板6的安装孔上。当然,各构件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配合图12和图13所示,水流经过本体I、固定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感按摩水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斜水体、转子、分水盘、进气阀、出水面板、磁性元件和密封件;斜水体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斜水体上开设斜水口与本体的水流通道相通;转子安装在斜水体的下方,转子的周边具有正对斜水口的叶片,转子的周边还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分水盘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并位于转子的下方,分水盘上开设分水孔;出水面板安装在本体出水端的容置腔中,并位于分水盘的下方,出水面板上开设若干出水孔和一个进气孔;进气阀安装在分水盘和出水面板之间,进气阀上方形成气水混合槽,气水混合槽与分水盘的分水孔相对且气水混合槽底部开设水流孔,气水混合槽中在偏离分水盘的分水孔而正对转子安装第一磁性元件的圆周位置形成进气槽,进气槽底部开设气流孔,气流孔的孔缘向下延伸接至出水面板的进气孔,进气槽中安装弹簧和与第一磁性元件配合的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受弹簧作用封住气流孔而受第一磁性元件吸引开启气流孔;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华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凯美欧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