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便于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的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内,前片、后片对应位置设有锁扣件,前片和后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前片、后片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支撑翼,分别对应连接,膨胀体的前片和后片两侧设有扩张翼。引流时,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能够迅速地将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吸引到袋体内,便于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引流导管连接,可产生负压,并利用负压对手术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进行术后引流收集的负压引流袋。属于医疗卫生
技术介绍
目前对手术患者进行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引流的负压装置,绝大部分采用硅胶负压球、PVC圆柱形负压罐,对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结构缺陷,没有相应的锁扣结构,在排空引流液恢复负压状态时,操作不便。为此,一些带锁扣的负压引流容器被专利技术出来,尽管它们名称不一,但工艺、结构大体相同,都主要由袋体、弹簧和可折弯的膨胀体构成,典型的有CN207898707U、CN204972416U分别公布的中国专利,引流时,通过折弯膨胀体下翼,脱开锁扣,释放弹簧,顶开膨胀体,在袋体内产生负压,通过引流导管吸引出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至袋体内,袋体吸满后,打开排液阀,挤压排空引流液并合上锁扣,关闭排液阀,负压引流容器恢复到初始状态,又可以进行下一轮引流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在产生负压后,袋体两侧边缘缺少支撑,由于负压作用,被吸入膨胀体内,造成负压值大幅降低,实际引流量与袋体表面标称容积的误差加大,影响医务人员对引流状态和效果的判断,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便于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的负压引流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袋体、排液管顺序连接,单向阀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内,前片、后片对应位置设有锁扣件,前片和后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前片、后片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支撑翼,分别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膨胀体的前片和后片两侧设有扩张翼。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引流时,将负压引流袋与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引流导管连接,关闭排液管,折弯排液管位置旁膨胀体的前片、后片上连接在一起的支撑翼,脱开前片、后片之间的锁扣件,释放弹簧,顶开膨胀体,带动袋体膨胀扩张,袋体内负压升高,膨胀体的前片、后片两侧的扩张翼阻止袋体两侧被吸入膨胀体内。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能够迅速地将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吸引到袋体内,便于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膨胀体的后片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进液管;2、袋体;3、单向阀;4、前片;5、后片;6、弹簧;7、排液管;41、前片的上支撑翼;42、前片的扩张翼;43、前片的锁扣件;44、前片的下支撑翼;51、后片的上支撑翼;52、后片的扩张翼;53、后片的锁扣件;54、后片的下支撑翼。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本技术的实施例所示的负压引流袋,进液管1、袋体2和排液管7顺序连接,单向阀3连接在进液管1上,膨胀体由前片4和后片5组成,封装在袋体2内,前片4、后片5对应位置设有前片4的锁扣件43和后片5的锁扣件53,前片4和后片5之间安装有弹簧6,前片4、后片5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前片4的上支撑翼41、前片4的下支撑翼44、后片5的上支撑翼51、后片5的下支撑翼54,分别对应连接,膨胀体的前片4和后片5两侧设有前片4的扩张翼42、后片5的扩张翼52。负压引流时,关闭排液管7,折弯排液管7位置旁膨胀体的前片4、后片5上连接在一起的前片4的下支撑翼44和后片5的下支撑翼54,脱开前片4、后片5之间锁扣件43与53的连接,释放弹簧6,顶开膨胀体,带动袋体2膨胀扩张,袋体2内负压升高,膨胀体的前片4、后片5两侧的扩张翼42与52阻止袋体2两侧被吸入膨胀体,迅速地将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吸引到袋体2内,袋体2吸满后,打开排液管7,挤压袋体2和膨胀体排空引流液,合上前片4、后片5的锁扣件43与53,关闭排液管7,负压引流袋恢复到初始状态,又可以进行下一轮引流操作。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当然,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本技术有多种实施形式和等同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在此就不详述。采用上述等同替代方案当然落入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技术,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但是,在本技术的
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技术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技术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袋体、排液管顺序连接,单向阀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内,前片、后片对应位置设有锁扣件,前片和后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前片、后片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支撑翼,分别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膨胀体的前片和后片两侧设有扩张翼。/n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袋体、排液管顺序连接,单向阀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健,
申请(专利权)人:祁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