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78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滴管,包括滴管、设置在滴管内的控流通道及控流通道内可活动的浮动阀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液器滴管在滴管内设置控流通道,在控流通道内设置活动的浮动阀塞,使得当输液结束时,浮动阀塞能够自动封闭滴管的出液口,又能在更换输液瓶时自动地解除封闭,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安全输液器滴管。技术背景现有的输液器滴管包括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管体,液体从进液口进入管体,再直接从出液口滴下。这种结构的输液器滴管没有自动封闭作用,当药液快流完需要更换输液瓶时,存在不安全隐患。如果输液器的注射入口在人体的静脉负压区段,那么进入输液管路的空气将被吸入到静脉血管中,给人体造成损害;如果注射入口在人体的静脉正压区段,连接注射针的下导管中药液不断减小,直至人体静脉血压与输液器下导管中的药液压力平衡时,药液停止流动,但当病人肢体移动时,就会导致血压变动从而打破压力平衡,静脉中的血会流向输液管的导管,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形成血栓,堵住注射针管,更换新的输液瓶后,也无法换药继续注射,而需重新更换针管然后重新注射新的人体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输液器滴管,以解决当药液快流完需要更换输液瓶,目前的输液器滴管无法自动封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滴管,包括滴管、设置在滴管内的控流通道及控流通道内可活动的浮动阀塞。进一步地,滴管为分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及连接在上壳体的下壳体,上壳体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器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管(10)、设置在所述滴管(10)内的控流通道(20)及所述控流通道(20)内可活动的浮动阀塞(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华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