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清洗器及其支撑体,包括储液瓶体、瓶盖和导管,瓶盖设有出液口,导管位于储液瓶体内,导管具有的出液端和入液端,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入液端端口与出液口之间至少设有一折弯,入液端延伸至储液瓶体底面与侧面交接处,入液端端口边缘设有供流体流入所述导管的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鼻腔清洗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可以减少洗鼻剂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上述鼻腔清洗器的支撑体,包括支撑板和与支撑板连接的侧板,支撑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鼻腔清洗器的支撑孔,支撑孔具有分别用于与瓶体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体相比于现有技术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腔清洗器及其支撑体。
技术介绍
鼻腔清洗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现有的鼻腔清洗器包括储液瓶体、瓶盖和导管,瓶盖上设有出液口,导管位于储液瓶体内并与出液口连接,导管垂直于瓶底,储液瓶内装有配好的洗鼻剂,使用的时候将出液口紧贴一个鼻孔,通过手对弹性瓶体施加压力,将专用的洗鼻剂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另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通过以上路径,借助于洗鼻剂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病菌及污垢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恢复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达到保护鼻腔的目的。 由于现有的鼻腔清洗器在使用过程中,导管始终与瓶底垂直,且导管入液端与瓶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洗鼻剂的液面低于导管入液端时,即洗鼻剂液面与导管入液端之间有空隙,用手按压瓶体产生的压力会通过间隙释放掉,无法将洗鼻剂送入鼻孔,只有当洗鼻剂的液面淹没导管入液端时,剩下的洗鼻剂才能能被压入鼻孔,而此时无论如何晃动、倾斜瓶体,都无法让洗鼻剂的液面淹没导管入液端,剩余的洗鼻剂只能倒掉,造成浪费,且瓶体底部面积越大,浪费的洗鼻剂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洗鼻剂浪费的鼻腔清洗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鼻腔清洗器,包括储液瓶体、瓶盖和导管,所述瓶盖设有出液口,所述导管位于储液瓶体内,所述导管具有出液端和入液端,所述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入液端端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至少设有一折弯,所述入液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瓶体底面与侧面交接处,所述入液端端口边缘设有供流体流入所述导管的切口。这样,当洗鼻剂的液面低于导管入液端时,即洗鼻剂的液面高度不足时,将瓶体倾斜,使剩余的洗鼻剂朝导管入液端方向汇聚,由于此时导管入液端位于所述瓶体底面与侧面交接处,相对于瓶体底部来说,这里的空间狭小,洗鼻剂汇集到这里,液面高度会提升,淹没导管入液端,剩余的洗鼻剂通过入液端端口边缘的切口进入导管,可以继续被挤压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洗鼻剂的浪费。因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减少洗鼻剂浪费的有益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口为圆弧切口、多边形切口、波浪状切口或锯齿状切口。在入液端端口边缘设有圆弧切口、多边形切口、波浪状切口或锯齿状切口,可以使导管与瓶体连通,洗鼻剂通过圆弧切口、多边形切口、波浪状切口或锯齿状切口进入导管,使洗鼻剂更容易被挤压出导管,进而流出瓶体,使洗鼻剂的流动更加顺畅,在此基础上,圆弧切口、多边形切口、波浪状切口或锯齿状切口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盖壁上或所述瓶体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出液口或导管内嵌有单向止逆阀。为了使手按压瓶体后产生的形变得以恢复,同时避免挤出的洗鼻剂回流至瓶体内,污染洗鼻剂,因此在瓶盖壁上或瓶体壁上嵌有单向进气阀并在出液口或导管内嵌有单向止逆阀,当按压瓶体时,瓶体的气压将洗鼻剂挤出,松开手时,单向止逆阀阻止已经挤出的洗鼻剂回流至瓶体内,同时外界大气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瓶体,使瓶体恢复原状,使瓶体可以进行持续挤压,不断地将洗鼻剂挤压入鼻孔。使整个使用过程流畅、舒适。所述单向进气阀和止逆阀均采用嵌入式安装,即所述单向进气阀和单向止逆阀单独生产装配;所述瓶盖壁上或瓶体壁上开设安装孔,然后将单向进气阀嵌入瓶盖壁上或瓶体壁上;将单向止逆阀嵌入出液口或导管内,这样可使加工和装配更加方便,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当单向止逆阀或单向进气阀出故障时,只要更换新的单向止逆阀或单向进气阀即可,不必更换整个瓶盖,这样使得鼻腔清洗器的维修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体侧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设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且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连接 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现有的鼻腔清洗器采用的瓶体大多为圆柱体,这种瓶体受到手指按压时,由于圆柱形本身具有径向张力,按压时,手受到的阻力较大,长时间按压时后,手指会产生疲劳;同时,按压瓶体产生的形变较小,挤出的洗鼻剂较少,使得流入鼻孔内的洗鼻剂流速慢、流量少、这样需要按压很多次才能把大部分洗鼻剂按压出来。本技术提供的鼻腔清洗器,使用时,用手按压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由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均为平面,不会存在径向张力,因此按压时受到的阻力小,同时按压产生的形变较大,使得挤出的洗鼻液相对于现有的鼻腔清洗器来说,流量更多,流速更快更稳定,使得使用过程更加流畅、舒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面上端与所述第二平面上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平面下端与所述第二平面下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平面上端的长度小于下端的长度,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尺寸相同。这样,使得瓶底的面积大于瓶体顶面的面积,瓶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瓶体的重心相对降低,放置时会更加稳定,不容易倒。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够减少洗鼻剂浪费;操作更加方便、舒适;放置更加稳定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所述鼻腔清洗器的支撑体,包括支撑板和与支撑板连接的侧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鼻腔清洗器的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抵接。
技术介绍
中,鼻腔清洗器使用完后,需要用与之配套的支撑体将鼻腔清洗器放置起来,支撑体用于支撑瓶体和瓶盖,瓶体倒置放置在支撑体上,瓶盖正立在支撑体上,以使瓶体和瓶盖保持干燥,不进灰尘,但由于
技术介绍
中的瓶体为圆柱体,瓶体倒置时,瓶体与地面垂直,瓶体外壁光滑,因此必须在支撑体上设置承托部,用于承托瓶体侧壁至瓶口之间的部位,才能将瓶体稳固的放置在支撑体上,否者瓶体就会穿过支撑体而掉下来;而本技术提供的鼻腔清洗器,瓶体侧面第一平面上端的长度小于下端的长度;第一平面上端与第二平面上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平面下端与第二平面下端的距离,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尺寸相同,因此瓶体正立时,瓶体呈上小下大的形状,当瓶体倒置时,瓶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在所述支撑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鼻腔清洗器支撑孔,所述支撑孔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抵接。因此当瓶体倒置时,瓶体瓶口部分穿过所述支撑孔,瓶体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分别与支撑孔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抵接,由于此时瓶体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因此瓶体始终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孔上方,即可保证瓶 体不会穿过所述支撑孔而掉下来,瓶体可以稳固的放置在支撑体上,因此不需要承托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支撑体节省了材料和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
技术介绍
中的鼻腔清洗器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腔清洗器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腔清洗器使用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管下端口设有波浪形切口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管下端口设有锯齿形切口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瓶体结构示意图;图8所不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腔清洗器,包括储液瓶体、瓶盖和导管,所述瓶盖设有出液口,所述导管位于储液瓶体内,所述导管具有出液端和入液端,所述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端端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至少设有一折弯,所述入液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瓶体底面与侧面交接处,所述入液端端口边缘设有供流体流入所述导管的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洲平,徐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徐亚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