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包括挂架,悬在此挂架上的颈椎头套,以及牵引此颈椎头套用的升降牵引机构,所述挂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挂部和卡固用的卡部,所述升降牵引机构安装在此挂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进行颈椎牵引时,挂架的卡部卡在门框或其他可卡固用的地方,患者将头部套在颈椎头套内,调整至适宜姿势后,通过升降牵引机构对颈椎头套施加向上的牵引力,经牵引治疗后颈椎不适的症状随治疗而得到缓解;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挂架和颈椎头套等组成,卡固使用和收叠都十分方便,具有结构轻巧、价格便宜、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牵引力大小任意可调、使用舒适的特点,便于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椎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使用电脑和长时间开车,会使颈椎感到酸痛、僵硬,部分人会头晕、头痛,这就是所谓的颈椎病,颈椎病以牵引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市场上的牵引设备存在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牵引过程不舒适、牵引力不够达不到治疗效果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申请号为201220013682. 6,名称为“一种新型颈椎牵引仪”的技术,此牵引仪包括支架、悬在支架上的颈椎头套和牵引颈椎头套升降用的挂钩组件,所述颈椎头套包括枕带和颌带,该枕带和颌带分别呈V字型悬挂在所述支架上,在该枕带和颌带的V型端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围成夹持人头颈部的颈带。·进行颈椎牵引时,患者手持颈椎头套使之下降至适宜的高度,将头部套在颈椎头套内,调整至适宜姿势后,通过挂钩组件对颈椎头套施加向上的牵引力。但是,这种牵引仪的支架由横梁、立柱和支脚等组装而成,支架的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不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并随时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包括挂架,悬在此挂架上的颈椎头套,以及牵引此颈椎头套用的升降牵引机构,所述挂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挂部和卡固用的卡部,所述升降牵引机构安装在此挂部上。所述升降牵引机构包括滑轮组件、吊索、吊杆和牵引重物,滑轮组件包括动滑轮组和安装在所述挂部的定滑轮组,吊索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组上,此吊索的另一端以回形针的方式绕过上述定滑轮组和上述动滑轮组后连接牵引重物,所述颈椎头套挂在吊杆上,此吊杆悬在上述动滑轮组上。所述定滑轮组和所述动滑轮组分别对应包括一个第一定滑轮和一个第一动滑轮。所述定滑轮组包括通过滑轮架安装在挂部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动滑轮组包括安装在另一滑轮架上的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上下依次排列;所述吊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动滑轮上,此吊索的另一端以回形针的方式依次绕在上述第一定滑轮、上述第一动滑轮、上述第二定滑轮和上述第二动滑轮后连接上述牵弓I重物。所述定滑轮组还包括安装在第二定滑轮外侧的第三定滑轮,所述动滑轮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动滑轮外侧的第三动滑轮,所述吊索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动滑轮绕出后依次绕过第三定滑轮和第三动滑轮后连接所述牵引重物。所述滑轮组件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挂部上的导向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组包括滑轮架和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呈三角排列安装在此滑轮架上;所述动滑轮组包括另一滑轮架和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第三动滑轮呈三角排列安装在此另一滑轮架上;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以上下对顶的方式设置,上述吊索的一端连接上述牵引重物,此吊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上述两个导向定滑轮后,以回形针的方式依次绕过第三动滑轮、第二动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后固定在第一动滑轮或对应的另一滑轮架上。所述颈椎头套包括枕带和颌带,枕带和颌带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形成闭环结构,且此枕带和此颌带的端部通过挂带悬挂在上述吊杆上。所述枕带和所述颌带上连接有调整此枕带和此颌带之间间距的连接带。所述颌带短于所述枕带。所述挂部采用直杆结构,所述卡部采用杆件弯成直钩结构,其中,所述挂部的端部·或者中部连接所述卡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进行颈椎牵引时,挂架的卡部卡在门框或其他可卡固用的地方,患者坐在预先设置的适宜高度的凳子上,手持颈椎头套使之下降至适宜的高度,将头部套在颈椎头套内,调整至适宜姿势后,通过升降牵引机构对颈椎头套施加向上的牵引力,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根据病情选用适宜的牵引力,一次牵引5-30分钟即可;也可连续牵引至2至3个疗程,颈椎不适的症状随治疗而得到缓解;由于本技术主要由挂架和颈椎头套等组成,挂架尺寸较小且易于收叠,有利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并随时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二、升降牵引机构中共采用8个滑轮,只需采用较轻的牵引重物即可产生较大的牵引力,并良好的牵引治疗效果,而且由于牵引重物较轻,也易于收叠,便于随身携带使用;三、颌带短于枕带,适用于各年龄层的使用者,可以调整头部至较佳的牵引姿势,提高牵引的舒适度,进而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四、挂架采用直杆结构及杆件弯成的直钩结构,承载力能够达到200斤左右,卡固使用和收叠都十分方便,本技术具有结构轻巧、价格便宜、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小、牵引力大小任意可调、使用舒适的特点,便于家庭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颈椎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挂架 I挂部11卡部 12升降牵引机构2滑轮组件 21定滑轮组21a第一定滑轮211a滑轮架212a第二定滑轮213a第三定滑轮214a动滑轮组 21b第一动滑轮211b滑轮架 212b第二动滑轮213b第三动滑轮214b导向定滑轮211吊索 22吊杆23牵引重物 24颈椎头套3颌带 31枕带32连接带 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至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包括挂架I、升降牵引机构2和颈椎头套3。挂架I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挂部11和卡部12,挂部11采用直杆结构,卡部12采用杆件弯成直钩结构。挂部11的端部或者中部连接卡部12,升降牵引机构2安装在挂部11上。升降牵引机构2包括滑轮组件21、吊索22、吊杆23和牵引重物24,滑轮组件21包括定滑轮组2Ia和动滑轮组21b,定滑轮组2Ia安装在挂部11,吊索22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组21b上,吊索22的另一端以回形针的方式绕过动定滑轮组21a和动滑轮组21b后连接牵引重物24,颈椎头套3挂在吊杆23上,吊杆23悬在动滑轮组21b上。滑轮组件21中的定滑轮组21a和动滑轮组21b可以通过多种实施方式实现。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定滑轮组21a和动滑轮组21b分别对应包括一个第一定滑轮211a和一个第一动滑轮211b。吊索22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211b上,吊索22的另一端以回形针的方式依次绕过定滑轮211a和动滑轮211b后连接牵引重物24。本实施例中,在吊索22的一端吊一个重力为G的牵引重物24,那么就可对颈椎头套3施加一个3G的牵引力F,也就是说,只需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牵引重物24,就可产生3倍的牵引力F。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定滑轮组21a包括通过滑轮架212a安装在挂部11的第一定滑轮211a和第二定滑轮213a,动滑轮组21b包括安装在另一滑轮架212b上的第一动滑轮211b和第二动滑轮213b,第二定滑轮213a、第一定滑轮21 la、第一动滑轮211b和第二动滑轮213b上下依次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型颈椎牵引装置,包括挂架,悬在此挂架上的颈椎头套,以及牵引此颈椎头套用的升降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挂部和卡固用的卡部,所述升降牵引机构安装在此挂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黄双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