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祁健专利>正文

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8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软管外套置有流量调节器,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的一个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浮动体、连接在浮动体下侧端面处的密封件,该浮动体内有空腔,壳体下端有输液通道口,其特征在于:浮动体上具有连通外部与内部空腔的细孔,该细孔的直径保证在从开始输液到输液完成时间段内,经细孔流入药液与浮动体的重量之和,恰好大于,浮动体所受的浮力。随着输液的进行,药液不断进入空腔内,浮动体的总体重量不断增加,直至当输液将近完成时,密封件封盖住输液通道口,并在正常输液的形式下,永远封盖住输液通道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静脉输液时能自动封闭输液管路,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并同时具备自毁功能的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属于医疗卫生

技术介绍
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广泛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这样对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没有在药液输完时的自动封闭功能,存在着空气进入患者静脉、回血等可能,给患者带来极不安全的因素,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此,很多具有药液输完时能自动封闭管路功能的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被专利技术 出来,如中国专利CN201643132、CN101700421、CN201564868等公开的输液器,尽管其名称不一,结构不同,均是在输液器的滴斗内加装了一个浮阀或浮子,当药液未输完时,浮阀或浮子打开或上浮,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阀或浮子自动封闭输液管路,从而杜绝空气进入患者静脉、回血等可能。为防止交叉感染,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使用后,需集中回收销毁。为此,当药液输完时,经人为操作,即可被毁坏而不能被重复使用的“自毁式”输液器被专利技术出来,如中国专利CN2553807、CN102319463等,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CN2812959,它包括一次性注射针、软管、流量调节器、保护套,插瓶针、滴管和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为管状,其内设有一自毁拉芯,该自毁拉芯的头部为一活塞,该自毁拉芯的下部为一可直接连接于所述输液器软管的收缩管体,并在该收缩管体预定高度的位置上设有一便于折断的切口。上述各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自毁式”输液器实质上是手动自毁式输液器,必须患者或医务人员手动操作,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毁,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药液即将输完时,浮动体能很好地封闭输液通道并同时具备自毁功能的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的一个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浮动体、连接在浮动体下侧端面处的密封件,该浮动体内有空腔,壳体下端有输液通道口,其特征在于浮动体上具有连通外部与内部空腔的细孔,该细孔的直径保证在从开始输液到输液完成时间段内,经细孔流入药液与浮动体的重量之和,恰好大于,浮动体所受的浮力。上述力学控流作用是指,在经细孔流入浮动体内部空腔的药液质量小于额定质量时,浮动体呈悬浮状态。从开始输液时,随着输液的进行,药液不断经细孔进入浮动体空腔内,浮动体的总体重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细孔的限制,此时浮动体的总体重量仍小于其完全浸入药液中所受的浮力,浮动体呈悬浮状态,浮动体上的密封件不能封盖住输液通道口,输液正常进行。当输液将近完成时,浮动体而下降,直至其下端的密封件封盖住输液通道口,使空气不能进入到通道口下端的输液管路中,从而防止了空气进入到患者的体内,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此时,经细孔流入空腔的药液足够,浮动体的总体重力恰好大于浮动体完全浸入药液中所受的浮力。 由于细孔直径很小,进入浮动体空腔内的药液很难从空腔内流出。再次使用,即使浮动体完全浸入药液中,其所受的浮力不足以克服空腔内的药液重力与浮动体的重力之和,在正常输液形式下,浮动体的密封件始终封盖住输液通道口,无法再顺利地进行输液。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毁,排除了需手动操作的安全隐患,方便地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浮动体空腔内置有吸水材料。上述吸水材料可采用生物学性能、药物相溶性符合要求的一切吸水材料,如医用海绵。上述各技术方案更有效地保证了进入空腔内的药液不易流出,进一步提高了自毁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密封件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如硅胶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安全阀机构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所述壳体为滴斗的本体。较佳地,所述壳体、浮动体采用生物学性能、药物相溶性符合要求的任意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密封件呈平面状构件。较佳地,所述密封件呈曲面状构件。 较佳地,所述密封件形成锥面体。较佳地,细孔的直径小于O. 5mm,大于O. 1mm。再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它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导向装置,上述阀体通过该导向装置仅能在沿壳体的中轴线方向自由运动,确保在输液即将结束前,上述细孔始终浸入在药液中。上述导向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浮动体上连接导向杆,壳体内有与之连接的导向件,上述导向杆与导向件配合,可沿导向件在滴斗的中轴线方向上自由运动。上述导向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通过浮动体外壁与壳体内壁间的间隙配合,实现浮动体运动导向,保证了浮动体不会偏离壳体的中轴线。上述导向装置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通过浮动体外壁与连接在壳体上的导向件配合,保证了浮动体沿壳体的中轴线运动。又一技术方案为所述内有吸水材料的浮动体,其整体重心位于浮动体的偏下位置,并位于整体的中心线上。该技术方案将浮动体设计制造成偏重结构,保证浮动体的悬浮状态和下降姿态,在重力作用下,引导浮动体下降到位,封闭输液通道。又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它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相连接的用于限制阀体上升高度的限位件。根据实际需求,可生产出具有不同规格细孔孔径或具有不同细孔数的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以控制允许输入患者的药液量,如500ml、1000ml、1500ml等,使得输液将近完成时,密封件恰好能封盖住输液通道口,浮动体的总体重量恰好大于其全部浸入药液中所受的浮力。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4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5为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6为本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7为本技术第六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8为本技术第七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9为本技术第八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0为本技术第九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1为本技术第十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2为本技术第i^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3为本技术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4为本技术第十三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5为本技术第十四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附图16为本技术第十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壳体I ;2、壳体II ;3、导向件;4、导向杆;5、密封件;6、浮动体;7、通孔;8、三通;9、通道口 ;10、医用海绵;11、细孔;12、空腔;13、插瓶针;14、滴斗;15、软管;16、药液过滤器;17、静脉输液针;18、流量调节器;19、药液通孔;20、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所示的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为一个将安全阀机构设置于所述滴斗内的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其滴斗本体即安全阀机构的壳体,考虑到制造方便,该壳体由壳体I I、壳体II 2组成。该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毁式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的一个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浮动体、连接在浮动体下侧端面处的密封件,该浮动体内有空腔,壳体下端有输液通道口,其特征在于:浮动体上具有连通外部与内部空腔的细孔,该细孔的直径保证在从开始输液到输液完成时间段内,经细孔流入药液与浮动体的重量之和,恰好大于,浮动体所受的浮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健
申请(专利权)人:祁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